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約束”疏通貨幣政策傳導

□本報記者張勤峰

央行再度釋放有關貨幣政策重磅信號。央行11月19日召開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央行行長易綱強調,要繼續強化逆週期調節,增強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分析人士指出,貨幣政策更加突出穩增長這一當前重要任務,圍繞破解貨幣政策傳導過程中所面臨的資本約束、流動性約束和利率約束,更多逆週期調節舉措有望出臺。

會議指出,宏觀經濟金融平穩運行仍面臨挑戰,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局部性社會信用收縮壓力依然存在。為此,會議強調,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逆週期調節,加強結構調整,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

“兩加強”方向明確,點明今後一段時間實施貨幣信貸政策的基調。其中,加強逆週期調節,呼應的是穩增長這一當前宏觀調控重要任務;加強結構調整,意在引導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薄弱環節,以緩解局部性社會信用收縮壓力。

“兩加強”的關鍵在於,用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發揮好銀行體系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的關鍵作用。我國金融市場以商業銀行為主導,貨幣政策傳導效果主要取決於商業銀行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意圖是否可以及時做出反應。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發揮貨幣信貸政策促結構調整作用的關鍵主要在影響商業銀行行為。

一段時間以來,使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的原因大致可歸結為“兩個下降”和“三個約束”。“兩個下降”即從資金供需兩方面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使有效融資需求有所下降;風險偏好下降,制約商業銀行供給資金意願。“三個約束”即如前所述的資本約束、流動性約束和利率約束。

在當前形勢下,破解“三個約束”成為疏通貨幣政策傳導主要突破口。為破解資本約束,引導和鼓勵商業銀行通過多種渠道補充資本。今年以來,商業銀行掀起一輪資本補充大潮,資本補充債券發行規模突破萬億元,創下新的歷史紀錄。這體現的是,多方共同破解資本約束,提高銀行信貸投放能力的意願。為破解流動性約束,央行重新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通過降準、定向降準、中期借貸便利(MLF)、抵押補充貸款(PSL)等多種工具手段保障流動性合理充裕。為破解利率約束,央行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推動貸款利率“兩軌合一軌”,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破解“三個約束”,有助於疏通貨幣政策傳導,增強金融尤其是銀行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這三方面工作正同時推進,近期進一步加大了力度。

破解“三個約束”需要相應貨幣政策操作的配合。為支持商業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央行票據互換(CBS)操作力度可能繼續加大。為保持流動性鬆緊適度,兼顧結構調整,央行可能繼續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和手段,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政策框架存在繼續優化的可能性。

貨幣政策調控取向更加明確、重點更加突出、手段更加精準,更多逆週期調節舉措出臺值得期待,年底央行繼續開展大額MLF操作也在預料之中,PSL投放規模有望增加,而定向降準操作的窗口期也依然開啟。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