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雞精、雞粉:為什麼總捱罵?知道了前生今世你不會再冤枉它

題記:味精、雞精和雞粉,本是出身清白的鮮味調料,滿足了人們千百年對味道的孜孜追求,問世就被熱捧,成為廚房必備。然而,隨之廣招詬病,致病致癌各種說法沒有停歇。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本文的目的,是要從飲食文化的角度,對味精、雞精和雞粉的前生今世,做一個概括性的敘述,方便各位對它們有個比較完整的瞭解,也便於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味精、雞精、雞粉:為什麼總捱罵?知道了前生今世你不會再冤枉它

味精是怎麼來的

——日本的化學家池田菊苗最先發現了味精。

這個問題想必難不住人,都知道是一個日本人發現的。1907年,一個叫做池田菊苗的日本人,在海帶中發現了一種物質,提取後再用於菜湯,使普通的菜湯具有新鮮魚湯的鮮美味道。於是申請了專利,取名“味之素”,隨之投入生產,受到市場的歡迎。

味精、雞精、雞粉:為什麼總捱罵?知道了前生今世你不會再冤枉它

池田菊苗先生

——中國化學家吳蘊初神助推,研製出低廉高效的味精提取法。

吳蘊初是個非常成功的商人化學家,在我國現代化學工業領域,稱得上是標榜史冊的領軍人物。他1891年出生於上海嘉定一戶富裕人家,但在上海兵工學堂上學期間,家庭破產,靠勤工儉學完成學業後,去到漢陽兵工廠工作,25歲升到少校軍銜,在化工生產領域嶄露頭角。

到了1920年,29歲的吳蘊初回到上海創業,可是時運不濟,幾次做事不成。後來在報紙上看到日本池田菊苗發明味精的報道,就去商店買了一瓶。身為化學工業行家,他敏銳的發現該產品的市場前景。就潛心研究,找到了簡單樸素的提取方法,採用發酵的方法得到穀氨酸鈉,極大的降低了產品成本,使之具有實在的市場意義。

味精、雞精、雞粉:為什麼總捱罵?知道了前生今世你不會再冤枉它

——上海醬園大王張逸雲出資落地量產,取名“天廚味精廠”。

吳蘊初拿出樣品後,就到上海灘很有名的聚豐園飯店展示。當時上流社會基本都知道味之素的魅力,如今見到自己人能做出來,在座眾人很捧場,為國貨點贊。醬業大王張雲逸當即邀請吳蘊初合作,出資5000元,落地生產味精。3年後追加投資擴大產能,成立“天廚味精廠”。

味精、雞精、雞粉:為什麼總捱罵?知道了前生今世你不會再冤枉它

天廚味精廠

——吳蘊初申報併成為我國第一個國際專利產品。從此事業開了掛。

在味精落地量產後,作為產權人,吳蘊初隨之向北洋政府農商部申報發明專利,1923年得到批覆,產品被正式命名為“佛手味精”。隨後又申請了國際專利。佛手味精的成功,奠定了吳蘊初的事業發展基礎。憑著原來軍工化學制造的積累,用了10年時間,陸續創辦多家化工產品生產企業,實現了漂白粉、鹽酸、化學陶器等多個化工產品的國內首次生產,並在環保方面解決了很多化學物汙染排放問題。

味精、雞精、雞粉:為什麼總捱罵?知道了前生今世你不會再冤枉它

吳蘊初是個值得尊敬的商界人物。除了上述的事蹟,後面這麼幾件事情能看出一個商人的高風亮節:

  • 1933年買了一架德國戰機支援抗戰;1951年又買了一架蘇聯米格——15噴氣式戰機送給志願軍,支援抗美援朝。
  • 國共兩黨重慶談判,吳蘊初代表工商界主動出面,安排毛主席和工商精英會談,得到代表中央的鄧穎超和王若飛登門感謝。
  • 應邀出席國慶一週年慶典,周恩來總理專門接見了他,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味精大王來了!”

