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間保鮮技巧,魚離水一天不死,你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嗎?

大自然中的魚和水,是兩個無法進行分離的現象,只有在水中,魚才能生長繁衍,自由自在的生活,一旦離開,那麼就預示著死亡。當下的休閒活動中,釣魚是一個人們經常會採取的方式,能從水中把魚釣出來,那麼心情自然非常激動,但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回程路程中,沒多久,魚就沒了氣息,肚子翻白漂在水桶之上,可以說是非常掃興。

一民間保鮮技巧,魚離水一天不死,你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嗎?

南方自古以來就有“魚米水鄉”之稱,因此這樣地域中,人們在釣魚方面,就是非常有經驗。在一些較偏僻的區域中,隱藏一神奇的釣魚技藝,釣上來之後,不放在水裡,也能保持魚最鮮活的狀態。通過一定了解,知道他們是用一根草繩,將其捆綁成彎弓形狀,就能讓釣上來的魚,長時間保持活蹦亂跳。

一民間保鮮技巧,魚離水一天不死,你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嗎?

這項技藝,是在福建某地域中,據他們介紹,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時間,已達六百年之久,這是當地漁民在物資較缺乏狀態下,研究出來的魚保鮮法。通過用草繩,將魚弄成彎弓形,不僅能使它存活時間更長久,其身上自帶的腥味,也能很好去除,在後面農家飯烹煮中,新鮮味道會非常濃厚。如此三大特點,真可謂是把魚的“鮮”提到一難以逾越的高度,因此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如此技藝,到底有什麼訣竅在裡面?是怎麼操作的呢?

一民間保鮮技巧,魚離水一天不死,你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嗎?

其實這樣的保鮮技術,主要是分為兩大步。首先就是魚釣起來之後,要第一時間處理,將草繩的一端,在魚鼻孔處完全穿過,然後順著繩子,用最末端,在魚下部肛門處,完全扎進去,經過如此處理後,要重新放到水裡,時間要比較久,一般在兩到三小時,其主要目的,就是把魚體內土沙,完全吐出來;其次就是在差不多時,把魚重新用草繩捆綁幫,主要在肛門之上的部分,用同樣的方式,綁成之前形狀,然後再放到水中。經過如此處理,之後即使在路上很長時間,也不會死,有的人試過,經過一天時間,再重新放到水中,還是會活蹦亂跳。

一民間保鮮技巧,魚離水一天不死,你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嗎?

方法我們是知道了,但其中所蘊含的神秘感,仍然讓人非常疑惑。其實存活原理比較好理解,主要就是在氧氣的控制上。首先用草繩把魚固定住後,活動能力就受到限制,處於一種靜止狀態,對氧氣需求就非常低;其次彎曲如弓的狀態,使魚鰓部位長期處於打開狀態,這樣在走的過程中,空氣中的氧氣,能被魚最大程度吸收。如此即使在一天之內,也不會讓魚死亡,可保持最初的新鮮狀態。其實這樣技巧,是要有一定條件,像泥鰍這樣比較細小,且身體柔滑的動物,就不太適合。

一民間保鮮技巧,魚離水一天不死,你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嗎?

現在民間這種處理魚方法已不多見,只有在一些極少數的地方能碰見。魚的新鮮程度高,自然會賣出高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