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上海、深圳,這座“鈍感之城”將如何跨入“萬億俱樂部”?

對標上海、深圳,這座“鈍感之城”將如何跨入“萬億俱樂部”?

“皇上,您還記得那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

如今,這句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的經典臺詞早已成為網絡流行語,可謂路人皆知。

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臺詞中如雷貫耳的大明湖就在濟南?

濟南在國內一直缺乏存在感,即便在山東省內也被青島、煙臺蓋過風頭。所謂“山東濟南,中國青島”成為省內日久彌新的笑談。長期以來,濟南GDP在山東省內只能排第三,落後於青島和煙臺。直到2018年,濟南才以20多億的微小差距勉強超越煙臺,但仍然遠遠落後於青島。

濟南,歷史悠久,素有“泉城”之稱,寓意人傑地靈。北宋時升為“濟南府”,明、清兩代作為省會,是山東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同時,由於臨近京杭大運河,是連接北京和江南之間的重鎮之一,結合“乾隆下江南”的典故,就有了電視劇中虛構的“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濟南,當年之繁華可見一斑。

然而,到了近代,隨著海洋經濟的到來,作為沿海大省的山東又崛起了諸如青島、煙臺及威海等一批沿海城市。濟南雖為省會,經濟卻止步不前,一直招人白眼,甚至因城市建設的遲緩,被調侃為“土氣”。

然而,從2018年年初開始,濟南先後獲批為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自貿試驗區以及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其中,今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支持建設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尤為令人矚目。以此,濟南不僅聯手青島一同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還與深圳同期獲批。更重要的是,濟南一舉成為山東省內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核心,終於打出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

事實上,如此聚變並非巧合,而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對標上海、深圳,這座“鈍感之城”將如何跨入“萬億俱樂部”?

覺醒

齊魯大地是孔子的故鄉,也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山東人自古講究中庸之道,喜歡折中調和。而濟南人淳樸、踏實、善良,但內斂、保守,又因近年來的發展遲緩,而被戲稱為“鈍感之城”、“中庸之城”。

然而,隨著鄭州、武漢、合肥、長沙等省會城市經濟的騰飛,讓濟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和壓力。

對標上海、深圳,這座“鈍感之城”將如何跨入“萬億俱樂部”?

在衡量一個省會城市的“首位度”(一般通過計算“省會城市GDP”除以“非省會城市中GDP最大的城市GDP”來觀察)上,濟南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首位度中僅次於南京排名中倒數第一。

縱觀鄭州、武漢、合肥等省會城市的崛起,都是所在省份舉全省之力發展省會的結果,進而帶動全省經濟的全面發展。以2018年為例,鄭州GDP總量約佔河南省總量的21%;武漢GDP總量約佔湖北省總量的38%;合肥GDP總量佔安徽省GDP總量的26%左右。相比之下,濟南GDP總量僅佔山東的10%左右,差距可見一斑。

眾所周知,山東是我國北方第一經濟強省(除北京與天津之外)。2018年,山東GDP約為7.65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三。但是,山東與前兩位的廣東和江蘇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被拉大。

其中,山東與廣東的差距由2008年的5860億擴大到2017年的1.72萬億;與江蘇的差距由50億擴大到1.32萬億。2018年,山東與這兩省的差距,進一步則擴大到了2萬多億、1.6萬多億。

2018年,廣東和江蘇GDP總量分別接近9.73萬億元和9.26萬億元,均首次加入“9萬億俱樂部”。同時,第四位的浙江GDP已超過5.6萬億元,第五、六位的河南和四川兩省GDP總量也都超過了4萬億元。

前有難以逾越的廣東、江蘇,後有浙江、河南、四川的步步緊逼。

山東怎麼能不急?

與此同時,一篇題為《山東終於意識到自己落後了》的文章在網上盛傳,再一次敲響了警鐘。

2017年2月,時任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就建議,山東舉全省之力實施省會戰略,進一步支持濟南發展,“濟南好,大家好;濟南強,山東強;濟南隆起,全省受益”。

同時,王文濤還建議,應當全力支持把高端要素向濟南集聚,在規劃編制、政策實施、改革試點、資金扶持等方面給予傾斜,把大項目、好項目多放在濟南;全力支持濟南加快城市基礎設施,特別是重大交通設施建設;全力支持濟南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補齊發展短板。

這番話的背後不僅預示著濟南的覺醒,也首次明確了濟南要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

然而,由於以青島為核心的海洋經濟產業體系已經成型,不僅經濟排名省內第一,也是重要的中心城市。因此,山東在權衡再三後,還是決定支持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但,聚變正在悄然發生。

對標上海、深圳,這座“鈍感之城”將如何跨入“萬億俱樂部”?

