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测试了不少中国品牌的工具型皮卡,到现在还清晰的记得,不管是驾驶感受还是加速、刹车等这些硬指标,它们的表现都不太尽人意,开在大街上也有一种送货的感觉。而近年来,随着皮卡进城限制政策的逐渐放宽,也在刺激着国内皮卡产品的快速迭代。市场需求的转变,让一批更具乘用化色彩的新产品应运而出,长城炮、上汽MAXUS T70、北京F40和拓陆者E7都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各个产品力十足且特点鲜明,不如把它们聚到一起来一次面对面的横向对比,看看它们的真实表现到底如何。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国内放宽皮卡进城限制政策的实施情况

  2016年,三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试点 促进皮卡车消费的通知》,也被大家解读为开启了皮卡市场的春天,下面我们就来快速的梳理一下,自通知发布至今,国内皮卡限行放宽的大体实施情况:

皮卡限行放宽时间表时间相关政策2016年初河北、云南、辽宁和河南放宽皮卡进城限制试点开始2016年末增加湖北和新疆2018年1月1日取消皮卡粘贴反光条和喷字2019年1月1日

石家庄蓝牌皮卡完全放开通行

2019年6月19日济南全面放开皮卡通行2019年9月1日秦皇岛全面放开皮卡通行

2019年的皮卡市场表现如何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盘点今年的汽车市场,低速增加成为常态。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作为小众车型的皮卡市场表现究竟如何呢?让我们用数据说话。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9月皮卡销量为32.1万辆,同比下降4.9%,其中汽油车销量为9.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1%;柴油车的销量为22.8万辆,销量同比下降12.5%,作为曾经柴油车补充的汽油车型销量大涨也从侧面反映用户用车场景的变化,不再只是之前单一的工具车属性,转而满足更多的代步需求。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今年最重磅的皮卡产品—长城炮

  说长城炮乘用版(以下简称长城炮)是今年最重磅的皮卡产品一点都不过,它的推出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于中国品牌皮卡的认识,长城皮卡在国内皮卡市场中有着绝对的市场占有率,旗下的风骏系列皮卡为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面对皮卡需求升级,产品更新换代上,长城皮卡同样走在了前列。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虽然目前国内规划乘用化皮卡的厂商不在少数,但不可否认的是长城对于皮卡的理解以及在最终产品力的展现上都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当长城炮推出之后,凭借着强大的产品力以及较高的性价比,在市场迅速站稳脚跟,并在后续又上市了商用版。在长城汽车公布的10月份销量中,长城炮取得了5020辆的销量成绩。此外未来还会推出面向专业玩家的越野版,这也让整个炮系列家族形成了对中国品牌中高端皮卡市场的覆盖。

搭载π系列柴油发动机—上汽MAXUS T70

  上汽MAXUS T70(下文简称T70)的整体造型上延续了T60的样式,所以看上去会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整体造型风格时尚前卫,用黑色哑光材质镶嵌“MAXUS”LOGO的前进气格栅,质感与品牌效果双方面得到突出。因为车辆安排的原因,我们这次借到的是一台长货厢版,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在尺寸对比时使用的是标准货厢版的数据,请您知晓。T70也是此次横评的四辆车中唯一的一台柴油皮卡。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T70的外观部分更多的是在T60的基础上的细化和小幅升级,在上汽大通MAXUS的未来产品规划中,还会推出T80以及另外一款全新的皮卡产品,让我们拭目以待。虽然上汽大通MAXUS生产皮卡的时间并不长,但其已经在澳洲、东南亚等地建有销售网络,走出国门。

它是一台“大玩具”—北京F40

  都说男人永远长不大,只是他们的玩具越来越大,越来越贵了。没错,从小时候的玩具车,到后来长大后的汽车,车一直都是我们从小到大从未远离过的话题。北京F40就是一款这样的车,它集单排座舱、可拆卸车顶棚以及小货厢于一身,放在四款皮卡中,它绝对是最具话题的一个。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在这几天的测试中,我还曾经被一个开FJ 酷路泽的大哥“搭讪”,大哥降下车窗,不紧不慢的问我,“这车多少钱、在本地4S有没有卖的等等”,对于北京F40这种类型的车来说,预计会有不少的专业玩家感兴趣。

