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外資“穩”的有力保證

近日,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7524.1億元,同比增長6.6%。10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692億元,增長7.4%。

外資司司長宗長青在近日商務部召開的利用外資專題發佈會上表示,今年,我國吸引外資的規模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1~10月,吸引外資同比增長6.6%,說明外國投資者對華投資保持了較好的信心和預期。

針對大家比較關注的外資撤離話題,宗長青回應稱,東部沿海少數、外向型、附加值較低的外資企業出現了轉移生產環節的現象,這是市場機制作用引起的正常的企業經營行為。

“從一些外國商協會有關調查報告看,大多數外商投資企業以我國國內市場為目標市場,仍十分看好在我國投資前景,具有較強的投資信心。”宗長青表示,同時,中國美國商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也顯示,69%的會員企業2018年實現盈利,21%的會員企業盈利情況與上年持平,60%以上的企業仍然將中國作為投資的首選地或前三名的目的地。

不久前,聯合國貿發會議發佈的最新一期《世界投資趨勢檢測報告》同樣也說明了中國市場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吸引力不減。2019年上半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達6400億美元,同比增長24%,但去除過境投資流量、非常規交易和企業內部資本流動等因素,潛在直接投資趨勢指數僅增長4%。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外資接受地,吸收外資同比增長4%,達730億美元。

產業配套完善、市場消費潛力巨大,使得在華投資大部分外企能夠持續獲得豐厚利潤。而日益開放的中國,無論是經濟前景還是市場潛力,都被各國企業紛紛看好。

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普遍認為,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更是中國吸引外資持續穩定上升的有力保證。“近3年來,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排名從第78位、第46位上升至第31位。”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張菲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持續穩定地吸引外資,成為全球第二大外資接受地,除了市場的原因,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也是重要因素。例如,負面清單不斷壓縮,行業開放不斷擴大,特別是服務業擴大開放成效顯著;外商投資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立改廢”,一方面保障了所有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另一方面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尤其是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強。

在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趙蓓文看來,中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是各方面政策進一步完善的體現。“世界銀行的報告中選取了北京和上海兩個城市作為中國的樣本,北京營商環境建設進入了開辦企業一天之內就能完成的’1’時代、上海合同執行效率領先全國,司法環境取得很大進步。與此同時,我國政府還在10月24日公佈《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這些都是中國營商環境排名取得提升的重要原因。”

宗長青在專題發佈會上介紹,近年來,我國展開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制定全新的、以開放、服務和保護外資為主基調的外資基礎性法律;連續出臺4份國務院文件,不斷完善外資政策體系等。他表示,這些工作形成的“組合拳”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吸引外資的優勢,今年“穩外資”目標能夠實現。

外資司副司長葉威也在會上表示,預計2019年全年我國吸收外資規模將繼續保持穩定,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當前,我國利用外資面臨不少挑戰,包括全球經濟發展前景不樂觀、世界投資格局深刻調整、國內營商環境還需要進一步優化等。我們正以《外商投資法》出臺為契機,加快完善外商投資促進、保護和管理等制度體系,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