可惜在他還沒來得及為新中國做出更多貢獻的時候,就於1953年因病離世,享年62歲。

雞精是怎麼來的

要說味精是日本人的發明,卻由我國發展成世界級產品。雞精就是典型的中國貨,我們自己的產權。這個發明人也不得了,他叫榮耀中。

味精、雞精、雞粉:為什麼總捱罵?知道了前生今世你不會再冤枉它

榮耀中先生

——在中國商界,榮姓人會讓人自然聯想到榮氏家族,當初從無錫榮巷走出來的榮氏一族。不錯,榮耀中就是這個家族的一員。

關於雞精的話要從1984年說起。當時,榮耀中的身份是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專家,實職是無錫第三製藥廠廠長,特長是鮮味科學研究。他在河南南樂縣和四川的普格縣扶貧過程中,為了解決當地百姓養雞賣不出去的困難,就想著變通的法子,進行雞肉深加工研究,做成便於銷售和運輸的產品。

帶著這個發明,榮耀中正式下海,辭去廠長職務,創辦了無錫三新食品研究所,先後研製出鮮榨果汁、雞精、方便麵調料包等30多種新產品。隨後投資創立了自己的實業工廠“上海家樂調味品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就是後來的上海太太樂食品有限公司。

味精、雞精、雞粉:為什麼總捱罵?知道了前生今世你不會再冤枉它

——雞精是用古老技術研製而成,卻是用現代化運作手法推向市場。

1986年8月6日,一篇題為《食後不口渴的味精將進入千家萬戶》的消息,出現在無錫日報上。至此,作為味精的升級產品,雞精正式向社會亮相。從發現,到研製,再到產品定位,不難發現榮耀中的商業智慧,大手筆,視界高,市場運作手段成熟領先。

——國際化市場運作才是榮家的本色。

1988年公司改為“太太樂”品牌後,榮耀中就致力於把國內已經打響的太太樂雞精賣到美國。當初帶著產品漂洋過海,從敲門推銷、唐人街擺地攤做起,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把太太樂調味品做成美國、加拿大的一線品牌,也成了日本和歐洲廣受歡迎的牌子。

雞粉是怎麼來的

——雞精其實不是雞粉做的。

單從字義理解,榮耀中的雞精就是雞粉,起碼研究的初期和初衷,都是用雞肉做原料。只是上市後的產品不一定是雞粉,而是雞精。也就是說,開始在河南南召縣農村,有感於農民的雞賣不掉,拿來做成調味品,思路是對的,產品研究方向也正確。但是,在產品出來後的定型過程中,雞肉產品的出鮮效果,遠不如味精,而且成本太高,沒多大市場價值。

味精、雞精、雞粉:為什麼總捱罵?知道了前生今世你不會再冤枉它

可以這麼理解,一隻本地土雞,按3斤計算,根據我國“GB18394-2001畜禽肉水分限量標準”,新鮮雞肉含水率≤76.5%,土雞屠宰率80%,乾燥後只有0.564斤。活雞按30元每斤,乾燥的雞粉也合到180多元每斤,即便按肉雞10元每斤也合到60元。當下淘寶太太樂旗艦店雞精包郵價格500克20元,雞粉35.83元,這個賬明顯算不過來。所以,要做味精的升級換代產品,確定不是雞肉粉,用不起。而是其他比雞肉粉便宜的物質,然後加到味精裡。

——雞粉早在南北朝就有,是廚神詹王的發明。

在我國飲食文化史上,古代有四大廚神:彭祖、伊尹、易牙、詹王。其中的詹王發明了雞粉。所以,如果說榮耀中當初有做雞粉的創意,可以無懸念的認為來至於詹王的故事。只是後來因為成本太高而棄用,或者說,用雞粉做雞精只是商業營銷手段,借用了雞粉概念。

味精、雞精、雞粉:為什麼總捱罵?知道了前生今世你不會再冤枉它

詹王墓

歷史上確有詹王這個人,但是正史沒有什麼記載,哥只是個傳說。唯有被國家圖書館收藏的《義門陳氏宗譜》有介紹。詹王生於湖北應山(廣水),叫陳志龍,此人就是其中的一員:

“縱情山水,常奔走於永陽縣(今廣水市)中華山,好狩獵,烹野味,人稱詹鼠,自號浪漫翁,被唐太宗封為詹王。”

