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2008年,当人们沉浸在北京奥运会宏大的开幕式时,美国漫威影业开启了自己的系列电影。《钢铁侠》作为该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开创了漫威宇宙长达十一年的辉煌。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2019年,托尼·史塔克在漫威宇宙第一阶段的最后,以一个极其悲壮的方式向观众们道别。在这十一年间史塔克作为初代A6(复仇者英文名为Avengers,电影中第一代复仇者共有六人),凭借聪明头脑和强大的战甲,被影迷誉为"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从《钢铁侠》第一部的MK1,到第三部MK45,集高科技于一身的钢铁战衣让我们眼花缭乱。电影中的各种场景让人心驰神往,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钢铁侠存在于现实世界,那么他的工厂会建在哪里。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电影中的史塔克工业是由托尼的父亲建立,工厂建立在美国。钢铁侠战衣的核心技术有两个,一个是被叫做贾维斯的人工智能,另一个就是位于胸口位置的方舟反应炉。

在《钢铁侠1》中,托尼对伊森说自己家工厂里有一个大号的反应炉。这个大号的反应炉就是方舟反应炉的原型,我们也可以将方舟反应炉当成大号反应炉的小型化产品。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托尼被恐怖分子抓走之后,从自家生产的导弹上拆下许多用于金属钯。在拿到足够数量的钯之后,将其熔炼成为方舟反应炉中的组件。从此钢铁侠不用拎着电瓶四处跑了,一个小小的反应炉就为他提供了足够的能量。

可以说方舟反应炉为钢铁侠的战衣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如果没有这个小小的反应炉。钢铁侠想让战衣实现远距离飞行、超音速飞行,需要携带大量燃料。这样的话,电影中的钢铁侠就得背着一个重达几吨的燃料箱。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通过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钢铁侠的MK1型装备的材料主要是钢。用钢来做外部装甲足够抵御轻武器带来的伤害,但是钢材料有个缺点,就是重量太大。同时要想保证足够的防御力,只能通过增加外壳的厚度。

这也是MK1型战甲看起来特别笨重的原因。

在后面的MK3型战役中,钢铁侠用金属钛替换了MK1型的钢。让MK3型装甲看起来轻便很多,同时也更结实。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电影中强大的钢铁侠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现实中却并非如此。用来制造方舟反应炉的金属钯是稀有金属,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字。世界上金属钯的最大生产国是俄罗斯,也就是说钢铁侠用来制造导弹和方舟反应炉的原材料,并不是来自美国。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尽管现实世界中美国拥有许多先进的科技,但是用来制造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原材料来自世界各地。科技的不平衡,同样带来了稀土供需关系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高科技公司多集中在稀土匮乏的地区,这些公司如果想继续生产高科技产品,就要从科技相对落后的地区进口稀土。

一个来北京上班族用的手机,其中一个原材料来自于巴西湿热的雨林。稀土产业链将世界各地联系起来,从这种联系中我们能窥探到全球化进程。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大卫·S·亚伯拉罕是一位资源战略专家,他曾在华尔街担任资源行业分析师。许多经济学家在分析稀土行业的时候,大多遵循经济学框架。但是大卫却根据多年亲身走访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这本《决战元素周期表》。超脱经济学的视角,全方位的向我们展示了稀土供应链是如何影响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的。

科技进步推动稀土需求

在《钢铁侠》电影中,1.5g的金属钯能提供每秒30亿焦耳的能量。我们日常用的节能灯大多数都是15瓦,30亿焦耳的能量足够这样一个节能灯持续点亮6年。正是这股强大的能量,让钢铁侠可以"比肩神明"。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为我们提供清洁能源的却是锂。在我们的手机、笔记本电脑、蓝牙耳机等等日常用品中,锂作为电池的主要构成物,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最早将锂作为电池材料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埃克森公司在1972年成功开发出锂金属电池。这种电池改变了旧电池一次性、无法充电、电量低的特点。锂金属电池可以深度充放电1000次,且损耗不超过0.5%。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但是锂金属电池却因为内部容易形成树状结晶,从而产生爆炸。在1990年的时候,日本索尼公司成功开发出锂离子电池。从而解决了锂金属电池容易爆炸的难题,让电子设备小型化成为可能。

作为最先发展出两种锂电池技术的两个国家,美国和日本都没有足够的锂矿材料。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数字,2018年全球锂矿储量排名前四的国家分别是:智力、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锂电池应用技术到今天已经非常发达了,几乎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能看到锂电池。然而生产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公司,却要从其他国家进口金属锂。

只需在电池中添加一点金属锂,就能大幅提升电池的工作效率。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领域也很常见,比方说稀有金属铌。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在炼制钢材的过程中添加一点铌,能让钢的屈服强度增加30%以上,却不会影响钢材的硬度。看到这很多人会说加入稀有金属会不会增加钢材的生产成本?尽管稀有金属的价格很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并不需要太多。

