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道济唱筹量沙退敌兵

檀道济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开国元勋,历史上的军事家,古代七十二名将之一。军事名著《三十六计》就是他整理的,刘文帝元嘉北伐时,檀道济总督各路军,后来,宋军缺粮南归,北魏军队听到消息,派数万军队包围宋军。檀道济镇定自弱假戏真唱"唱筹量沙”骗过北魏军队,率宋军全身而退。

檀道济唱筹量沙退敌兵

檀道济出身寒门,从小父母双亡,同两个哥哥加入北府军。刘裕起兵讨桓玄的时侯,檀道济是叁加盟誓的二十七将之一,从此成为刘裕的左膀右臂,平步青云。东晋义熙十六年(公元416年),刘裕率军北伐,檀道济和王镇恶(王猛之子)为开路先锋。

檀道济率军从淮水,淝水出发,沿途克许昌,颍州,洛阳,抓到四千多俘虏。有人主张用俘虏的人头筑"京观”以竖威,檀道济是仁慈的军事统帅,他说:"讨伐罪人,衰愍百姓,正在今日!"干脆把所有战俘都释放了,沿途百姓奔走相告,争相归附,大军顺利攻克长安,灭了后秦,檀道济任征虏将军,瑯琊内史。

檀道济唱筹量沙退敌兵

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做了刘宋皇帝,檀道济成了开国元勋,宋少帝继位时,檀道济和谢晦,徐羡之,傅亮等四人成为托孤大臣。少帝刘义真沉缅酒色,荒殆朝政,徐羡之把檀道济招到京城,商量废少帝立刘义隆为帝(宋文帝)。

当晚住到谢晦府上,谢晦心中有事,一夜展转反侧不能入寐,而檀道济则躺在床上鼾声如雷,。谢晦从此心服口服佩服他的胆量,后来谢晦举兵叛乱,听说檀道济讨伐的大军到了,立刻吓得溃散了。

檀道济唱筹量沙退敌兵

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宋文帝刘义隆北伐,檀道济总督各路兵马,前锋道彦之兵进河南,攻占洛阳和虎牢关。北魏太武帝亲帅大军反击,宋军败退滑台。檀道济率军救援,大破魏军后北进,二十余日,三十余战,兵进历城(济南)。

宋军粮食供应不上,作战失利,不得不南撤。军中有个士卒叛逃到北魏军中,把宋军粮尽的情况告诉魏军。北魏大军立刻追击,把宋军团团困住。这时宋军兵弱,人人惊惧。檀道济为久经沙场的名将,镇定自若,立刻命宋军就地安营扎寨,埋锅灶饭。

当天夜间,檀道济亲自领着管理粮草的士兵验粮。士兵拿着算筹大声的计算粮食数目,魏军探子发现宋军营中粮食堆积如山,根本不象缺粮的样子。回去秉报之后,魏军认为宋军士卒是诈降,想用诱兵之计,便命人推出去斩了。

第二天,檀道济神色自若率宋军全身而退,魏军颇惧檀道济威名,竞不敢交战。原来宋军真的缺粮,士兵唱筹的是一袋袋的沙子,沙堆上覆盖一层白米而矣!檀道济是杰出的军事统帅,不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沙代粮吓退数万魏军,丰富了古代军事经验。

檀道济唱筹量沙退敌兵

可惜一代名将,威望太后,遭到宋文帝猜忌,把檀道济诱至京城,同十一个儿子和亲信全部杀害。元嘉十五年,宋文帝又一次北代"蠃得猖惶北顾”。北魏军队占据刘宋大片土地,兵锋直指长江北岸。刘义隆站在石头城上北望,感叹说:如果有檀道济在,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