詹王善廚的故事很多。經典的是隋文帝與他的一段遭遇。隋文帝聽說詹鼠的廚藝了得,就召來問話,什麼食物最好吃,回答是“餓”。於是領著文帝和隨身大臣們滿街轉悠找“餓”,直到走累了,肚子餓的咕咕叫,才叫停,奉上早就做好的“金雞報曉”,就是整雞肚子裡塞了蔥姜燉熟的雞。隋文帝又累又餓,吃著格外的香甜。

雞粉就是他平時操廚中發明的,把野山雞炙幹研磨成粉,再用於調味,極為鮮美。

味精、雞精、雞粉:為什麼總捱罵?知道了前生今世你不會再冤枉它

詹王雕像

“義門陳氏宗譜”的故事,2015年3月18日在中央電視臺四套節目播出。這是一個在古代很有影響力的宗族,三件事可見其非同一般:

  • 全族共19世計332年不分家;
  • 唐僖宗於中和四年(884年)旌表其為“義門陳氏”;
  • 宋仁宗皇帝慶曆四年(1044年),陳氏家族的“東佳書堂”本家子弟403位應試科舉,登科45人,引起宋仁宗、包拯和文彥博的警惕,皇帝遂派員主持督促分家。

味精、雞精、雞粉的被冤枉,是捧殺還是罵殺

——味精遭罵的根源:焦穀氨酸鈉是“致癌物”。

穀氨酸鈉是氨基酸的一種,人體需要的元素,又是糧食的提取物,安全可靠,可以放心食用。這些年對於味精的非議,焦點就在食物加入味精後,超過120°C高溫,會產生“焦穀氨酸鈉”,說是致癌物。這一說法,也引起科學界關注,經過各種實驗,並沒發現焦穀氨酸鈉對人體的不利證據。

味精、雞精、雞粉:為什麼總捱罵?知道了前生今世你不會再冤枉它

所以,證明味精是安全的調味品。只是在使用中要注意正確的方法:

  • 做菜關火後放味精。否則高溫會因產生焦穀氨酸鈉而失去鮮味。
  • 用量掌握在用鹽量之內,並酌情減少用鹽量。
  • 涼菜、肉、蛋類葷菜、菌菇菜餚,不需用味精;用醋和用糖的的菜餚不用味精。

——雞精遭罵的根源:裡面沒有雞肉,感到被騙了。

雞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因為加入了核苷酸,具有了雞肉的味道。或者說,用核苷酸代替了雞肉粉。根據《雞精調味行業標準》,雞精總體組成有:穀氨酸鈉、核苷酸、鹽、糖、雞粉、澱粉、香料、香精、助鮮劑等。在使用方法上,雞精比較味精來得廣泛,幾乎所有菜餚都可以用,只要你願意。而且在用量上沒有嚴格要求,只是因為裡面有10%鹽,食用雞精要酌情減少用鹽量。

味精、雞精、雞粉:為什麼總捱罵?知道了前生今世你不會再冤枉它

雞粉

——雞粉沒有遭罵,但是用家不多,因為還沒有雞精提鮮效果好。

自從味精紅了市場,就有人不斷尋找同類產品。一方面發明創造新的,另一方面從老祖宗遺產裡發掘。所以,當下市場的雞粉主分兩大類,一類是雞精冒充雞粉;一類是打著古人招牌的雞粉。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都不盡人意。因為味精雞精主要是提鮮,離了提鮮就沒有存在價值。而雞粉恰恰弱項在提鮮,只有增香效果,況且如今的肉雞增香並不很好。所以,別看雞粉在詹王時代被美味需要,如今卻一直的不溫不火。

味精、雞精、雞粉:為什麼總捱罵?知道了前生今世你不會再冤枉它

味精

最後的總結是:味精雞精被冤枉的根本原因,在於被烹飪濫用。濫用的程度有多大?一個比喻很形象,叫做“調味通脹”。人們做菜用味精提鮮嚐到甜頭後,很快地發展到依賴,所有菜品、廚藝問題,統統依賴味精來解決。把味精當做拯救味道的萬能神品,所以造成超量使用。一則慣壞了口味,非味精添加沒味道不好吃;再則多吃了會口乾舌燥,長期多吃必然引發系列疾病。其實不是味精的問題,是味精裡的“鈉”,也就是鹽,長期超量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