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山香榧飘香四方

走进黄山区新明乡樵山村,清香弥漫,沁人心脾。

此地古木林立,山高岭峻,终年云雾缭绕,独特的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香榧树生长。作为全国第二大天然香榧林所在地,樵山村拥有5处香榧古树群,自然分布香榧林2000多亩,其中相对集中的千株古香榧近400亩。

然而,野生香榧树所产的香榧,产量低、口感硬,市场并不认可。为了充分挖掘樵山香榧的市场潜力,2002年,当地从浙江诸暨引进了“细榧”,从品种上加以改良。“我们早前的香榧口感较硬,俗称‘木榧’。后来从诸暨引进的新品种‘细榧’,口感很松脆,产量也高。通过试种,无论品质还是产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樵山村党总支书记汪卫国介绍,种植“细榧”让不少村民尝到了甜头,种植户也越来越多。

在村民余孝宽家,一筐筐的香榧正在加工中。“今年香榧丰收,从10月底就开始采摘,捡果子到去皮、漂水、晾晒、煮、烤,一系列的后期加工制作,差不多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天气晴好,对于香榧的制作是很有益的。”余孝宽因摔伤返贫,后在村里的帮扶下,免费领取香榧苗种植香榧,并得到了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而今,他已经成为村里的香榧种植专业户,其承包的20多亩香榧,产量逐渐增多,收入也翻了几番。有了品质,不愁销量,加上香榧的挂果量逐年递增,2018年,他家仅香榧收入就达到了6万余元。“今年预计香榧的收入能达到7万元。”余孝宽开心地说。

为保证香榧品质,提高樵山香榧的知名度,2015年,樵山村成立了曙樵香榧合作社,统一发放香榧苗,在技术上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并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品牌“曙樵香榧”。

优质的香榧,为村民们带来增收,近两年,樵山村香榧年产量平均达到10万公斤,产值300多万元,村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2018年,樵山村通过学习先进经验、科学种植、技术指导等,进一步提高香榧管护水平。汪卫国告诉记者,2019年,该村香榧总产量预计可增加30%。11月初,樵山村还举办了首届“黄山区香榧文化旅游节”,接待来访游客600多人,带动农户销售香榧500余公斤。

香榧产业不但带动村民致富,还带旺了人气。汪卫国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村庄整治,提升宜居环境。在实施樵山公路安保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樵山村道路出行条件,让交通更便利,吸引更多游客来采摘香榧、购买香榧,也让樵山香榧的香气飘得更远。

·冯劼叶有辉/文新明/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