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宁德时代携手打造,动力电池新技术迈上新台阶

近日,由北汽新能源与宁德时代携手打造的无模组动力电池包在北汽新能源总部——中国蓝谷正式发布。据悉,该无模组动力电池包将搭载在北汽新能源EU5车型上。

作为国内电池企业的龙头风向标——宁德时代则早在18年便已经开始和宝马、广汽、江铃、吉利等车企展开合作开展动力电池研发。

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大批锂电池企业开始调整业务发展方向,而本次无模组电池亮相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新突破。

无模组电池包 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新机遇

动力电池发展至今,成本一直是困扰各个企业向前迈进的一大因素。从增大电芯、轻化结构、提高自动化效率都是各个企业一直关注的重点。而本次宁德时代与北汽新能源联手打造的无模组动力电池包为动力电池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既然说是无模组动力电池,那么就要先说清楚什么是模组。所谓模组,就是将部分相关零部件构成一个模块,也可以理解为一个零部件集合。举例来说传统车辆的前端就有散热器模块。在电池包这一领域,将若干的电芯及一些必要的结构支撑部件集成在一起构成一个模块,就叫模组。

之所以之前的动力电池会用模组的形式主要原因在于早期部分动力电池包采用圆柱电芯,以特斯拉举例其电池采用7000多个电芯,如果直接组装到电池箱体内部,那装配复杂程度会大大增加。因此将部分电芯进行预先集成就变得十分重要。另外,由于早期动力电池发展不成熟而模块化设计后便于维修,只需要更换单个模块或模组即可完成维修。因此电池模组的产生在动力电池发展之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北汽新能源、宁德时代携手打造,动力电池新技术迈上新台阶

但是模组的应用也就意味着必须增加部分额外的零部件,并且模组数量越多,附加零部件就会越多。这些都会导致电池包的成本、重量上升,而电池能量密度会因此下降。而目前由于大容量方形铝壳电芯的应用,电芯技术革新以及生产一致性的提高。为动力电池的去模组化提供了机遇。

根据宁德时代的数据显示,本次打造的无模组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了10%-15%,可达到200Wh/kg以上,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

面临巨大的市场潜力,动力电池竞争也更加激烈,许多企业寻找新的技术突破。其实宁德时代并非国内第一个发布CTP技术的企业。早在7月,蜂巢能源就发布了该技术,此外国内还有比亚迪也在研发无模组电池包。

引入国际资本,中小电池企业的追赶新动力

根据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约5.09GWh,同比增长146.3%,环比增长126.69%。

面对着巨大的市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开始研发新的技术。其中浙江华友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株式会社LG化学的合资公司联合研制的高镍型动力电池目前已启动先行线单机试车。万向一二三与美国材料公司Ionic Materials,将导电离子聚合物与三元 /石墨锂离子结合,共同开发出一款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且不使用易燃液体电解质的全新动力电池。

而三星SDI则计划在2019年至2030年间,逐步将西安市、天安市、蔚山市工厂的生产转移至无锡市,加快对21700新型电池的量产进度;此外北汽也表示将重启和韩国SKI共同出资成立的电池公司BESK。松下则与捷星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合作建厂,目前大连电池工厂已开始量产供货。

目前动力电池创新性产品一般都是实验室产品,新型电池在下一步产业化进程中,还面临许多挑战。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空间依然不可小觑,巨大的市场潜力,必将引发新一轮的竞争,而掌握自主技术,是占据行业高位的必经之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