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謹以此拙文紀念溈濱中學建校八十週年,獻給過去、現在和將來在此辛勤耕耘的“溈濱”人。——題記

1

幾回回魂牽夢縈,多少次過門不入。

金秋十月,風和日麗。溈水之濱,梓園依舊。

10月24日,獨自驅車百餘里,來到這闊別將近十年,曾承載著多少青春夢想的故土。車,就停在那古老的“九十九級臺階”之下。甫一下車,“溈濱中學歡迎您”的路牌映入眼簾,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

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踏著一級級麻石鋪成的臺階,緩緩拾級而上。兩旁樹木蔥蘢依舊,樹上鳥兒啁啾依舊。石級上落木遍地,也許,還是像當年那樣,每逢重大活動,或有校友來參觀時才清掃一次。老校門依舊緊閉,還是像當年那樣,學校為了節省人力,老校門處沒有設門衛。站在老校門口,凝望久久。

當年那幅耳熟能詳的門聯,已經被修改成了半幅:“梓園騰浩氣,溈水拂春風”。老校門內不時傳來的陣陣歡笑聲,打破了校門口的寂靜。從門縫處往裡瞧,是溈濱初級中學的孩子們在上體育課。

離開老校門,走下“九十九級臺階”,沿著那條熟悉的陡峭水泥路,往上走五十餘米,便到了學校正門。從側門進入門衛室,自報家門,按門衛要求簡單地做了登記。我便迫不及待地,像一個不速之客,闖入了這熟悉的梓園!

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放眼望去,停車坪東側有一排精緻的宣傳欄,其上方“誠、愛、博、雅”的校訓,依然那麼醒目。校園內寬敞的操場,蓊鬱的樹木,高高聳立的那棵馬尾松,兩人合抱之圍的那棵大樟樹……一切都是那麼熟悉。

在學校教職員工的宣傳窗內,我努力搜尋著,已找不出幾個熟悉的名字了。不由想起崔護的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佇立在虯枝崢嶸、寫滿滄桑的大松樹下,心潮起伏,思緒萬千。

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2

回想起來,我與溈濱中學是頗有淵源的。

溈濱中學,給我留下的最初印象,要追憶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我讀初中的時候。祖父常常說,某某在“溈濱”畢業,如何的有文化,現在在哪裡哪裡工作——以此來激勵我輩勤奮讀書。在我的故鄉,誰若是在“溈濱”讀過書,別人一定是非常仰慕的,而家人乃至親朋,也引以為榮。我的一個遠房伯父曾在“溈濱” 讀過一年半書,雖然沒有吃上“國家糧”,但在當地村民中,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我家凡有大事或需要動筆墨的活兒,祖父必定將這位讀過“溈濱”的遠房伯父請來。後來又聽外祖父講,他年輕時曾在“溈濱”當過幾年校工,老人家也常常以此為榮。人們所說的“溈濱”,就是寧鄉三中的前身。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寧鄉三中的高考質量在全縣是響噹噹的,那時的三中是上寧鄉的高考考點。1987年7月,我們寧鄉十中的畢業生,就是在三中參加的高考。

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還記得當年7月6日,我第一次到三中時,頗有“朝聖”的感覺。在黃材鎮上下車後,步行兩公里多的路,到達三中的“腳下” ,走近傳說中的“九十九級臺階”。那時的三中還沒建新校門,車輛要沿著右邊的圍牆從後校門繞進去,而師生出入,則經前面的“九十九級臺階”走老校門。走完九十九級臺階,到達校門口,一幅隸書書寫的對聯赫然入目:“溈水拂春風,滿院書聲傳海嶽;梓園騰浩氣,三千鵬鳥搏青雲。”進校門可以看到整個三中校園,是一個磚木結構的大四合院,樓臺亭榭雖起伏不平,卻錯落有致,迴廊曲折簡陋,卻四通八達,古典優雅。整個校園內沒有一棟水泥樓房,也沒有一片水泥地面。校園裡古木參天,青翠欲滴,鳥語花香,靜謐安詳,果然是一個讀書養性的好地方!

我們在三中學生宿舍連續住了三個晚上,直到高考結束。考大學的興奮,加上學生宿舍外黃水池塘裡徹夜鼓譟的蛙聲,頭一個晚上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成眠的情形,至今記憶猶新。

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當年結束高考走出三中的時候,誰能料想到,日後能再次踏進這一方心儀的聖地呢?

1991年7月,我師專畢業等待分配工作的時候,聽一位學弟說,他的哥哥在三中擔任支部書記,三中的辦公室恰好需要一名幹事,願意幫我聯繫。雖然我自己到三中來聯繫過一次,卻最終沒有拿出爭取的勇氣,因而也就與三中失之交臂。

2003年暑假,全縣招聘高中教師,我通過教育局統一組織的考試,應聘到寧鄉三中工作。高考後的第十六年,我終於又來到了這一心儀的聖地!