硬朗的家伙—福田拓陆者E7

  福田汽车这个老牌商用车企在重卡以及轻卡市场都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并在皮卡领域也是深耕多年。在此次横评前我们十分期待它全新的大皮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次只借来了拓陆者E7。目前拓陆者系列分为E3/E5/E7和S系列,E7是其产品的中坚力量。我们这次借到的试驾车进行过改装,增加了车顶照明灯、货厢盖并改装了悬架等,请您知晓。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拓陆者E7和E5在外观上保持了高度一致,所以当我们看到拓陆者E7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惊喜的地方,方正、硬朗、虎实是它给我的最初印象,相比之下它更像之前皮卡给我们带来的感觉,和目前主流的乘用化风格有些不太搭,起码这个外观所呈现的就是这样的。我们这台测试车辆对外观进行了部分改装,请您知晓。

2外观其它细节谁表现最优

四款皮卡细节对比

  四款皮卡使用了不同系列的轮胎,其中长城炮和拓陆者E7上所配备的两款轮胎更加侧重铺装路面的行驶表现;T70上所配备的邓禄普AT20更加适合越野路况,而北京F40上的DISCOVERER ATS则可以看做是轻量化的AT轮胎,越野性能不及前者。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在车身尺寸对比环节,长城炮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它的车身宽度,应该是目前同级配备标准货厢皮卡中最宽的了。北京F40因为是单排版车型,所以在整体的车身尺寸上显得比较小了,但在是日常泊车时,它比其它三款更加游刃有余。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本次载物测试主要是为了展现不同后悬架结构,在装载相同重量货物时的伸缩情况。其中配备多连杆非独立悬架的长城炮相比配备了5片变截面钢板的T70多压缩了20mm,也能够看出长城炮在后悬架要更软一些,从而保障更好的舒适性。北京F40因其货厢大小的原因,其装载重量为425公斤。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外观总结:

  三款皮卡产品在外观设计上都有着自己的特点,除了长城炮之外,其它三款我们在它们各自之前的产品上都见过相同或者相似的设计,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有新意了。在车身尺寸方面,作为后起之秀的长城炮有着绝对的优势,并且在外部配置上同样优势明显。T70相对更时尚些,拓陆者E7和北京F40则都是我们熟悉的样子,相比之下后者的个性要更加鲜明。

3内饰炮乘用化明显/E7用料最实在

皮卡的内饰也可以很有档次感

  在介绍完外观部分后,我们接下来看看在内饰氛围的营造上,这四款皮卡产品是如何做的,在皮卡愈发乘用化的大背景下,皮卡的内饰造型、用料和细节上是否能够达到乘用车的水平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话题。长城炮的内饰设计在四款车型中最有乘用车的感觉,通过更多横向线条的勾勒来延展车内的视觉宽度,并且看上去也比较简洁,并没多太多花哨的设计。在用料以及做工方面,同样处于较高的水平,档次感方面的营造十分到位。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长城炮多媒体系统小结:

  在多媒体功能方面,长城炮的中控台配备了一块9英寸多媒体大屏,并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实现上网功能。此外它还兼容了安卓和苹果手机的互联功能。在语音控制方面,整体识别率在四款车中表现处于中上等水平,诸如导航、空调等常用的功能都可以通过语音实现控制。

  T70的中控设计并没有太多的新意,大面积硬质塑料的覆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车内档次感,作为四款车型中售价最贵的一款,它在这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T70多媒体系统小结:

  T70上搭载的是斑马智行,屏幕的响应速度、功能切换和语音识别率没有问题,只是相比G50上的那套减少了一些功能,诸如空调、声音大小调节等常用的一些功能则不能实现,整体表现相对一般。

