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回忆》:影片结尾处的最后3分钟堪称全片的精华

《杀人回忆》:影片结尾处的最后3分钟堪称全片的精华

《杀人回忆》是导演奉俊昊的第二部剧情长片。

在这部长约130分钟的电影里,导演一直在精心描绘警察找寻犯罪嫌疑人的全过程,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导演一直在极力呈现的东西,却不是他真正最想表达的东西,影片结尾处的最后3分钟便是佐证。

这3分钟堪称全片的精华,简直是神来之笔,在此处,导演的意图彰显无疑--比起犯罪和凶手到底是谁这本身,更让人觉得心寒可怕、更应该反思追问的,是整个社会对犯罪的麻木和不自知。

《杀人回忆》:影片结尾处的最后3分钟堪称全片的精华

影片根据韩国真实案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京畿道华城连环杀人案而改编。喜欢看韩剧的朋友们一定知道,根据此案为原型而拍摄的作品还真不少,比如2014年的《岬童夷》以及去年的《信号signal》等。电影上映时,凶手在逃逸了近二十年后仍未被抓捕伏法,而韩国刑事诉讼有效期为15年,也就是说如今即便抓到了凶手也会因为已过诉讼时效而无法对其定罪裁决。

多么悲情和无奈的现实。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电影中才会常常流露出一种近乎绝望的无力感,黑暗深沉压抑的气氛总是笼罩在画面中。

一开场,便是田间芦苇丛中一个小男孩的脸部特写,随着镜头的移动和转换我们又看到了男主宋康昊的脸,接着镜头拉开,全景式的展现中我们看到了在这片芦苇丛中发生的骇人案件,然后即是对案件背景进行快速交代,再引出汉城警察徐警官的出场。

《杀人回忆》:影片结尾处的最后3分钟堪称全片的精华

接着导演便用大篇幅开始讲述来自汉城的徐警官和当地警察们如何探案、断案、追凶、失败、继续追凶、继续失败、再追凶、再失败...如此循环往复的纠结过程。这也是影片的叙事主线。

但几处细节却透漏出叙事主线之外导演隐晦表达的话语。

案件虽骇人听闻,作案手法虽残忍变态,当时的侦破技术虽落后主观,但案件本身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难解,并不是完全毫无头绪、无迹可寻。凶手绑缚受害者时的打结手法、对受害女性身体的变态蹂躏、受害女性的共同特征、作案时的天气、地点等外在因素、唯一的目击证人--傻子光昊的忆述和反常举动,受害者中唯一的幸存者的忆述和证词...

《杀人回忆》:影片结尾处的最后3分钟堪称全片的精华

其实只要办案人员细心观察、客观推理、耐心寻找证据,整个社会环境、民众对破案予以高度配合而不是搅和或是事不关己的漠然(影片中有好几处这样的场景和细节透漏:例如最开始以宋康昊为首的当地警察们对案件的敷衍了事、对疑似犯罪嫌疑人的刑讯逼供、屈打成招,追捕自慰男而闯入人员混杂却衣着相同而难以辨认的矿场时。

电台DJ对明信片的随意丢弃,徐警官们寻找傻子光昊时几个年轻人和警察勇古在光昊父亲的小饭馆里的打架斗殴,原本被请求来支援抓捕凶手的军队却被派去镇压临市的政治示威,以及最后徐警官的心理崩溃、意欲对嫌疑最大却证据不足的犯罪嫌疑人处以私刑等等),其实“凶手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并不用等到时隔近二十年之久仍无法揭开谜底。

《杀人回忆》:影片结尾处的最后3分钟堪称全片的精华

电影最后,为呼应影片的开场,仍在那片芦苇田,仍以一个小孩的出现(此处不知为什么导演会选择小女孩而非小男孩)作为结束,小女孩与宋康昊之间的问答、小女孩脸部特写与宋康昊脸部特写的正反打镜头,以及最后5秒处宋康昊突然转头望向镜头时饱含千言万语、极富深意与力量的眼神特写,都是导演通过这部电影为这起真实案件而打下的一个感叹号“!”

原来当初那个让人日以继夜、心力交瘁苦苦追踪的残忍变态、杀人无数的凶手,时隔多年之后再次出现,在普通民众、乃至天真却时时刻刻充满好奇的小孩眼里竟与普通人别无二致,他的脸既不英俊,也不丑陋,脸上既没有惭愧、悔恨,也没有得意、奇怪的神色,总之就是“很普通,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杀人回忆》:影片结尾处的最后3分钟堪称全片的精华

他或许和你我一样正过着平凡的生活,正享受着阳光下的一切,也正坐在电影院里观看这部电影...和普通民众一样会渐渐淡忘那十几年前在雨夜田间发生的的罪恶,既无得意之形,也无忏悔之意,就这么心安理得地过着。

而这,才是最可怕的。

题外话:评价这部电影,总不可免俗的想去讨论或被追问“你觉得凶手到底是谁”这样的问题。在这里我简单说下我的推断,或许论据不够充分,也不够科学准确,但既然导演都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整个韩国到今天都没有破案,那么我的观点也就仅供娱乐和参考而已。仅通过分析电影文本进行推断,我觉得凶手不止一个人,暂且推断有三个人吧。

《杀人回忆》:影片结尾处的最后3分钟堪称全片的精华

第一个人,就是唯一的目击证人傻子光昊所忆述的比他英俊,在他小时候把他扔进火坑或关进有火炉的小屋中的人。电影中也不乏这样的细节展现:宋康昊和另一个警察在有锅炉的地下室内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讯逼供时,镜头深处有一个锅炉工进进出出的身影;地下室外警察局长坐在台阶上等待审讯结果,镜头里也有出现锅炉工上下台阶的脚步。如果这不是导演的无意疏忽,那么就是他的有意为之了。

第二个人,就是唯一的幸存女性、即住在学校后山上的女人所忆述的“手很柔软,不像男人的手”的人。与之对应的细节我在电影中没发现,所以也只能对此人打个问号了,或许是最后的那个嫌疑人,即长相英俊的退役军人,也或许不是他;或许跟前述的第一个人是同一个人,也或许毫无关联。

第三个人,或许是一个临时起意、对之前的连环杀人手法进行模仿而实施谋杀的人。影片前段,当地警察为了出名邀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将凶手的作案手法和案件细节毫无保留地披露在了报纸上,在那个无网络的年代,报媒的传播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可想而知(由此看出当时整个社会对犯罪的麻木和不自知)。

电影中与之对应的细节展现在最后一个受害人被害时,导演竟一反常态地将其被害的全过程毫无遮掩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他不仅将镜头对准了该凶手的背影、手部、对两位擦肩而过的女性的选择(他最后选择了更年轻朝气的女学生,这样一来更容易激怒办案警察尤其是徐警官)、捆绑的绳结、凶手打开和一一摆放在地面上的受害女生的文具盒、笔、勺子等。

就连最后女生被活活捂住口鼻或掐住脖子窒息而死的镜头都不“放过”...我相信导演在此处一定是意有所指的,不然总不可能是像小学生写作文似的为了凑篇幅凑字数才费劲巴拉的拍这长约8分钟的一个段落吧。

《杀人回忆》:影片结尾处的最后3分钟堪称全片的精华

《杀人回忆》被影评界评价为零缺陷的亚洲最好的电影,我不知道它算不算零缺陷,但“亚洲最好的电影”?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待商榷吧,就算是“最好”,也仅限于犯罪悬疑题材的类型片领域而已,毕竟这才是奉俊昊的第二部剧情长片。他于2013年拍摄的科幻作品《雪国列车》,在某种程度上就更上胜于《杀人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