新舊動能轉換

2018年2月,國務院批覆《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強調“三核引領”,即濟南、青島、煙臺三核率先突破輻射帶動,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主引擎。濟南將發展高端高效新興產業,青島將突出海洋科學城,煙臺將著力打造先進製造業名城。

同期,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獲批,並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據悉,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將圍繞思想觀念、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產業發展及交通支撐5個先行出發,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起到引領、帶頭作用。

在《規劃》中,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等關鍵詞尤為顯眼。

產業智慧化:重在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智慧製造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老樹發新芽”“有中出新”,實現傳統產業提質效。

智慧產業化:重在推動知識、技術、創意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築巢引新鳳”“無中生有”,實現新興產業提規模。

跨界融合化:重在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產業與互聯網融合、生態旅遊與上下游產業融合、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等等,形成乘數效應,實現跨界融合提潛能。

品牌高端化:重在全面做強產品、企業、行業、區域品牌和地理標誌品牌,誠信為本、品行天下,實現品牌高端提價值。

簡單而言,就是通過以人工智能為首的新技術、新理念,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新興產業的集聚和發展,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開啟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於山東這樣一個資源型傳統企業扎堆的大省來說,通過構建佈局結構優、規模體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撐帶動力強的現代產業集群,最終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顯得尤為重要。從廣東、江蘇等省份的經濟增長趨勢來看,均是依靠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製造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才異軍突起。對於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來說,無疑是極好的借鑑。

2018年6月,濟陽撤縣設區。隨後,9月19日,山東省政府公佈《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其中除了萊蕪,德州的齊河也被納入到了本次規劃的範圍內。

實施規劃提出,要推動齊河與先行區一體發展,將齊河縣納入先行區建設總體佈局,推動黃河北展區融為一體,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籌推進黃河沿岸生態保護與景觀塑造,打造黃河下游生態經濟發展高地。

對標上海、深圳,這座“鈍感之城”將如何跨入“萬億俱樂部”?

2018年12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即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

在合併萊蕪之後,濟南GDP又進一步超出煙臺1000多億元,達到8862.21億元,距離“萬億俱樂部”又近了一步,這也成為山東全省在區域經濟發展上的最大亮點。

這一系列的大動作不僅表明了山東將舉全省之力建設濟南的決心,更預示著一個具備強大輻射帶動能力的強省會時代的即將到來。

對標上海、深圳,這座“鈍感之城”將如何跨入“萬億俱樂部”?

劍指國家中心城市

今年2月11日,在山東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上,由省委書記劉家義作動員講話。

大會要求,幹任何一項工作,都要與最強者比拼、與最快者賽跑。強調先從省直各部門做起,在全國確定“對標”單位,各市縣也要確定“對標”城市,建立對標清單,拿出具體方案,比有目標、學有行動、趕有措施、創有成果。

由此,“對標” 、“尋標”一躍成為熱門關鍵詞。

濟南:對標國家中心城市,大力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青島:“學深圳、趕深圳”,正如火如荼;

煙臺:對標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省內對標濟南、青島;

淄博:對標佛山、無錫、寧波等先進城市;

日照:選擇揚州、湖州、珠海……

其中,濟南目標明確就是對標和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其對標對象自然是上海、廣州、杭州、深圳等全國領先、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地區。同時,濟南將從營商環境、城市面貌、產業結構、文明素養、生態環境等方面補短板,力爭實現優化升級。

然而,主動對標、尋標只是表面,更深層次的改變是解放思想、改變觀念,積極主動向對標城市學習的決心,不僅僅是模仿,而是要走出自己獨創的一條新路。一針見血地說就是,改變坊間傳言的山東官本位文化比較濃重的問題,打破官僚習氣,從而形成敢為人先、真抓實幹的濃厚氛圍。

由此可見,新舊思想、新舊觀念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新動能,是新舊動能轉變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2018年一年內,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就多次率團先後前往深圳、廣州、北京、上海等地考察。而僅今年3月到5月,王忠林至少三次“北上”北京,隨後又“南下”上海,對接駐京央企,參加推介會,拿下不少項目和投資。

7月21日至25日,山東省黨政代表團赴北京、河北雄安、上海考察學習,學發展理念、學城市管理、學營商環境、學科學規劃、學創新機制、學管理服務、學實幹作風。

此後,包括濟南、青島、濰坊、威海、濟寧、濱州、日照、泰安等山東各地市,分別到浙江、江蘇、廣東、福建等地考察學習。由此,到南方考察學習成為山東各城市的一個“集體動作”。

與此同時,對於濟南作為省會的任務和目標,山東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讓濟南這個山東經濟龍頭揚起來”,支持濟南積極對接京津冀,加快打造央企和跨國公司在中國北方的總部基地,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對標上海、深圳,這座“鈍感之城”將如何跨入“萬億俱樂部”?