4语音控制和乘用车还有差距

  北京F40的内饰设计基本上照搬了北京BJ40的样子,考虑到他俩的关系这也不难理解,硬派越野的定位展露无遗,和它的外观以及细节一样,透露着浓郁的粗犷风格。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北京F40多媒体系统小结:

  中控大屏的尺寸为7英寸,放在当下已经算是比较小的了,和竞品动辄9/10英寸的大屏相比,不管是显示细腻程度还是屏幕响应上都有一些差距。虽然它具备安卓手机的互联功能,但是所支持的机型有限且版本偏低。以华为手机为例,最高只能支持到安卓6.0系统的华为P9,这并不符合现在的应用场景,语音功能的识别方式也不符合主流使用习惯,整体表现相比其它三款要差些。

  我们对拓陆者E7的内饰设计并不陌生,整体视觉效果的呈现也是中规中矩的皮卡范儿。它在内饰用料上是四款车型中是最实在的,在中控台和车门板内侧基本上被皮革材质完全覆盖,这在皮卡产品中还是十分少见的,是一个不错的加分项。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拓陆者E7多媒体系统小结:

  它中控台配备了一块10.1英寸的大屏,在我们横评的这四款车型中是最大的,只是整体的风格设计给人的感觉有点像后期加装的,在语音控制上也是能对像导航、在线音乐等常用功能的控制,语音的识别度处于同级中等水平。

内饰部分及多媒体总结:

  内饰部分从造型以及做工用料来看,四款车型中表现最好的是长城炮,坐进车内有一种中大型SUV的既视感,并且它不同配置之间也有不同风格的内饰配色与之搭配,这在同级别皮卡中并不多见;T70的内饰造型也有一定的乘用化风格,做工不错,但是全硬质塑料的中控台相比其它车型并没有优势;拓陆者E7的内饰造型相比前两款并不时尚,确实到了该更新换代的时候了。它的优势在于用料上,大面积皮革材质的覆盖可以说是不惜成本;北京F40的内饰不管是造型还是用料都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整体表现与目前全新的皮卡产品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

5储物和乘坐空间谁表现最好

储物空间展示

  关于皮卡车型的储物空间,各个车型之间的区别其实并不大,除了常规的车门板以及中央扶手附近的杯架外,我们更多的来看看其它细节上的表现。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储物空间总结:

  相比之下,长城炮和T70的各个储物格的空间更大,并且在细节上有着更好的表现;其次是拓陆者E7虽然储物格数量不少,但每个储物格的空间相比前两款车要小一些;北京F40都是以一些常规储物空间为主,除了座椅后还能作为储物空间外,在其它细节上要稍差一些。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座椅配置及舒适度总结:

  四款车的座椅配备也不相同,其中长城炮的座椅采用真皮包裹,前排座椅具备电动调节和加热,后排座椅可以按比例放倒,操作便利,并且座椅的柔软度和包裹都不错,在四款车型中表现最好;T70主驾驶侧具备电动调节,后排为常规的整体放倒形式,不过在座椅和后背的贴合度上还能做得更好;北京F40的座椅虽然为织物包裹,但乘坐舒适性表现更好,并增加了腰部支撑功能,长途行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腰部的疲劳感;拓陆者E7的主驾驶位仅支持4向手动调节在四款车中是最少的,后排靠背和坐垫为联动式,坐垫可以直接向上掀起无需额外固定。其座椅虽然柔软但缺少些包裹性。

座椅乘坐空间体验

  在以往的工具型皮卡上,用户更多在意的是其拉货的能力以及皮实耐用的表现,对于乘坐舒适度的关注度并没有那么高。但我们今天横评的这四款车并不是这样工具车的定位,乘坐空间表现和舒适度同样是购买这个级别用户所关注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乘坐空间总结:

