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莉:當學生的知心姐姐,做學生的人生導師

李曉莉:當學生的知心姐姐,做學生的人生導師

如墨般的黑髮直瀉腰際,清秀的臉龐上忽閃著一雙明亮的眼眸,優雅又嫻靜,像是俏麗的江南女子,又帶著北方女兒的神韻,掛著一絲倔強的波紋。一襲白色長裙,由內而外散發出恬靜自然的氣息。她就是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青年教師李曉莉。

從2006年進入蘭州大學學習,到2016年碩博連讀畢業後留校任教,“思想政治教育”是曉莉命中躲不開的“緣”。於她而言,心裡裝的是學生,腦中想的是思政課。

李晓莉:当学生的知心姐姐,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個人簡介

李曉莉,甘肅張掖人,法學博士,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蘭州大學)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協同創新。

李晓莉:当学生的知心姐姐,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貼心+愛心 這樣的曉莉有點暖

有人說,老師和學生之間都只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但對於李曉莉的學生而言,和她相處的那些瞬間,後來想起的時候,心頭還是會揚起一份暖意。

“第一次跟曉莉老師接觸是在軍訓的時候,我感冒了,老師第一時間趕來看我,手搭在我的肩上,帶我去校醫院取藥。那是第一次離開家那麼遠,周圍沒有一個熟悉的人,老師的關心讓我覺得格外溫暖。後來跟老師慢慢熟悉了,聯繫的頻率也越來越多,在選擇本科生導師時,我毫不猶豫地選了曉莉老師。”16級張靜回憶道。

如願選擇李曉莉作為導師後,張靜跟導師李曉莉的聯繫更加頻繁了:“我跟老師幾乎每天都有聯繫,學習上生活上的事情我都樂意第一個跟她分享。”進入大四,面臨著各種選擇的她一籌莫展,李曉莉明白張靜心中所想,陪她聊到深夜兩點,幫助她分析自己,瞄準未來方向。最後張靜志願申請參加研究生支教團,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受益的事情。“大家在這一階段都很迷茫,我很幸運,曉莉老師一直在我身邊,就像我的姐姐一樣,陪伴我度過最美好的四年。”

李曉莉是5號樓601宿舍的聯繫老師。“曉莉老師給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有一種信任感,她會叫我們丫頭,消除了我們與老師的距離感。有時間就帶著我們一起散步聊天,分享她的學習經驗,帶我們調節心情。她是一位能夠讓我們訴說心裡話,值得信任的大姐姐。”宿舍長楊心怡如是說。

在劉澳琴眼中,李曉莉是個令她感動、值得她學習的好老師。“前段時間我有點事情想找曉莉老師幫忙,剛好一方面她在準備‘別樣思政課’的活動,另一方面又要照顧因感冒哭鬧不停的一歲孩子。但即使這麼忙,她也沒有忘記我這麼一個普通學生的小事情。她發了多條微信給我,並且一個勁兒地表示歉意,最後還打電話聯繫我,約我當面交流。”

李曉莉對學生的關心,並沒有侷限在自己所帶的學生之中。2019級經濟學院的韓宗健來自廣州,氣候環境的巨大差異,使他剛來到蘭大時感覺到諸多不適,“第一次思修課課間,曉莉老師說大家剛來蘭大,應該會遇到很多事情,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找她。晚上我就加了老師微信,老師瞭解了我的情況後,給我打了好多次電話,每次上課都會主動問我最近的情況怎麼樣,在距離家這麼遠的地方,竟然有一個這麼關心我的人,我真的很幸運。”正是因為時刻保持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李曉莉和她遇到的每一位同學都成了好朋友。

課堂+實踐 這樣的曉莉有點忙

留校三年,李曉莉說今年是壓力最大的一年。根據學院安排,今年她需要給將近1000名新生上思修課程,在她看來,要上好思政課,瞭解學生的愛好非常重要,於是李曉莉從假期開始就忙碌起來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為了能上好不同專業學生的思政課,她特別設計了新生學習需求和課程意見調查問卷,一開學就迫不及待地走進新生軍訓場,發問卷、做訪談,蘭州九月的高溫和紫外線並沒有消磨她的熱情。她知道,只有更準確地瞭解00後同學們的想法,思修課才能上好,才能讓同學們入腦入心。

18天的軍訓結束了,曬得黝黑的李曉莉非常開心,她說,“思修課還沒有開始,自己朋友圈裡卻提前多了許多新鮮的面孔。”

課程忙碌,李曉莉愈發注重每節課的質量。同學們都對她的課堂PPT印象極深,運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字體對教學內容層層剖析,配合大量的相關圖片和背景知識,讓人一目瞭然。李曉莉說:“我對課堂的期待很高,希望每節課都可以讓學生收穫到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除了精益求精,投入與激情是李曉莉講課時的最大亮點。她緊緊圍繞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主題,不斷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突破固化教學樣態,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強化教學研究與實踐,為不同專業的學生“私人訂製思政課堂”,推出了一堂又一堂“別樣思政課”。

國慶節來臨之際,李曉莉和藝術學院的學生共同完成了一堂生動有趣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學生們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小提琴、二胡、鋼琴齊上陣,創作出快閃《我和我的祖國》,讓思政課堂“暖”了起來。

“這是我進入大學以來第一次跟大家一起合作表演,增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老師把視頻上傳到了網上,看到很多人點贊評論,感覺自己受到了莫大的肯定。就連我的親友們也被吸引,也在朋友圈大力轉發那條視頻。”藝術學院2019級劉學英就這樣逐漸愛上了思政課。

