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50年,人民南路上的四川剧场。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51年,青羊宫花会上的小玩艺儿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52年,十几辆旧货车改装的公共汽车拉通了从梁家巷到盐市口的路程,第一批的成都公交车出现了。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53年,不论环境如何变化,春熙路始终繁华依旧。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54年,正在织棉的女工。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55年,杜甫草堂。761年的春天,草堂落成。杜甫曾在这看雪山(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宴宾客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56年,成都七中门前的女学生,这位学生叫李秀香,今年已经60岁了。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56年,成都七中门前的女学生,这位学生叫李秀香,今年已经60岁了。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58年,锦江大桥开工建设,连通锦江区和武侯区,桥下有避水神兽“蚣蝮”。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59年,一群小孩子聚集在小人书店,这是那个年代最好的社交场所。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60年,春熙路上的新华书店。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61年,成都,三道街一民居门口,街娃们在踢毽子。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62年的建设路口,是成都一环的开始,这个交通岗亭是城外第一个岗亭。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63年,吃冰棍的孩子。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64年,人民公园。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65年,人民北路和一环路交叉路口,左面那栋楼是铁路局,现已拆掉,右侧那片菜地就是现在的万达广场。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66年,正在读连环画的少年。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67年,冬天成都的街娃,目前基本都做爷爷了。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68年,“姐妹花”在文殊院前合影。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69年,望江楼公园前,壮志满满。(图/望江楼公园管理处)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70年,人民南路上的“斗私、批修”标语。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71年,成都歌舞剧团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总共演出近300场,每场演出几乎都万人空巷,一票难求。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72年,四川成都铁路分局军管会、革委会慰问团,后面的宣传车上挂着毛主席像。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73年,文革时期四川大学老校门合影。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74年,全国各个城市以居委会所辖的街巷为单位,成立了“向阳院”,负责群众自治,当年还拍过一部电影《向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75年,成都青年宫电影院。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76年,成都的跳伞塔,这应该是当年最刺激的极限挑战了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77年,天府广场。10年前的1967年,人们拆掉了老皇城,建起了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现在的四川科技馆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78年,成都动物园。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79年,现在太古里的位置。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80年成都人民公园保路运动纪念碑,这是当时流行的斜拍。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81年的7、8月,成都整整下了两个月的大雨,洪水冲垮了60多座桥。在1947年之后,安顺桥又被冲垮了。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82年的成都一环路。成都早在1936年就开始规划环城道路,一环紧靠城墙。(图/周筱华)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83年,一个礼拜天的下午,人民公园的茶馆里坐满了茶客。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喝盖碗茶,坐竹靠椅。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84年,成都府南河边的渔人。(图/周筱华)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85年9月6日,成都,我国开始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86,街边一家餐馆的厨师正在拉面。成都丰富的街头小店,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十足的活力。(图/布鲁诺·巴贝)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87年,50万成都青少年和市民捐出五毛一块,“众筹”31.6万建了这座未来号天桥。2003年被拆除。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88年,街头的计划生育海报。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89年,四川省体育馆拔地而起。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90年,三毛盘腿坐在三轮车上,用流利的四川话和车夫砍价。游历世界后,她回到了离家(重庆)最近的地方。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91年,成都高新区成为全国首批高新区,成都新一极正在飞扬的尘土中诞生。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92年9月,春熙路夜市首次开张,据说那时一个摊位的转手费就要4、5万。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93年夏天的东风大桥,一位姑娘拿着自己的艺术照回家。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94年,成都游乐园最刺激的翻滚列车,10元一次。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95年,成都太升路已经自发形成的通讯一条街。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96年,青年宫电影院。(图/刘陈平)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97年,大慈寺后面的和尚街,后来变成了太古里。(图/王晶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98年5月,成都,合江亭。(图/李豫龙)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1999年,天府广场。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00年,双流机场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01年,成都春熙路改造前的最后一天,各商家都在大清场。(图/周筱华)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02年11月7日,成都,改造前的天府广场。(图/李豫龙)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03年,退休老人在打麻将。在文革的“破四旧”中被彻底摧毁的麻将,被成都人发展到了新高度。(图/王笛)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04年,金庸游览草堂的情景,当时,随行工作人员邀请金庸题诗留念,他诚惶诚恐地谢绝说:“这是诗圣杜甫的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05年,《超级女声》总冠军李宇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她出生在一个成都的普通家庭,成名后,父母还不断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11年,210米高的嘉陵电厂烟囱缓慢倒地,成都东郊的这片天空,从此又少了一个熟悉的地标。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12,成都饭店爆破。这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家四星级饭店,成为了老成都人心中的“城市名片”。在二十年前,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13年,镗钯街上的崇德里改造完毕,几间百年历史的川西民居得以重生,让城市还有回家的路。(图/Lambobear)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14年,太古里开业,跟旁边的大慈寺,一动一静,调节着成都的呼吸。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15年,成渝高铁开通,进一步完善了西部最大经济圈交通大动脉格局。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16年,如今在宽窄巷子边的墙上,你能看到这座城市走过的3000年。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17年,玉林西路上的小酒馆成了网红店。不用多说,都是因为赵雷自己都要唱吐了的《成都》。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18年,这片天府之国,又迎来了40万新成都人。上一次大移民,造就了成都的市井文化,这一次,会给这座城市

还原后50年成都锦官城

2019年4月10日,西岭雪山在夕阳下露出面容,成都人又沸腾了:

窗含西岭千秋雪

杜甫在草堂里西望时的景色,大概如此吧。

100年,拆了建,建了拆,

有人担心:成都还在吗?

放眼中国,城市不断在洗牌,

但成都从未下过桌。

100年来,无数个没有姓名的普通人,

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收获,长大,

奋斗,流泪,老去,

而这片3000岁的土地,给了他们足够的包容,

他们与这片土地的联结,从未改变。

只要他们还在,这座古城就在,

因为:

他们,就是成都。

人间烟火三千年,蓉城开处自九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