  我们在此次横评的四款车型中,前排头部空间表现最好的是T70和北京F40,均达到了一拳+四指的水平,可以说是相当充裕了;后排头部空间表现最好的同样是T70,达到了一拳+两指,不过它赢得并不多,仅比拓陆者E7多出了一指,北京F40为单排设计不参加此项对比;第二排腿部空间表现最好的是长城炮,达到了两拳多一点,其次是T70和拓陆者,和头部空间一样,它们相差的都不多。所以综合来看的话T70的乘坐空间最为充裕,其次是长城炮和拓陆者,单论前排乘坐的话北京F40同样能够名列前茅。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皮卡是一种出行方式,更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平时工作日它可以当做日常通勤用车,满足上下班的代步需求。周末它摇身一变,就成了我们的出行帮手,货厢内装上我们出行所需的折叠桌椅、烧烤架、帐篷等,到户外野炊、垂钓来度过这难得的休闲时光,享受不一样的户外乐趣。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6四款车底盘概览

  聊完了内外设计与配置,咱们来看看车辆的底盘。皮卡由于载物需求,多采用非承载式车身,也就是有大梁的车身结构,悬架方面以前双叉臂独立悬架、后钢板弹簧/多连杆整体桥较为常见,那么这四款车各自都用了那种结构呢?文内见分晓。

底盘总览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四款车都采用了非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具备底盘大梁,一般常被应用在硬派越野的SUV或者卡车、货车等车型上,皮卡属于轻型载货汽车。相比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底盘刚性高,但质量也更大,重心也普遍偏高,操控性一般。用一句白话总结:壮,但是不太灵活。

前悬架

  看完整个底盘的照片,相信不少朋友对底盘、悬架等结构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了让您看的更加详细,我还会对前/后悬架、制动系统、护板等部位进行特写性的图解描述。

  四款车都采用了双叉臂式前悬架,双叉臂与大家熟悉的麦弗逊式相比,更加强调支撑性,因此在那些对操控、支撑有更高需求的车型如跑车、越野车会上也会经常见到双叉臂式前悬架结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长城炮双叉臂前悬架属于较为常见的结构,上下由两个V字形控制臂组成,防倾杆连接杆与轴承座上端相连。控制臂、轴承座均为钢制材质,下控制臂为双层钢板冲压焊接。下控制臂与轴承座连接点并未配独立球头,从后期维修来讲,如果该部分损坏需更换整个下控制臂,不利于维修便利性与成本的节省。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T70前悬架材质与长城炮相同,为钢质,细节方面它的轴承座造型不同,上控制臂倾斜度更高,防倾杆连接杆与下控制臂相连。下控制臂与轴承座的连接点采用了独立球头连接,后期维修方便单独更换,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北京F40的双叉臂结构与T70相似度更高些,防倾杆连接杆与下控制臂相连,整体材质也都是钢制,细心的朋友能够看到前悬架部分没有出现螺旋弹簧,这是北京F40与其它三款车最大的区别,咱们在第二页的减振系统中与您详聊。下控制臂与轴承座连接点同样没有独立球头。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拓陆者E7前悬架的结构与长城炮相似度更高,轴承座上端有延伸,防倾杆与延伸部分相连。下控制臂没有独立球头,以焊接工艺相连。

  四款车虽然都是双叉臂独立悬架,整体结构上长城炮与拓陆者相似度较高,T70和北京F40较为相像。关于独立球头,有朋友问过我是否一体式(非独立球头)的刚性更强,这不能一概而论。拿这几款车举例,长城炮、北京F40、拓陆者E7下控制臂的连接部分采用的是焊接工艺,并非一体冲压,在连接刚性上就要看焊接工艺的好坏,并且连接刚性与钢材本身还有关系;而T70的独立球头采用了四螺栓固定,因此连接刚性强弱是多方面的结果,不过从维修成本方面来看,支持独立拆卸的T70在该方面具备优势。