一區兩翼

今年10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支持建設濟南-青島、深圳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簡稱:先導區),並支持濟南-青島、深圳打造人工智能核心產業集聚區。

而就在5月21日,上海(浦東新區)獲批建設全國第一個人工智能創新先導區。

相比上海,濟南-青島先導區僅晚了不到5個月,而與深圳同期。對於濟南和青島兩座城市來說,這一舉措不僅有利於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也將加快推動山東省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無獨有偶,在不到兩個月前8月26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其中,山東自貿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區)涵蓋濟南、青島、煙臺3個片區,提出了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海洋特色產業和探索中日韓三國地方經濟合作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方案》還提及,濟南片區重點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金融、醫療康養、文化產業、信息技術等產業,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如此一來,山東獲得了與上海、深圳同等的政策優勢和發展機遇,為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加強國際合作,形成溢出、輻射效應帶來了便利。同時,在先導區和自貿區雙重加持下,對於濟南的經濟發展也帶來了極大的利好。

從10月22日山東省工信廳世界人工智能融合發展大會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的信息來看,在先導區建設中,山東將重點發揮濟南、青島兩市制造業產業基礎良好、大數據資源與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採取“一區兩翼”模式,構建貫穿產業鏈、創新鏈的跨區域人工智能創新生態,促進人工智能與山東省優勢產業,重點是製造業、醫療、家居、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應用。建成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應用“試驗場”,不斷放大人工智能新技術、新產品的“賦能”效應,打造產業發展的新高地,探索形成我國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新範式。

在具體的分工上,濟南將“以應用帶產業、以產業促創新、以創新謀發展”為引領,圍繞工業智能、智慧醫療、智能安防等重點領域,探索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的新路徑、新方法、新模式;圍繞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產業化落地、應用示範,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圍繞人工智能計算設備構建算力支撐體系,圍繞數據資源池建設構建數據資本,為山東省乃至全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基礎設施支撐。

與濟南不同的是,青島將重點圍繞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智能醫療、智能家居、智能軌道交通等重點領域開展工作。

由此可見,濟南在先導區的建設中,將承擔 “技術研發”、“產業化落地”、“應用示範”、“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構建算力支撐體系”以及“構建數據資本”等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核心職能和範疇,其意義不言而喻。

儘管濟南經濟在短時間內難以超越青島,但這並不妨礙濟南成為山東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的重要核心區域,以“一區兩翼”為格局,與青島一起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推進山東的新舊動能轉換。

對標上海、深圳,這座“鈍感之城”將如何跨入“萬億俱樂部”?

為什麼是濟南?

對於濟南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優勢,中科院計算所泛在智能研究院院長陳益強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濟南發展人工智能首先具有區位優勢。他認為,濟南是離北京很近的省會城市,乘坐高鐵僅需一個半小時車程。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為濟南發展人工智能創造了有利條件,有些北京的技術資源要找產業落地,而濟南是非常好的選擇地。

對標上海、深圳,這座“鈍感之城”將如何跨入“萬億俱樂部”?

濟南的區位優勢

自古以來,濟南就是我國南北的要衝之一。如今,濟南北連首都經濟圈,南接長三角經濟圈,東西連通山東半島與華中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滬經濟軸上的重要交匯點,環渤海地區和黃河中下游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在山東省內,濟南位於山東省中西部,分別與西南部的聊城、北部的德州和濱州、東部的淄博、南部的泰安和萊蕪交界。從區位上來看,相比青島來說,濟南可以輻射更多城市,溢出效應更強。這也是為什麼濟南始終是山東的省會,而不是青島。

陳益強還表示,通過多年積累,目前濟南已經形成一大批具備軟件和信息產業的雄厚基礎。在此基礎上把人工智能與濟南原有的特色製造業結合,便能夠實現“智能+”特色。此外,濟南還有豐富的高校資源,儲備了很多高端人才,這對未來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據公開信息來看,近年來,濟南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相繼出臺了《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規劃》、《高端裝備產業發展規劃》、《促進先進製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大力推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建設,營造了人工智能產業的良好生態。目前,濟南形成了從基礎支撐、核心技術到行業應用較為完整的人工智能產業鏈條,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00餘家,相關產業突破1000億元,擁有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平臺53個。

目前,濟南市39個項目入選全省首批“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試點示範,16家企業入選山東省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和優勢產品名單,並榮獲“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潛力城市20強”。

綜上所述,作為中國軟件名城和智慧名城,濟南在區位、產業、科技、人才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受到特定歷史時期影響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得不為青島和煙臺等沿海城市讓道,實屬無奈。

然而,隨著國際產業分工格局和貿易環境變化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的新形勢,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已是迫在眉睫,亟待藉助新動能和新引擎來激活傳統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同時,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下,發展人工智能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蓬勃興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也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對於濟南這樣的傳統產業為主的區域特大城市來說,依託人工智能這一新動能,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將有助於培育全新的數字化乃至智能化經濟新形態,實現跨入“萬億俱樂部”的行列。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濟南在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同時,也將力爭成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重鎮,發揮“頭雁”效應,加速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產業的深度融合,助力山東及整個華北地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