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帶著1000元創香港,與好兄弟創業被踢出局,最後狂賺2100億

說起李兆基,他在香港的地位不亞於李嘉誠,年輕時的他曾帶著1000元闖香港,後與朋友合開公司被朋友無情踢出局外,而他卻靠著離開時朋友甩他的5000萬賺回了2100億。

李兆基1928年出生於廣東省順德。自幼在家鄉私塾受教育,其父在廣州開設銀莊。30年代的廣東順德,雖是珠江三角洲的魚米之鄉,但工業生產還相當落後。李兆基的父親儘管精於生意,那時他也只不過在當地開個“鋪頭”而已。小小的李兆基,常常去父親的“鋪頭”吃飯,自幼對做生意就不陌生。

  

李兆基小學畢業便到父親的銀莊學做生意,父親是老闆,兒子揀點清閒活幹幹就行了。可李兆基偏不,他從底層幹起,幹些打雜的活。到了1948年,銀莊開不下去了。李兆基跟隨父親來到香港。有人說他來香港時,腰間只裝了1000元,銀莊的經歷使他最熟悉兌換業務,於是,他便到文鹹東街泗利金號等幾間金鋪“掛單”,開始買賣外匯和黃金。當時澳門有黃金專營權利,李兆基便與何賢等在澳門有一定勢力的人合作,在黃金買賣中大展拳腳,終於掘得了第一桶金。

他曾帶著1000元創香港,與好兄弟創業被踢出局,最後狂賺2100億

1958年李兆基同郭得勝,馮景禧等人創辦了永業企業公司,但好景不長,等他們好不容易把公司給做了起來,結果郭得勝轉頭就給了李兆基5000萬要和他分道揚鑣,李兆基表面上沒說什麼爽快就走了,可是換位思考一下,誰受得的了好兄弟卸磨殺驢似的背叛呢?

李兆基離開公司的時候應該有很多人都等著他落魄,看他笑話,但是李兆基並沒有如他們所願一蹶不振,1975年,李兆基終於開創了自己的王國——恆基兆業有限公司。開辦之初,還是一家未上市的私人公司,股本15億港元,李兆基任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

  

恆基兆業公司一成立,李兆基即以物業換取永泰建業公司1900萬新股方式,掌握了永泰42.9%股權,成為最大股東而入住永泰董事局,使永泰迅速脫胎換骨。至1979年度,永泰市值已躍至9億港元,擴大了20多倍,成為了一隻中型地產股,擁有26個地盤,總樓面積260多萬平方英尺。從物色、收購、發展到時機掌握永泰的過程,體現了李兆基獨到的眼光、才智和魄力。

他曾帶著1000元創香港,與好兄弟創業被踢出局,最後狂賺2100億
  

1981年6月,李兆基抓住股市牛市和地產高潮的大好時機,一舉將恆基兆業地產公司上市集得資金10億港元,充實了資金實力,從而在緊接而來的股市、地產低潮中平穩地度過了不景氣一關。1988年,恆基兆業集團再次改組,恆基地產收購了永泰建業。並將永泰建業改名為“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而在此之前,永泰曾購入28%香港小輪股權和26%中華煤氣股權,此次改組同時又宣佈發行約12億新股,實力更顯雄厚。

 

按1988年底市值計算,已有36億港元之多的市價,堪稱大型上市公司,與恆基地產並列為恆基兆業集團的兩大公司,成為李兆基的左膀右臂。15年前永泰市值只有4千萬港元,而今的恆基發展,市值竟達40多億港元。成為了可以和郭得勝並肩的商業巨頭。

這時的李兆基已放下了往日的恩恩怨怨,和郭得勝成功化干戈為玉帛,當起了商業夥伴。後來郭得勝英年早逝,新鴻基發展逐漸有下降趨勢,而李兆基這邊的事業卻在不斷蒸蒸日上,他廣招幫手,通過經濟型人才向全球股市發起了挑戰,並因此大賺了一筆,在商業界還多了一個“亞洲股神”的稱號。

他曾帶著1000元創香港,與好兄弟創業被踢出局,最後狂賺2100億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李兆基的總資產已經超過上千億,如今根據最新的《福布斯》排行榜顯示,李兆基的財富超過30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100多億。他還建起了香港的第一高樓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憑藉這幢大樓,李兆基每年即便不工作也能坐收幾十億元,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憑藉退出新鴻基的5000萬得來的。

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不是當初被好朋友郭得勝狠心的踢出局,也許還不會造就今天的李兆基,這或許也是命運的使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