前桥减振器与弹性元件

  不少朋友用悬架的软硬来衡量车开起来的舒适度,虽然舒适度也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如轮胎、座椅等等),不过在应对颠簸是减振系统主要负责缓和冲击、化解冲击,其中弹性元件主要作用于缓和冲击,但弹性元件动能转化的效率不高,几乎没有减振作用,如果只靠它来应对冲击它会弹来弹去,因此还需要减振器来化解冲击力,来转化动能,避免多余跳动出现,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第二页开篇咱先来细看下这四款的减振系统。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长城炮的减振系统为减振支柱,弹性元件螺旋弹簧在减振器的周围,期中减振器上贴有FAW-TOKICO的品牌标识,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日立汽车株式会社精诚携手创立,是在一家主营减振器的公司,也是一汽丰田、吉利、一汽-大众等品牌产品的供应商。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T70的减振系统结构与长城炮相同,减振支柱涵盖了减振器与螺旋弹簧,其中双向筒式减振器上贴有上汽集团SAIC的标识。车辆在经过障碍时,减振器活塞在缸筒内上下移动,内部油液从一个内腔通过小孔移动到另一个内腔,通过孔壁与油液、油液分子的摩擦将动能转化为热能。液体在内腔间的流动阻力与减振器的阻尼成正比,减振器阻尼随车速增减而增减。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扭杆弹簧能够比螺旋弹簧储存更多的能量,同样具备占用空间小的特点,不过扭杆弹簧的使用限制了车身高度等的提升空间,我们可以看到该车布置减振器的垂直高度较短,减振器使用了较大的倾斜角度来增加行程,来保证滤振能力。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这台拓陆者E7的减振系统进行过改装,对比意义不太大,不过其减振器的选择能够给改装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它使用的是OLD MAN EMU(简称OME)减振器,OME的减振器也有不同的侧重,Nitrocharger Shock Absorbers(黄色)更加侧重负荷,适合恶劣的道路上长时间行驶。如果您是纯越野爱好者,主打全地形上的控制、耐用和舒适性的Nitrocharger Sport Shock Absorbers(黑黄色)更值得考虑。

后悬架

  长城炮与北京F40后悬架为多连杆整体桥结构,T70与拓陆者E7为钢板弹簧结构。长城炮与北京F40都是五连杆结构,左右均有两个纵摆臂,为了方便区分图中将下纵摆臂称作纵臂、上纵摆臂称作拉杆,驱动桥后方还有止推杆,一端铰链于后车桥,另一端与车身相连,负责传递车轮与车身间的横向作用力,就是转向时的离心力。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单从结构上来说,多连杆结构相比钢板弹簧能照顾到更多的舒适性,因为有纵摆臂、止推杆来联动定位,弹性元件的允许调节的相对更软一些。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钢板弹簧的结构更加侧重承载,钢板弹簧兼顾了车桥定位、纵向力传递的作用,具备结构简单的优势,不过也因此很难用较软的弹簧。这种结构如果想要舒适性,需要在轮胎、衬垫、座椅等部分多下功夫。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北京F40的后悬架结构与长城炮基本相同,为了您了解到更多的细节咱换了个角度展示。差异部分也有,减振器的布局在驱动桥的后方(长城炮在前方),这与北京F40轴距相对较短以及后悬架结构布局有关。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拓陆者E7的后悬架与T70相同,目前钢板弹簧基本上也都是变截面钢板,即厚度沿长度方向变化,钢板弹簧上端配有限位橡胶快,避免极限状态下悬架与车身产生硬性撞击。

8制动/防护细节展现

制动系统

  制动方面,不少厂家都把盘刹作为优势进行传播,盘式制动系统的好处是刹车片磨损均匀、制动盘散热性好,耐久度高;鼓式制动的优势在于绝对制动力大、制造成本低,但热衰减会比盘式制动明显。盘式制动的综合优势更加明显,长城炮、T70、北京F40均采用了四轮盘刹,拓陆者E7为前盘后鼓,细节上相同的结构也会有差异存在。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长城炮、T70四轮盘刹结构基本相同,前轮制动系统为双活塞浮动卡钳,后轮为单活塞。前后制动都采用了通风盘,散热表现良好。不同点时,长城炮的后轮卡钳上配有执行电机,是电子手刹的一部分。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北京F40同样为四轮盘刹,与上两款车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后轮刹车盘为实心盘,散热表现不如通风盘好。拓陆者E7为前盘后鼓结构,前轮制动与其它三款车相同,双活塞浮动卡钳、通风盘都有,后轮为鼓刹结构,在这里重申强调一下,车辆的制动效果也是多方配合而成,具体可以参考下期文章的测试成绩,不过就制造成本、厂家诚意来说,拓陆者E7的鼓刹表现不及前三款车。