生产一吨钢的成本,相比原来只增加了1美元。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与锂矿相同,铌矿的分布同样不均衡。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4年的数据显示,拥有世界最大铌矿储量的国家是巴西。

科技发达国家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而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则拥有制造现代产品的原材料。这在供需双方就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生产商从矿区原材料,再将产品卖到包括矿区在内的世界各地。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这种动态平衡,类似于经济学的中纳什均衡。

刚果矿工不开心,全球果粉钱包受重伤

北京时间2019年109月11日凌晨1点,在苹果秋季发布会中,iphone11、第七代ipad等新品亮相。让全世界翘首以盼的果粉们,感受到了苹果公司强大的科技实力。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在世人眼中代表最新科技的产品,其中零配件却来自于世界各地,比方说这些产品中所使用的电池。苹果公司所使用的电池是钴酸锂电池,这种电池除了需要锂以外,还需要另一种稀有金属钴。

钴酸锂电池的容量高、结构稳定,非常适合用来做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电池。在钴酸锂电池中,金属钴的质量占比超过60%。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4年。全球钴矿储量最高的三个国家分别是:刚果(金)、澳大利亚和古巴。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我们之所以能够用智能手机愉快的玩游戏、看视频,是因为手机有一块好屏幕。在手机屏幕中,有一种非常常用的稀有金属——铟。铟具有良好的透光导电特性,目前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屏幕的标配。

在已经探明的世界铟矿储量中,中国排名第一位。也就是说美国人想让苹果手机用上铟屏幕,就要从中国进口原材料。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稀土行业,具体表现在我们无法从自然界中找到稀有金属的完美替代物。

资源分布不均衡和不可替代性让供需平衡变得异常脆弱,一场发生在矿区的罢工就可能影响全世界的智能手机售价。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家里有矿"被用来形容对方比较富裕,但是刚果(金)却不是。在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名单之中,就有刚果(金)。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不稳定,那么它的经济环境同样不会稳定。

如果刚果(金)持续发生动荡,会导致钴矿供应链断裂,从而影响世界范围内苹果手机的售价。

史塔克会把工厂建在哪里?

托尼·史塔克是电影中的钢铁侠,在现实世界中也有一位美国人被称为"钢铁侠"。他就是传奇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有趣的是埃隆和托尼这两位"钢铁侠"在电影《钢铁侠2》中演过对手戏。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说起现实中的"钢铁侠"马斯克,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特斯拉汽车。特斯拉汽车可以说是目前清洁能源行业最成功的汽车品牌,除了特斯拉汽车,埃隆的创业项目还包括大名鼎鼎Space X以及国际支付巨头paypal。

在2018年特斯拉上海工厂宣布成立,在2019年1月,特斯拉工厂一期工程开始动工建造。该工厂计划年产量25万辆纯电动汽车。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钢铁侠"将工厂搬到中国,除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以及补贴政策以外,另一个原因就在于中国的稀土资源。

直接在原材料产区建造工厂,能为特斯拉公司省去大笔费用,降低汽车成本。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对于我们来说,特斯拉汽车的先进技术能大幅提升国产汽车的性能和竞争力。于是稳定的环境、丰富的稀土资源以及招商政策让埃隆将国外第一个建厂地址选在了上海。

在2010年的时候,日本决定减少对我国稀土资源的依赖。于是如本政府拨发专项资金用于寻找替代选项,然而这并没有减少日本企业的依赖程度。反而因为进口量减少,导致稀土市场价格骤降。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其他小型稀土资源公司的资金无法回笼,只能减少出口量,甚至不少公司因此破产。反而加剧减少了市场上的稀土供应量,让日本企业不得不继续从中国、美国等大型稀土公司进口原材料。

这一系列的操作实际上是加剧了日本高科技产业,对外部稀土资源的依赖程度。

钢铁侠如果存在于现实,他的工厂将会建在哪?

全球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代高科技产业对于稀土资源的需求。一个小小的苹果手机,它的电池使用的是来自非洲的钴,屏幕使用的是来自亚洲的铟。甚至建筑公司经常使用的钢筋,都掺杂了一些来自巴西的铌。

如果钢铁侠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世界,那么他的方舟反应炉核心原材料将会来自俄罗斯或者南非,战甲中液晶显示器的原材料将会来自中国。所以钢铁侠的工厂可能会坐落在美国,但是他的供应链将遍布全世界。

大多数人都知道高科技公司促使生产力向前发展,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正是这一条条遍布全球的稀土供应链,让科技可以顺利发展。

《决战元素周期表》这本书表面看来是描述稀土元素如何影响供需关系,实际上却让读者明白了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是如何运转的。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当下世界所发生的各种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