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輝華:穩定製造業投資,關鍵是市場有需求,企業有利潤

聶輝華:穩定製造業投資,關鍵是市場有需求,企業有利潤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聶輝華。

製造業是大國之重器,是實體經濟的基礎,也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製造業在世界中的份額持續擴大,到2010年佔全球比重提高到19.8%,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自此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在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製造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2018年,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7%、8.1%,增速均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另外,我國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湧現出了一批“互聯網+製造業”新模式,工業互聯網也已邁出實質性步伐,智能製造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我國正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大步邁進。如何推動製造業由“大”向“強”?如何助力製造業企業更好發展?新京報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聶輝華。

中國製造業可能“未富先貴” 要加速實現自動化

新京報:2018年中國GDP為90.03萬億元,製造業產值為26.48萬億元,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可以說是舉足輕重。如何看待制造業的發展現狀和其在我國經濟體系中的地位?

聶輝華:我認為,總體上中國製造業的特徵是“大而全”,在部分領域是“大而強”,在極少數領域是“高精尖”。目前,中國是全世界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也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共有41個工業大類,191箇中類和525個小類。在所有工業門類中,製造業有30個,大約佔四分之三。

一方面,製造業仍然是中國最重要的行業,也是就業最多的行業之一;另一方面,製造業的地位確實有所下降,發展空間受到限制,但發展潛力依然很大。這有一些明顯的表現。例如,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願進工廠;製造業利潤率非常微薄,500強制造業企業的平均利潤率不到4%,而房地產企業和金融企業利潤率遠高於此。

新京報:從規模上看我國已經是製造業第一大國,但從質量上看,我國製造業仍有提升空間。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中國製造業的主要差距在哪裡?中國製造業發展目前的主要困境是什麼?

聶輝華:我認為中國製造業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三個方面的差距。第一,缺乏重大發明創造,也就是說標誌性的重大成果還不多;第二,在關鍵技術上缺乏主導權,例如芯片技術、航空發動機技術等;第三,“隱性冠軍”太少,即佔領了某個行業的大部分國內外市場、不太為公眾所知的中小企業。

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主要困境,首先,一方面勞動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自動化水平不夠,可以說是後有追兵(發展中國家)、前有堵截(歐美髮達國家)。並且,環境汙染因素日益成為粗放型擴張的障礙,中國製造業可能面臨“未富先貴”的局面。另外,目前我國工業用地普遍緊張,過去很多工業園區利用率不高,但又無法騰退,導致現在缺乏成片的工業用地。還有一個問題是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很高。

新京報:在勞動力問題方面,有觀點認為我國劉易斯拐點已經到來,您是否認同?在低成本勞動力優勢逐漸消失的情況下,如何提升製造業勞動生產率?

聶輝華:我無法準確判斷劉易斯拐點是否來臨,但可以肯定勞動力是越來越貴,製造業的勞動成本上升很快。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加速實現自動化、機械化,充分利用“互聯網+”,儘快實現轉型升級。

要實現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第一是依靠技術水平提升,例如自動化水平;第二是提高管理水平,這方面中國企業還有很大的潛力挖掘;第三是維護市場競爭,競爭會優勝劣汰,加速生產率的提升。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低生產率的企業和高生產率的企業並存,說明市場並沒有充分發揮優勝劣汰的作用,或者說市場競爭程度不夠,從而導致資源錯配。

關鍵是創造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高度警惕“規模歧視”

新京報:穩投資中穩定製造業投資是一個重要部分。如何穩定製造業投資?金融行業如何對製造業投資提供更多支持?

聶輝華:從理論上講,只要有需求,有利潤,投資就會增加。因此,要穩定製造業投資,關鍵是市場有需求,企業有利潤。現在的問題是,在目前的體制機制下,很難再創造新的需求,因此企業缺乏增加投資的動力。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滿足了,下一步要改善生活品質,就要有高品質的產品,問題是我們很多國貨還不能完全滿足高品質的需求。一個典型的案例是,現在城裡帶孩子的父母,通常優先購買進口奶粉,為什麼?國產奶粉和進口奶粉差距在哪裡?這些問題體現出的是,不是新中等收入階層沒有需求或者需求升級,而是目前的消費環境、生產水平、管理體制和法治環境跟不上需求的升級。

金融業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發展更多社區銀行、網絡銀行,肯定是有利於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

新京報:製造業裡多數都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如何優化這類企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如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從財稅政策的角度來看,如何更好地為製造業企業減負?

聶輝華:對於中小民營企業來說,優化營商環境關鍵是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貫徹“競爭中性”原則。現在,明面上的“所有制歧視”不多了,但是我們應該高度警惕“規模歧視”的出現。很多政策、招投標、補貼、稅收優惠政策都是基於企業規模製定的,而不是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市場本身的“規模歧視”類似於“價格歧視”,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政策不應該出現“規模歧視”,因為這是納稅人的資金,必須公平使用。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大企業,不管是國有還是民營,都能得到政府優待,甚至特事特辦,但是中小企業的服務就不太及時、有效。

新京報:2015年國務院提出“三步走”目標,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製造業的行動綱領,對於製造業發展有何意義?中國能否順利實現這一目標?

聶輝華:中國體制的優勢之一是“集中力量辦大事”。通過國家戰略推動製造業發展,有利於形成共識,集中優勢資源攻克製造業瓶頸,也有利於形成穩定可持續的政策或制度,長遠來看肯定會加速中國製造業的發展。

當然,具體如何實施這一國家戰略,我覺得還可以探索。比如,國家是直接補貼產品,還是補貼研發環節?是創造更好的基礎設施和外部環境,還是扶持幾個大企業?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重要問題。如果國際環境相對穩定,國內持續推進,我覺得這一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聲音】

製造業的地位確實有所下降,發展空間受到限制,但發展潛力依然很大。這有一些明顯的表現。例如,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願進工廠。

從理論上講,只要有需求,有利潤,投資就會增加。因此,要穩定製造業投資,關鍵是市場有需求,企業有利潤。

明面上的“所有制歧視”不多了,但是我們應該高度警惕“規模歧視”的出現。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