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哲學體系

一、哲學的英文是Philosophy,源自希臘語philosophia(愛智慧),是人類的智慧之學。

分為兩大對立的派別:側重人類思維的唯心主義哲學,側重客觀世界的唯物主義哲學。

中國的哲學體系

源於西方的哲學思想及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民主革命期間傳入中國。關於哲學的概念,學術界一直都沒有形成被普遍接受的定義。有人認為中國沒哲學,這種觀念比較狹隘。

從西方哲學的發展史來看,哲學主要研究人類社會、自然世界、宇宙天地及人類思維的基本性、普遍性問題,是關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根本性認知方法及理論體系。

哲學是在各門具體學科知識的基礎之上形成的,具有抽象性、普遍性、辯證性、發展性的特徵,指導人類的實踐活動及科學研究。盲目相信經驗或科學,就像走路不看方向。

二、西方哲學的終極之問。

1、唯心主義哲學的三個終極問題:①我是誰?②我從哪裡來?③我到哪裡去?

2、唯物主義哲學的三個終極問題:①如何認識自我,並解決人與自我的問題;③如何認識社會,並解於人與社會的問題;③如何認識世界,並解決人與自然的問題。

不管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哲學,都是想弄清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這三大關係。但是西方哲學一直都沒解決這三大問題,所以牛頓、特斯拉、愛因斯坦等著名的物理學家、科學家,晚年都跑去研究神學。

尼采先生說上帝已死,然後人性的追求引發兩次世界大戰。霍金先生說哲學已死,然後科學的追求又會引發什麼呢?古老文明的中國哲學,或許就是人類責無旁貸的拯救者。

三、中國哲學的思想體系。

霍金先生在《大設計》中提到了萬物終極理論的候選者——M系列理論,類似《周易》六十四卦的架構。仔細的比對東西方哲學的思想理論,發現這些哲學家的思想大多都能在《易經》和《道德經》裡面找到答案。

1、易的認知模型:四季輪迴,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六十甲子,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國際經濟,興衰週期大致六十年。

中國的哲學體系

世上沒有新鮮事,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王朝更替、經濟週期、產業興衰、晝夜輪迴,都是重複不斷的演繹著易學的基本模型。

儒家在《周易》的基礎上演繹的《易傳》,本質上就是固化的強權體系、僵化的教條主義,違背了易的本質、丟失了易的靈性。儒家思想對道家、法家、佛學、玄學及先秦諸子百家的評判及借鑑,大都是這種情況。

2、黃老道學,大致可以理解為三個方面:①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水往低處走是因為重力、人往高處走是因為追求;②事物發展的外在因素,比如植物需要的溫度、陽光、水分、肥料等外部條件及養分;③事物發展的週期演變: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中國的哲學體系

自然世界及人類社會在動力的作用之下,遵循著道的基本規律,演繹著易的週期輪迴。

3、兩漢經學, 漢武帝獨尊儒術,公羊傳為代表的今文經學列入官方意識形態,作為朝廷入仕幹祿之門。東漢光武帝以讖緯立國,兩漢經學日益讖緯化,天人、陰陽、符應等觀念盛行,學術思想依附政治而流於荒誕。

3、魏晉玄學,是中國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哲學思潮。與傳統文化所謂的故弄玄虛不同,玄是深邃、深奧的意思,其實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才是真正的故弄玄虛。

4、隋唐道學,在老莊道學及魏晉玄學的基礎之上,通過嚴密的理論分析,建立了中國史上第一個包含本體論、存在論、方法論、修養論、心性論、意義論的完整哲學體系。

5、宋明理學,以儒家學說為中心,吸收了佛道兩家的學術理論,用綱常禮教替代了孔孟儒學的仁政禮治、黃老道家的天理人心,論證了道德神學的合理性和永恆性,在元朝成為官方哲學。與用古希臘哲學概念和邏輯原理來闡釋基督教教義的歐洲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如出一轍,開啟了中國的千年中世紀。

6、陸王心學、明清實學,在國內的發展和影響極其有限。但是在傳入日本、韓國之後發展成了國際性的學術思想,在近代東亞現代化和經濟起飛的過程中產生了積極作用。

7、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不敢班門弄斧。

四、中國哲學千年之問。

宋朝往後,宋明理學為主的中華文明一直在走下坡路:宋朝委曲求全,丟掉了血性;元朝高壓統治,丟掉了靈性;明朝流氓手段,丟掉了正氣;滿清奴性深重,丟掉了骨氣。

——華夏文明的偉大復興之路,本質上就是恢復中華民族的血性、靈性、正氣和骨氣。天道、人道和事道,三足鼎立、和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