防护

  防护咱主要聊三方面,分别是轮拱、前护板、底盘防石击涂层,前两者能从材质、覆盖面积进行比对,涂层会有覆盖度、厚度的不同。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北京F40与拓陆者E7轮拱塑料板的防护相对更加全面,覆盖了整个轮拱。大家可能还见过覆盖有玻璃纤维的轮拱,在受到沙石打击时,发出的噪音较小。玻璃纤维没有在这4款车中出现,作为拓展阅读为大家介绍。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对于会面对恶劣路况的皮卡车型,前护板的保护很重要,长城炮与拓陆者E7为钢质护板,T70与北京F40为塑料护板,保护程度的优劣一目了然。大家细看北京F40的护板已经被“干”断(车辆为试驾车,抵达之前护板已经断裂),所以如果您恶劣路况的使用环境,建议您加装钢质护板。长城炮与拓陆者E7在这方面表现更好,省去了加装的成本与精力。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在防石击涂层上,拓陆者E7的覆盖面积最大,但涂层厚度有些薄;长城炮与北汽F40覆盖面积相对更好,车身底盘除了凸出的横梁基本上都有覆盖,厚度相比拓陆者E7要好;T70的覆盖面积有些捉襟见肘,车身底盘裸露面积较大。防石击涂层的意义顾名思义,主要为避免石头将漆面打破,从而腐蚀车身。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长城炮、T70、拓陆者E7油箱材质为工程塑料,北京F40为钢质。材质的不同主要原因是工艺需要,塑料的可塑性更强,能够迎合相对复杂的底盘结构;钢质材质基本上都是方正结构。安全性上两者没什么差异,基本上不用考虑汽油泄露油箱剐蹭出火花起火的风险。在防护方面,北京F40与拓陆者E7都有护板,加强了底盘对油箱的保护。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四款车都是全尺寸备胎,北京F40和拓陆者E7备胎轮圈为铝合金,有利于车身轻量化。北汽F40车尾备胎的布置形式在遇到追尾事故时,能够起到额外的保护作用,不过会让车身尺寸增加,还好该车长度不大灵活性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尾部栏板的开启方式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前文有介绍过,便利度有没有影响就看您的用车环境了。

  四款车都采用了双叉臂独立悬架,其中长城炮与北京F40后悬架结构为多连杆,T70与拓陆者E7为钢板弹簧,都是整体桥结构。在双叉臂独立悬架中,长城炮与T70结构较为接近,另外两款相似度较高。

  除了结构设计的不同,在诚意方面多连杆的设计成本一般要比钢板弹簧更高,车辆的定位倾向更加侧重全地形与舒适度,钢板弹簧则更偏承载。制动部分拓陆者E7是前盘后鼓外,其它三款车型均为四轮盘刹,长城炮与T70具备前后通风盘,炮还配有电子手刹的执行电机,更显诚意。轮拱护板北京F40与拓陆者E7覆盖面积更大;前护板部分长城炮与拓陆者E7的钢板材质更加耐造;防石击涂层上T70略显简陋,表现不及其它三款车型。

中国品牌皮卡横评

静态篇总结

外观部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大家喜欢就好;
内饰部分:长城炮的乘用化表现最好,拓陆者E7的用料最实在;
多媒体系统:长城炮和T70表现更好些,但整体表现和乘用车还有一定差距;
配置表现:长城炮最为丰富无可争议,配备了许多当下十分主流的功能配置;
空间及舒适度:T70乘坐空间表现最好,舒适度上长城炮和北京F40更优;
货厢尺寸:拓陆者E7长宽更大;长城炮长度与拓陆者E7相同,其在货厢高度上占优;
底盘部分:结构接近,大家各具特色;
指导价格:北京F40最实惠,T70价格最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