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使用了哪些欺骗战术扰乱苏军判断

二战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使用了哪些欺骗战术扰乱苏军判断

爆发于1941年6月22日的苏德战争,德军在巴巴罗萨计划指导下长驱直入所向披靡,在战争初期给苏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围绕苏军在战前判断失误这个话题,一些二战爱好者认为这是斯大林主观判断失误和苏军西部特别军区麻痹大意带来的结果。实际上,德军在战争打响前使用了一系列逼真的欺骗战术,不仅扰乱了苏军统帅部的判断,还成功地为闪电战铺平了突然打击的道路。

从暗中较量到暗中交易,英法绥靖政策成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铺路石

德国元首上台以后,苏联红军和斯大林就对德军的迅猛发展表示特别关注,尤其是德国和意大利以及日本形成三角同盟以后,苏联的担心更加强烈。一方面,德国和苏联在认识上的差别,造成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另一方面双方都有称霸欧洲的野心。

但从1939年开始,苏联的担心变得更加急迫也更加现实。由于英法采取的绥靖政策给德国军事力量重新崛起提供了土壤,加上英法妄图使新兴的德国崛起力量祸水东移,从一定程度上讲,英法希望德国替自己出头,把新生的红色苏联消灭掉。

二战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使用了哪些欺骗战术扰乱苏军判断

在这个布局中,苏联似乎看出了英法的野心,斯大林在德国闪击波兰前就提出了英法波苏召开一个四国联盟会议,以确保夹在苏德战争中间的缓冲国波兰的生命安全。但是,斯大林的好意遭到了其它三国的拒绝,考虑到苏联已经连续在1938年和1939年两次与日本关东军在中苏边境上展开过激烈的战争,斯大林不得不采取折中方案铤而走险与德军保持友好关系。

签订于1939年8月23日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利益均沾妥协文件,对于德国来说,确保了发动闪击波兰和法国战役不会受到苏联的两线夹击;而对于苏联来说,不仅确保了苏军有更加多的战争准备时间,还顺带把波兰一部分领土变成了苏军的前线缓冲地带。

而实际上,用德国元首的话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只有在有利于德国的时候才有约束力,否则就是一张废纸。而对于苏联来说,他们天真地认为,德国并没有实力与苏联抗衡,更不会拿和平条约作赌注来损伤国际形象。

二战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使用了哪些欺骗战术扰乱苏军判断

从利益互补到公开备战,德军闪击西欧,日军旁边策应,斯大林在患得患失中犹豫不决

德军闪击波兰以后,苏德双方都把自己的国境线向前推进了几百公里,但双方心里都清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几乎在同一时刻,苏军的西进策略和德军的东征计划都在紧锣密鼓的展开,所不同的是,苏联似乎比德国更自信一些,因为它拥有广阔的大后方纵深和强大的国防实力。

从斯大林内心来讲,他之所以对德国的进攻持谨慎怀疑态度,源于俄罗斯帝国一直以来都是欧洲的强军劲旅,在俄国的词典里只有进攻他国,却没有他国敢进攻俄国的历史,即使拿破仑东征,日本关东军北上,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通过德军闪击波兰和轻易占领西欧一些国家包括法国战役的结束,苏军统帅部重新审视了苏德战场态势,认为德军进攻苏联是迟早的事,但在哪个方向进攻和什么时候进攻,斯大林却和朱可夫等大将们意见不一。

二战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使用了哪些欺骗战术扰乱苏军判断

斯大林认为,苏军不仅要提前做好战斗准备,而且必须是进攻战斗准备。但朱可夫和铁木辛哥等将领们认为,苏军应该做好防御德军的战斗准备。在这种矛盾心态下,时任总参谋长的朱可夫还是给苏军边境军区下达了预备防御战斗通知,之所以叫通知而不是命令,是因为斯大林还没有从进攻战斗转入防御战斗的思想准备,这种犹豫不决的态度为苏军在德军闪电行动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从虚假情报到声东击西,德军广施欺骗战术,苏军在战前判断上受到严重干扰

很多人认为,斯大林不该这么患得患失,应该进攻和防御战斗同时兼备。但当时的战场环境根本不可能让他作出完全正确的判断。

二战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使用了哪些欺骗战术扰乱苏军判断

首先,苏联好不容易从十月革命中获得新生,人民安居乐业,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斯大林尽量想从息事宁人中不首先惹事。当德军高空侦察机从波兰战役后入侵苏联境内多达500多架次后,苏军边境哨所仍然执行着不主动挑事的命令。但是,战争打响后,正是这些高空侦察机摇身一变,有的装上炸弹有的变成向导成了德国空军的急先锋,德军向苏联纵深进攻的轰炸机大队飞行员有很多都是从这些侦察机飞行员中挑选出来的。

其次,德军广泛采取欺骗战术扰乱了苏军视线。战争打响前,苏军并不知道德军已经大量生产了水上坦克,这为德军迅速突破边境河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实际上,这些坦克当初也是德军打着进攻英国的旗号而生产的,包括德军在前线部队的调动,一切行动不仅公开甚至专门通报苏军,这些假象都是准备进攻英国的演练。由于媒体的宣传和战场调兵布阵,苏军完全被这种假象所麻痹。

二战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使用了哪些欺骗战术扰乱苏军判断

再次,德军一边备战一边示好,使苏军统帅部及边境军区放松了警惕。战争打响前,德军为了进攻布列斯特要塞,专门将运煤的列车进行了改装,在其中几节车厢秘密部署了穿上苏军服装的特种部队。一方面,在边境潜在的战争中,苏军边防部队被继续越过边境线的贸易列车所欺骗,认为战争不可能发生。另一方面,这些列车到达苏联边境后,特种部队士兵纷纷跳下,他们成为侦察苏军前沿和破坏交通线路以及通信线路的尖兵。

由于德军一系列的欺骗战术,苏军丧失了许多防御战斗准备时间,而带来的结果却是惨重的,仅开战半天,苏军就有1200架飞机被毁,边境机场和大量装甲车辆被打击。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精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