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生活,你心甘情願日復一日地過?”來聽聽樑寧說使命

得到大學2019秋季開學典禮上,著名產品人梁寧做了題為《成功不是幹出來的,是活出來的》演講,被深深觸動著,本文是關於這篇演講的感悟與思考。

“什麼樣的生活,你心甘情願日復一日地過?”來聽聽梁寧說使命

一、入妄,就是失了平常心

演講中,梁寧重新解讀了《西遊記》的故事。

抵達西天的唐僧發現只有自己經歷了這一切,其他的悟空、八戒、沙僧都是他幻想出來的陪伴自己的、某一部分的自己。悟空是那個無所不能的高手,八戒代表人性中想偷懶、想退縮、想放鬆的一面,沙僧只是個悶頭趕路的笨傢伙。

很多時候,你內心裡覺得自我是悟空,而他人眼裡你只是個沙僧;你不自知,一心想做悟空能做的事,這就是入妄,拒絕承認現實,失了平常心。

“什麼樣的生活,你心甘情願日復一日地過?”來聽聽梁寧說使命

我注視著“妄境”二字許久,想著,這或許是自己的常態。

以寫文來說,我總是期待自己的文章更好些,希望有更多的閱讀量、點贊數等;但其實水平就在那,雖然認真寫也有一些可讀性,而若說能有多好,卻是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的。以一份不增長的寫作能力去期待更多的成效,是一份不自量力,也是一種入妄。

再說閱讀,感覺近期似乎將書讀死了。我以“輸出倒逼輸入”來要求自己,只是最近想轉變下風格,希望追求一份解決問題的能力,嘗試向大咖們學習,比如樊登、比如秋葉,希望能圍繞著問題去發揮讀書的作用。卻屢屢不成文,覺得自己回答問題沒有講到點上,有時是一份存貨不多的感知:讀書不夠多,沒有樊登老師回答書友時信手拈來的有理有據、灑脫自如,更缺乏秋葉大叔磅礴的知識體系。這些都是實情,並非妄自菲薄,我以著一份甚至不如沙僧的能力,卻期待能完成悟空的業績。

“什麼樣的生活,你心甘情願日復一日地過?”來聽聽梁寧說使命

看到我喜歡的畢淑敏老師發出這段話,忽然意識到有一份人設入妄的感知。我可能對自己的期待比較高,這本沒有錯,但若將高期待漸漸打造成自己的預定人設,卻是免不了的入妄。

更直觀的入妄是對子女的期待。

網絡流傳段子:

他剛出生,我覺得可以將他培養成天才;

長大後,我覺得培養成普通人也不錯;

後來,我覺得他不氣死我就好了。

梁寧自稱在妄境裡呆了十年,從意氣風發到被現實碾成渣。這大抵是被廹從妄境走出,因為退無可退,妄境破滅了。

何謂妄境?那些你意圖達到的高點,努力拼命前往,最終卻只能破鏡反思的事件都是妄境裡最常見的景象。

二、羞愧,帶來能力升級

身處妄境,難道一定要等待現實打臉麼?如何自覺自發地主動抽離?我以為解決之道該是腳踏實地地成為那位任勞任怨的沙僧。

梁寧卻受人點拔:

“做一件讓你覺得羞愧的事,堅持5年,你就能成功。

像這種自命不凡的人,辛苦和挫折都沒有問題,最難受的是羞愧。

要想能力升級,就去面對自己最怕的事。”

居然是羞愧,在主動打臉中撕開妄境之偽。

短板理論盛行的時候,大家著急地補著短板;卻被告知發揮長板優勢才是更優解。於是,去做更擅長的事,然後將短板外包。這裡卻是讓人面對自己最怕的事。

我一直有些疑慮,常常遵循著完善自身、改善劣勢的想法。比如曾經怕寫作文,去做了近八年的文秘,艱難中磨出了同事間“寫文還不錯”的認同,沒有這八年,也沒有如今自發的閱讀寫作。比如怵於人際交流,我轉崗做銷售。沒有發揮長板,只是更注重補缺補漏,我承受著相應的後果,身上沒有什麼標籤。有時,會疑慮這麼做到底對不對?