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3

剛到三中工作時,與十六年前在此參加高考時相比,校園面貌已是煥然一新。除了校園外的九十九級臺階,砍剩的樹木及幾小截圍牆,很難尋覓到當年參加高考時的痕跡了。當年磚木結構的大四合院,已變成了鋼筋水泥結構的兩棟教學樓、兩棟教師宿舍樓、兩棟學生宿舍樓和一棟平房的食堂。後來到2005年舉辦建校七十週年校慶(校慶籌辦者出於善意改寫了校史,把私立溈濱中學說成是1935年創建的)的時候,又拆掉了一棟教師宿舍樓,新建了兩棟教師宿舍樓、一棟辦公樓和一棟兩層的食堂。辦學條件可以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2005年校慶時,校園裡種植了許許多多的花草樹木。當年校慶後的校園,可以說是四季花卉飄香,綠樹成蔭。春日杜鵑盛開、奼紫嫣紅,夏季白玉蘭點綴、石榴花紅豔,秋天丹桂添香,冬來茶花鬥豔。在春雨洗禮後的早晨,在浪漫夏日的月夜,在秋天夕陽初下的黃昏,在薄霧繚繞的初冬,於課餘飯後,師生徜徉在校園裡,聞花香、聽鳥語,享受那美麗祥和的校園風光。

今天,站在教學樓前的護欄邊,獨自憑欄,十多年前在此一起奮鬥過的同事和學生,一幕幕同艱共苦的工作和生活畫面,彷彿像放電影一樣,在眼前一一顯現……

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勤奮敬業,德高望重的前輩龔佔魁老師、劉國良老師、潘大宇老師,中年穩重,獨當一面的左再明、張全武老師、喻虹老師、伍望清老師,生龍活虎,年輕好勝的胡志昂老師、陶志剛老師、彭新亮老師、盧俊老師,追求上進,與學生親如兄妹的胡永新老師、陳亮老師、許海平老師、熊秋良老師,還有服務熱心周到的後勤“愛老”、力哥、澤華師傅等等。各位昔日的老同事們,你們都還好嗎?

在學校籃球場上,巧遇我剛到三中工作時教過的172班學生薑宇星。從攀談中得知,他在溈濱中學工作七年了,當年的幼稚男孩已為人夫、為人父。各位在三中畢業的同學們,你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工作都順利嗎?

在學校宣傳欄右側的斜坡上,矗立著一塊刻有“於斯起航”四個大字的花崗岩巨石。這是寧鄉三中1988屆畢業生,在畢業三十年時獻給母校的一份大禮,是校友們難忘母校、不忘初心的見證。

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4

謝絕姜宇星老師的陪同,一個人在校園裡自由參觀,盡情遊走,隨意拍照。

站在教學樓前的護欄邊,凝望著操場上那棵熟悉的老樟樹,一任思緒隨時光隧道,穿越到八十年前的秋天……

1939年秋,抗日硝煙瀰漫,烽火連天。祖籍沙田鄉石梅村,長期從事師範教育的湖南著名數學家徐鈺禮先生,回到家鄉,傾囊倒篋,在黃材古鎮溈水之濱,購買了一片長滿了桐樹與梓樹的墓園,和一幫好友一起,懷著教育救國的夢想,創建了私立溈濱中學。當年的溈濱中學、後來的寧鄉三中,因此也雅稱為“桐梓園”或“梓園”。

1952年秋天,私立溈濱中學由人民政府接管,改稱為寧鄉縣第三初級中學。1958年下期開始增招高中班,改為一所完全中學。從1972年春季開始,三中停止招收初中班,增加高中班,學校正式改稱寧鄉縣第三高級中學。八十年來,私立溈濱共辦初中班30個,縣辦三中共招初中生63個班,縣辦三中招高中生204個班(不含複習班),縣辦新溈濱中學至今為止,已招收約60個初中班。到今天,溈濱中學已培養初、高中畢業學生14700多人。

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從桐梓園裡走出的莘莘學子,有眾多日後因功勳卓著而蜚聲中外的社會精英,如IT界著名專家劉九如教授,全國抗非典英雄姜素椿教授,海內外著名針炙專家喻喜春教授,曾任廣東省武警總隊總隊長的張炳生將軍,曾任駐香港部隊參謀長姜登科將軍,原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劉獻君教授,以及美國工程院院士閔應驊教授等。還有更多的學子,成為了各行各業的普通勞動者,他們在各自崗位上為市域經濟發展,為祖國現代化建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恢復高考以來的20餘年裡,寧鄉三中高考成績一直在全縣各中學中名列前茅,一共為大中專院校輸送上正式錄取線學生約1600多人。80年代的寧鄉三中,教學質量在全縣赫赫有名,無需多說。進入90年代,三中教學質量也毫不遜色。進入新世紀,三中在生源高峰時,多達26個教學班,教職員工多達90多人,教學質量不輸全縣同類高中,多次獲得全縣教學質量一等獎。

