广东历史上的九个文状元

广东历史上的九个文状元

自隋唐开科取士、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科举制度以来,咱大广东虽说在古代被称为南蛮之地,但也有9人在金銮殿上被皇帝钦点为状元郎。

第一位、唐朝大中五年辛未科状元

广东历史上的九个文状元

莫宣卿 字仲节,号片玉。谥孝肃。唐朝文宗大和8年(公元834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出生在封川县(今广东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自隋朝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到唐朝唐宣宗的将近250年,岭南一直没有出过科举状元,直到唐大中五年(851),年仅17岁的莫宣卿赴京城参加廷试获中状元 ,从而成为岭南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也是中国科举制度时代最年轻的状元,高中时只有17岁。莫宣卿荣归故里,奉母携眷赴台州上任。不幸病逝于途中。

小故事:莫宣卿七岁能诗。一次受群童欺侮,他愤然在沙中写诗道:"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英俊天下有,谁能佑圣君。”人们才发现他很聪明,送他去读书,记性好,过目不忘。

第二位、南汉乾享二年戊寅科状元

广东历史上的九个文状元

简文会

简文会(约900~958) 南海(今广东南海)人。五代十国南汉乾亨四年(920)状元。简文会幼年聪慧出众,秉性耿直。南汉刘龑帝戊寅进士科点简文会为状元。登第后以才学见用。累官至尚书右丞。乾和年间,南汉刘晟帝暴戾而残酷。简文会疏谏,触怒中宗,被贬谪为祯州刺史。任上尽心尽职,颇有政声,为民所道。 以清廉务实著称。终死于祯州任上。

小故事:简状元幼年丧父,母亲靠缝绣衣服维持生活,把他养大。因无钱供他读书,就凭自己略识几个粗浅文字为儿子启蒙。简文会生性聪明,勤奋好学,终于精通各类经典,吟诗作赋尤其擅长,附近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

第三位、宋朝咸淳七年辛未科状元

广东历史上的九个文状元

张镇孙

张镇孙 (1235~1278)生于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自幼苦心读书,文辞畅达,知识渊博。在其政论文《廷对策》中提出了“国家以民为命脉”的著名论点。公元1275年,元兵南下,广州城最终陷落,张镇孙不幸被俘,他誓死不降,最终为国捐躯,终年44岁。门人亲友收骨梅岭,葬于广州北郊永泰里,此墓在清兵围攻广州时被毁。

小故事:在广州市人民南路,有一条街叫"状元坊"。据考证,南宋时张镇孙住的那条街原名叫通泰里,自张镇孙中了状元后,人们在通泰里的街口处建筑起一座富丽堂皇的状元牌坊,于是便把通泰里改名为状元坊。

第四位、明朝弘冶十二年巳未科状元

广东历史上的九个文状元

伦文叙

伦文叙(1467年-1513年) 字伯畴,号迂冈。明朝南海县黎涌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化三年(1467年,另有说1466年生),卒于明武宗正德八年。弘治二年(1489年)23岁时以儒士身份到省城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弘治十二年(1499年)33岁时在京考试,列第一(会元),跟着参加殿试,又名列第一(状元)。

小故事:伦文叙孩童时由于家贫,经常因卖菜吃不上午饭,一粥店老板怜其年幼,惜其才,就天天买伦文叙一担菜,并要他送到粥铺。在伦文叙把菜送到粥铺时,老板就会把用剩的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白粥,然后再放些姜葱等免费请他吃。后来,伦文叙不负众望得中状元,衣锦还乡之时特地到粥铺感谢老板,并请老板再煮他以前常吃的那种粥。由于此粥无名,伦氏为此粥取名为"状元及第粥",并亲笔为粥铺写下牌匾。而"状元及第粥"也在羊城、珠三角地区及港澳地区流传开了。

第五位、明朝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状元

广东历史上的九个文状元

林大钦 字敬夫,号东莆。潮州潮安县金石镇人。幼家贫失怙,聪颖嗜学。嘉靖壬辰(1532)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值得一说的是,林大钦是潮汕本土培养出来的唯一一位科举文状元,其学术思想主要是当时盛行的王阳明学说。后人集其生前作品结集《东莆先生文集》,潮学学者黄挺补充整理为《林大钦集》。

小故事:林状元以不足21周岁的年龄折桂,在中国历史上极其少见。林状元在潮汕地区有大量传说故事,为一代代潮汕学子树立了一个奋发向上良好榜样。但是,因其英年早逝、未有作为,留下“早出日头不成天”的俗语。

第六位、明朝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状元

广东历史上的九个文状元

黄士俊状元祠

黄士俊 (1575-1661年) 字亮恒,广东顺德甘竹右滩人,福建莆田黄氏始祖唐桂州刺史开国公谥忠义黄岸三十世孙。27岁时(1596年)黄士俊夺广东乡试第一,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被神宗擢为第一甲第一名,殿试第一、状元及第,任修撰。

小故事:黄状元被后人戏称为“鸭蛋状元”。据传,当年穷书生小黄进京赶考前去岳父家借盘缠,正赶上岳父在家中宴请宾客,因嫌其衣衫褴褛,连客厅的门都没让进,只拿了两只鸭蛋打发他走人,幸好岳父家的几个奴仆倾囊相助,才有后来的状元及第。据说黄状元后来还写鸭蛋诗,其中警言不少。

第七位、清朝乾隆四年巳未科状元

广东历史上的九个文状元

庄有恭画像

庄有恭 (1713~1767),字容可,号滋圃,出生于今广州黄埔文冲村(祖籍福建)。史载有恭“生而颖异,十三通五经,旋补诸生以选贡考,授宗人府教习”。乾隆四年(1739)庄有恭被钦点为状元,开始其近30年的政治生涯。

小故:也许是受先祖遗训影响,庄有恭后庄家鲜有从政的名人诞生,倒是有位赫赫有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中国近代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中国现代外交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的重要人物,使得乒乓球真正成为了我们的“国球”。

第八位、清朝道光三年癸未科状元

广东历史上的九个文状元

林召棠(1786~1872年) 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吴阳(广东吴川)霞街村人(祖籍福建),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状元及第。皇帝阅其卷未批:“今科得一佳元,一字笔误偏旁,非关学问。”授职翰林院修撰。

小故事:林召棠的父亲从小对他管教甚严。有一回,其父听人说林召棠戏弄女性,十分生气,本想责罚儿子一番,可又一想事情尚待证实,便出一合字上联,令儿子对下联,从中进行试探。上联是:奴手是拏,切其乱拏奴手; 少年林召棠聪慧过人,猜到有人诬告自己,父亲正信疑参半,于是对以下联:人言是信,不能轻信人言。他父亲见下联对得好,言之有理,便去调查,证实是邻人诬告。

第九位、清朝同治十年辛未科状元

广东历史上的九个文状元

梁耀枢(1832-1888)是广东历史上的三大状元之一,字冠祺,号斗南,顺德杏坛光华村人,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状元,授翰林编修。官至侍读学士、参事府詹事。

小故事:据说,梁耀枢出生时,人们好像听到天空中响起了优美的旋律,乐音悦耳动听,同时产房里一阵异香突起,正在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之时,只听“呱呱呱”,梁耀枢出生了,这事在当地称为奇闻。

另外除了以上九位文状元之外,还出了两位武状元,

林德镛 生于揭阳县榕城(今榕城区)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中武举人第2名。六十年(1721年)中武状元

李威光(1735-1793年) 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赴京参加恩科会试 ,钦点为武科状元,并授予御前侍卫

以上是广东地区历史以来出的状元。

资料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