梁寧給了我一份信心。如果自命不凡,那麼辛苦與挫折的確不成問題,最難受的羞愧才是動力之源!這也可視為走出舒適圈的另一提法了。

羞愧啊,我其實對它還是有誤解。一件事情成不成,我更關注是否符合身份認同、人設預定,要比之帶來的實際收益更為地看重。我因此常常覺得自己是否重名勝於重利。原來,僅是羞愧作祟,我不過遵循自身期待,以努力地靠近那個更理想中的自己。

感謝梁寧,這一刻的解讀,令我放下了糾結與困惑。

“什麼樣的生活,你心甘情願日復一日地過?”來聽聽梁寧說使命

三、使命,日復一日活成自己的樣子

梁寧說:“一個人成為的樣子,不是他憋一口氣衝出來的,而是他用自己的一輩子,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活出來的。

唐僧為何能取得真經?九九八十一難,非凡人能抗到底,但唐僧做到了。途中,他絕望過、企求過,但他從不言棄。秉承一絲執念,唐僧堅持自己的使命,那就是一定要取得真經,不畏艱難險阻、不懼高山沙漠。

什麼是使命?使命就是你怎麼使你這條命!

“什麼樣的生活,你心甘情願日復一日地過?”來聽聽梁寧說使命

為了一時成功,我們可能拼盡全力,委屈自己去努力、去拼搏,即便遍體鱗傷,也還期待功成名就後休養生息。但沒有人可以日復一日地重複做不認同的自己。一天天地生存,一定有心甘情願過日子的方式。

梁寧說,第一年成功的人會滔滔不絕地講述那些關於成功的邏輯與經驗;但第10年、第20年後依然成功的人只會告訴你,他的一年年是怎麼活過來的。

“我是一個普通人,” 梁寧這麼說,“我的使命就是講述中國創新者的故事。”梁寧在演講最後,期待現場聽講的得到學習者有一天能成為她故事中的主角。

梁寧講完了,我卻在屏幕外沉默。我在思考,我的使命又是什麼?我第一時間想到了人生目標,想到了多年前老師曾經的諄諄教導,想到了在不同的成長課程、書籍中,關於目標、任務、計劃的不同之處。

只是很遺憾,我依舊沒有搜尋到自己的最終目標,即便每年我都寫信給五年後的自己,即便每年都有不同的年度目標。但沒有最終的人生目標,其實也就是沒有找到自己的使命。或者,直接說,這也是我的困惑了。

只是我畢竟也活了這麼些年,我又是怎麼活過來的?一天天地過日子,一年年地過新年,如果沒有使命,那麼未來我又打算怎麼再繼續地度過我的一生?如果問使命、問人生目標,顯得太過高大上,那麼我打算怎麼使我這一條命?怎麼過好餘生每一天、每一年?日復一日,我將如何安置自己?如何培養、教育孩子?如何做好我的工作?寫好我的文章?這樣的問題是否更接地氣些呢?

“什麼樣的生活,你心甘情願日復一日地過?”來聽聽梁寧說使命

梁寧說,“什麼樣的生活,你心甘情願日復一日地過?

使命隱藏在日子裡,隱身在每一天、每一年的重複裡。也許你對自己的人生沒有太多的目標,但每日生存,你也終將漸漸活成你自己,獨一無二的你!

樊登每日讀書,講書給天下讀書人,這是他的活法。秋葉在武漢大學做教授,創辦秋葉商學院引導職場人提升能力,這是他的活法。梁寧選擇觀察、講述中國的創新者,這是她的活法。而我,選擇持續閱讀、寫作,提升自己,這是我的活法。

這一刻,忽然想起易仁永澄老師說的“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又或者流傳已久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唐僧的使命是取得真經,出發前就下定決心不到西天不回頭,但是能不能順利抵達、會不會中途夭折,卻沒有放在心上。我相信樊登、秋葉、梁寧年輕時未必能這麼明確看清楚自己的末來,認清自己一生的使命。但路總要先邁出去,一天天、一年年走著,漸漸地清晰、堅定自己的方向、選擇和使命。

所以,作為“普通人”的梁寧、作為普通人的你我,先走出妄境,再面向自己的羞愧,最後漸漸地找到自己一生的使命,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