十月中旬,李曉莉的身影出現在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這次,是為了讓同學們深入瞭解“堅守生態使命,建設美麗中國”的內容。

“孩子們現在生活的環境相對來說還是可以的,嘴上跟大家講要保護生態,建設美麗中國,講的再多總欠點意思,想帶著他們親自感受,真正明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意蘊。”李曉莉說。

“去八步沙之前特意在網上找了八步沙的紀錄片來看,只看了前半段,我只記得一片荒無人煙的沙漠。到達八步沙林場,我驚歎了,曾經寸草不生的荒漠上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八步沙‘六老漢’及他們的後人,為他們的家園做出的傑出貢獻,令人動容。”這是2016級學生周江紅實踐學習的感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不僅是一句人人都應知道的口號,我們更加需要的是對這一理念的忠實踐行,我將來要用我所學,來踐行這一理念。這是我去完八步沙最大的感受。”2016級學生張迎說。

十一月初,李曉莉與甘肅中醫藥大學的老師合作開展了“傳承中藥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實踐思政課,帶領第一臨床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部分同學走進甘肅中醫藥大學的標本館、敦煌文化館,在實踐參觀中學習知識,感悟中醫藥文化的魅力。

李曉莉說:“作為一名思政課老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我希望通過研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講活思政課,讓理論更加‘接地氣’,讓同學們喜歡上思政課,並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感悟和理解。”

用心用情用腦講好思政課一直是曉莉的追求,正因如此,從教三年,李曉莉帶過兩屆學生的思修課,課程評價平均分達到了96分。

李晓莉:当学生的知心姐姐,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嚴格+用心 這樣的曉莉很認真

凡是上過她課的同學都知道,這位曉莉老師很愛“較真”。“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這是李曉莉經常說的一句話。

2017年7月,學院組建“蘭州大學一帶一路宣講團”,她親自帶隊前往河西五市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從始至終她都和同學們在一起,在討論室裡修改材料,在前進路上為同學們加油鼓勁,在講臺上傳播思想,在休整期間談論生活,陪伴實踐隊員度過了一段意義非凡的旅程。

從前期的策劃準備到最後的結項答辯,李曉莉和團隊成員一起討論十餘次,開展宣講活動六次,修改過的文字材料更是不計其數。在她的帶領下,團隊的計劃安排有條不紊,相應的材料信息準確無誤,保證了項目順利進行。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李曉莉的指導下,該團隊獲得了甘肅省優秀團隊的稱號,李曉莉也獲得了優秀指導教師的榮譽稱號。

2016級陸春霖分享了他跟李曉莉的一件小事:“大一的時候我開始獨立做校創,找到曉莉老師做我的指導老師。可是後來看著身邊的同學都是跟著學長學姐一起,我自己承擔課題的想法逐漸消弭,信心逐漸微弱,意志逐漸動搖。曉莉老師在收到我的消息後給我反覆致電,從團隊建設到選題指南,從視角切入到方法教育,曉莉老師一步步不厭其煩地指導我,並在一次次修改我提交的不完整不通順不切題的申請書的過程中時刻鼓勵我不要妄自菲薄。至今

搜索長冗的對話,一句簡單的‘沒事’‘加油’重複了三十餘次,一個鼓勵的微笑表情反覆了五十餘次,一番徹夜的長談使漫長的黑夜不曾籠罩在我心頭半分。信心的充實、內容的豐富、框架的建構、溝通的完善,都是曉莉老師帶給我第一次科研訓練最堅定的成長,最深刻的信念,最感激的回憶。”

李曉莉覺得,一個人要想走得更遠,發展得更好,就必須嚴格要求,仔細把好每一關,做任何事情都應該這樣。張靜回憶道:“有一次我要完成一個小小的課程論文,涉及到‘全媒體’‘融媒體’兩個概念,我在寫論文的時候沒有仔細辨析,老師發現後,就簡單的說了幾個字‘在學習上,一點都不能馬虎,哪怕用一個標點符號,也要明白它的具體作用。’我想著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但是第二天早上,我就看到了老師給我在微信中發來她整理的材料,不同顏色的字體把不同的內容標註的清清楚楚,再看看時間,是凌晨三點多,我頓時就鼻子酸的不行了。”

許麗金的導師也是李曉莉,“張靜學姐跟我說把老師當大姐姐就好,很多時候我也是這樣感覺的,但我還是很怕老師問我書看到哪裡了。我如果不認真看書的話,我都不好意思見老師。”據許麗金介紹,作為導師,李曉莉每隔一個階段,就會給她佈置一些書目,還會出一些題目,要她來回答。無論是知心姐姐、授課老師還是導師,李曉莉始終都在督促學生多看書,鼓勵大家多提問,同時適當給學生壓力。

看著學生進步,李曉莉也十分欣慰。

李晓莉:当学生的知心姐姐,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宿舍裡,李曉莉會與同學們一起邊吃著月餅,一邊討論著到底哪種口味更好吃;

課堂上,李曉莉生動講述、娓娓道來,點滴中把知識傳播到學生心裡;

食堂裡,李曉莉會勸那些想要節食瘦身的同學注意身體;

校園裡,李曉莉與她的“孩子們”並肩走著,像是老友般互相訴說著心事......

她與學生的故事,一直在繼續。

內容來源 | 馬克思主義學院

文字、圖片 | 張靜 劉澳琴

主編 | 肖坤

李晓莉:当学生的知心姐姐,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