近四十年間,三中人將“誠、愛、博、雅”的“溈濱精神”發揚廣大,勵精圖治,艱苦創業,在貧瘠的土地上奪豐收,從而贏得了“上有溈濱,下有一中”的讚譽。

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5

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國營716礦宣佈破產搬遷,黃材古鎮失去了往日的繁華。片區內初中畢業生的數量也跌入了低谷,寧鄉三中的生源每況愈下。每年暑假前,學校都要安排能說會道的老師,到片區內各初中學校做招生宣傳工作,與來自省重點中學、縣城民辦高中的同行們,為爭奪生源一決雌雄。一放暑假,老師們都被安排到鄉下去做家訪,憑三寸不爛之舌,去做學生和家長的工作,“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動員孩子來三中就讀。

那幾年,我和同事們一起,或走路,或騎著摩托車,走遍了黃材、橫市、井衝、鐵沖和月山、崔坪的山山水水。後來,學校領導甚至還打起了鄰縣安化生源的主意,可惜效果不佳。

為了學校生存,為了多收幾個學生,老師們放下了往日的斯文,不辭勞苦,夙興夜寐。有時為了一個優秀生源,一個學生家庭要往返多次,中考前慰問,填志願前做工作,中考後送錄取通知書。

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至今記得,到一個偏僻山衝的農家,初春第一次家訪時,路上“草色遙看近卻無”,盛夏第三次進門時,路旁已是草木齊腰深,“芳草青蕪迷遠近”。

2006年以後,三中每年招收的新生班級,一年比一年減少,到2008、2009年,一個年級由原來的七、八個班,急劇減少到大概只有三、四班的規模了。由於生源數量不能保證,生源質量自然更談不上,學校經費困難,運轉陷入困境。先是發不出老師們的課時工資,後來食堂一度無錢買米買菜。學校領導動員老師們集資,舉債艱難運轉,以期度過難關。讓人想起當年曹雪芹“舉家食粥酒常賒”的困頓。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在教育市場化的歷史大潮中,歷經近四十年風雨的寧鄉三中,在2010年秋天終於落下帷幕。可以想象,當年寧鄉三中的師生們,曾經度過多少個輾轉反側的不眠之夜。可以想象,當年在梓園朝夕相處的師生,離別校園時,幾多淚眼,幾多彷徨,幾多無奈!

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6

翻開“溈濱”的校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從著名教育家、數學家徐鈺禮先生等有志先賢篳路藍縷、毀家興校以來,“溈濱”中學經歷了抗日的烽火,遭受過國民黨官僚、特務的刁難,經歷過新中國的洗禮,遭遇過“文革”的磨難,沐浴了改革開放的春風,遭遇過教育市場化的“痛楚”。一部“溈濱”校史,既是寧鄉教育的歷史,也是現代以來中國教育的縮影。

怎能忘記,“溈濱”建校時,全校師生員工們捐錢獻物、肩挑手提,艱苦創業的歷史畫面;怎能忘記,日寇來襲時,學校臨時搬遷到兩處,教師們在五里堆和七里山之間往返40多里,來回奔波上課的感人情景;怎能忘記,著名醫學家喻喜春先生在功成名就時,不忘恩師姜國芬女士,慷慨捐錢萬元在母校設立獎學基金的感恩故事;怎能忘記,老校友、全國抗“非典”專家姜素椿先生,在耄耋之年應邀回母校,站立兩個鐘頭給三中學子做演講的熱烈場面;怎能忘記,2008年冰凍災害來襲時,斷電缺水,師生手提肩挑解決飲水困難,學生秉燭夜讀的動人場景……

夕陽西下時,與姜宇星老師匆匆握手告別,互言珍重。步行到“九十九級臺階”下,我開車沿“黃崔公路”返回。公路沿線,看到有許多曾經熟悉的民居,因修建炭河裡景區,已被徵收拆除搬遷。“黃崔公路”上車水馬龍,公路右側炭河裡景區人流熙來攘往,一派喧鬧和繁榮。

美麗新寧鄉:再回“溈濱”,憶三中

作者陳志玲,男,寧鄉市實驗中學政治教師,中學高級,巷子口鎮官山人。喜歡文字,甘於寂寞,無聊便讀書,閒時偶習文。曾在湖南日報、長沙晚報、新湘評論雜誌及原寧鄉日報發表過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