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第三方支付企業都在講產業互聯網?

這兩年,產業互聯網成為市場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尤其是今年以來,隨著互聯網的上半場已過、下半場開啟的觀點成為共識,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在談及未來發展時,必提產業互聯網,紛紛表示要積極擁抱產業互聯網。

第三方支付企業也在其中,今年以來,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也表示要進軍產業互聯網。那麼,到底什麼是產業互聯網?第三方支付企業和產業互聯網之間的關係究竟有多密切?這只是一種奪人眼球的噱頭,還是真有其實實在在的應用價值呢?

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的演進

通俗地說,互聯網的發展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第一次互聯網熱潮中,互聯網技術主要在消費領域進入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門戶網站、電子商務、在線遊戲等主要商業模式的終端用戶幾乎都是消費者,其特徵是將互聯網作為為消費者提供商品和服務的手段,在傳統行業之外構建了相對獨立的互聯網服務行業,這一階段的互聯網因此也被稱作“消費互聯網”。

而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成熟和商業化,產業互聯網這一互聯網發展的新階段正在到來。所謂產業互聯網,就是指傳統網絡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產業部門的深度融合與應用,所形成的新型技術範式與經濟活動。

與消費互聯網的服務主要面向終端消費者不同,產業互聯網提供的各種應用的主體是企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於企業從研發設計到生產製造、營銷銷售、售後服務等生產活動全價值鏈流程,從企業本身到企業上游供應商、下游分銷商和用戶的全商業生態。其著力點在產業本身,通過在優化企業內部流程、改善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率、創新商業模式等方面發揮作用,提高實體經濟的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

互聯網的這兩大發展階段,映射到第三方支付產業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一提到第三方支付,通常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財付通(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這兩大移動支付巨頭,其所面向的C端賬戶側支付市場,和消費互聯網一樣,在過去幾年間經歷了高速的發展。相比之下,針對B端企業的支付市場,或者說收單側,其發展就相對滯後得多,目前尚沒有誕生出如同財付通和支付寶一樣的壟斷型企業。

但是,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和商業應用的成熟,從消費互聯網走向產業互聯網的新階段已經到來,第三方支付市場B端領域的廣闊需求和市場,也就自然而然地進入大家的視線,成為支付機構爭相佈局的重點。

正如易觀報告所指出,第三方支付行業競爭日益激烈,C端雙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相對固化,線上場景覆蓋也趨於飽和,而針對B端企業的支付服務以及場景拓展仍大有可為。

瞄準企業需求,發揮信息技術的“賦能力”

產業互聯網的未來方向已定,那麼,應該如何實現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讀懂產業自身,看到產業本身存在哪些痛點,並針對這些痛點提出解決方案,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賦能力”。

很好理解的是,對任何企業來說,不論大小,其經營的本質需求都是獲客、然後達成交易,在這個基礎上會對獲客效率、資金/貨品流轉效率等等,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支付只是交易完成的一個實現環節。

因此,與針對C端消費者的相對簡單的需求不同的是,B端企業的支付市場,對第三方支付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經營賦能”。

今年8月央行印發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中明確提出,加大科技賦能支付服務力度,這正是對於產業互聯網發展階段中,對於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商戶經營的高度概括。

在今年上市的第三方支付企業拉卡拉的身上,已經可以看到其對此做出的有益實踐。作為首批獲得央行支付牌照的企業之一,拉卡拉支付多年來一直秉承“以解決客戶需求為核心”的科技創新理念,其戰略定位和方向是以支付為切入,整合信息科技,服務線下實體,全維度為中小微商戶經營賦能。

早在2015年,拉卡拉支付就以商戶需求為導向,依託科技創新,率先推出智能POS,提供一機支持掃碼支付、刷卡支付、NFC支付等主流支付方式的服務。

此後,針對商戶在不同場景下的收單和經營需求,拉卡拉支付在2018年推出收錢寶盒、超級收款寶等新一代收銀掃碼終端以及智能收銀臺多功能終端。通過佈局功能多樣的智能終端,拉卡拉支付滿足了不同規模、行業的商戶在日常收款等經營方面的多種需求。

而對於不同行業的企業,拉卡拉支付還根據企業所屬行業的特點等進行深入挖掘與研究,針對不同客戶提供定製化服務。例如保險公司,拉卡拉支付為其進行了獨特的功能設計,在設備上添加保險公司特需的信息查詢、保單維護等功能。

拉卡拉的產業互聯網故事

事實上,雖然拉卡拉支付對於科技賦能商戶經營的實踐一直在進行,但是其首次明確提出“進軍產業互聯網”,是在今年8月。

在8月16日舉辦的半年報暨戰略發佈會上,拉卡拉創始人、董事長孫陶然講到,“互聯網下半場是什麼?就是沒有被清除出歷史舞臺的傳統線下企業要擁抱互聯網,要引入互聯網,要使用互聯網改善自己的生產,改善自己的銷售,讓自己在互聯網時代可以更好地生存。拉卡拉所要擁抱的就是這個下半場,希望用我們整合來的科技,為線下中小微商戶賦能,幫助它們更好地做生意。”

拉卡拉不僅這樣講,更用真金白銀付諸行動。今年8月,拉卡拉投資千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獲取SaaS工具支持,為商戶提供分銷雲、新零售等服務。

隨後僅僅2個月時間,拉卡拉支付就以一場主題為“支付雲 商戶雲 產業雲”的新品發佈會,向B端商戶推出了四款雲戰略產品——拉卡拉雲小店、拉卡拉收款碼、拉卡拉匯管店、拉卡拉雲收單。

其中,“拉卡拉雲小店”是專為中小微實體企業打造的一站式門店經營解決方案;“拉卡拉收款碼”對拉卡拉碼牌類產品作了全面升級,實現聚合掃碼收款、聚合店鋪服務,全面覆蓋微信、支付寶、雲閃付、翼支付等主流掃碼渠道,支持支付即會員和會員管理、數據管理、營銷等服務;“拉卡拉匯管店”同樣是以小程序為載體,更具有移動化社交屬性;“拉卡拉雲收單”,則是向中小商業銀行和相關機構輸出的包括條碼支付系統、風險監控系統等在內的整體收單受理整體解決方案。

東吳證券分析師張良衛指出,基於支付業務的大數據和流量平臺,拉卡拉支付衍生出了金融、消費、信息類增值服務,包括信貸、理財、髮卡、積分消費、會員訂閱、廣告營銷、專業化服務等,同時針對特定行業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以金融科技全面賦能中小商戶成長。

一如拉卡拉支付在其招股說明書中所談,公司將立足第三方支付業務,打造良性生態圈。首先,為商戶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全場景收單服務,形成生態圈的基礎層;其次,根據商戶需求向其推送商戶經營管理、商戶支付銷售管理、金融平臺管理等服務,以基於智能POS終端的增值服務留存商戶,形成生態圈的發展層;最後,隨著商戶數量持續增加,公司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及內容,通過良好的運營吸引更多商戶,形成生態圈的昇華層。

一切圍繞B端商戶開展,聚焦生態體系建設,這就是拉卡拉支付這個來自支付領域的產業互聯網玩家所講述並且在逐步實現的故事。而這一故事的未來走向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