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1-50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1-50

花飘·李香君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1

花飘·李香君:秦淮八艳之一,豪爽侠气,俏丽生辉。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红姑娘,这媚香楼建得精巧别致,临水而立,站在楼上凭栏而望,烟水澄碧、画舫织彩的秦淮河尽收眼底。媚香楼的主人是李大娘,她年轻时也是秦淮河边的红妓女,年长后用自己的积蓄建了这座媚香楼,收养了几个干女儿,以诗酒歌舞待客,在南京城里颇有些名气。最给媚香楼撑脸面的就是李香君了。这姑娘自小在李大娘身边长大,诗书琴画歌舞,被李大娘调教得样样精通,性情上也学了李大娘的豪爽侠气,着实逗人喜爱。要说李香君的长相,别有她的特点,她身材娇小玲珑,眉眼儿俏丽生辉,小嘴唇微微上翘,显出几分俏皮,整个一个可人儿的模样,因她娇小而香艳,名字里又带个香字,所以客人们都戏称她是“香扇坠”,还真合她的那种韵味呢。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1-50

花仁·马皇后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2

花仁·马皇后:明太祖后,宽容仁慈。
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皇后和他患难与共。因此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朱元璋性情暴烈残忍,为了保住朱家子孙日后的统治地位,不断寻找借口屠戮功臣宿将。对此,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多少有所节制。马皇后一直保持过去的俭朴作风,平日穿洗过的旧衣服,破了也不忍丢弃。并教导妃嫔不忘蚕桑的艰难。遇到荒年灾月,她带领官人吃粗劣的菜饭,以此来体察民间疾苦。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二岁的马皇后病逝。临终嘱咐朱元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并愿“子孙皆贤,臣民得所”。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1-50

花德·阴丽华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3

花德·阴丽华:光武帝后,“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阴丽华(公元4—64年),南阳新野人。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刘秀的结发妻子,为春秋时代著名的齐相管仲之后。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史载,刘秀还是一个没落皇族之时,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不禁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称帝之后,阴丽华成为了他的宠妃,备受光武帝的宠爱。建武十七年,即刘秀扫灭群雄、统一天下之后的第5年,阴氏被册封为皇后。永平七年,阴丽华驾崩,在位二十四年,与刘秀合葬于原陵。史载:阴后在位之时,端庄贤淑,不喜言笑,有母仪之美。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1-50

花惜·鱼玄机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4

花惜·鱼玄机:唐之名妓,姿色倾国,天性聪慧,后因妒丧命。
钟惺:《名媛诗归》称“绝句如此奥思,非真正有才情人,未能刻划得出,即刻划得出,而音响不能爽亮……此其道在浅深隐显之间,尤须带有秀气耳。”
施蛰存:鱼玄机诗一卷,四十九首,现在还有一个南宋刻本。此外,《文苑英华》载鱼玄机《折杨柳》一首,不见于集中,故现存诗五十首。她的诗以五、七言律诗为多,功力在薛涛之上与李冶不相上下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人,初名鱼幼薇,字蕙兰。咸通初嫁于李亿为妾,被弃。咸通七年进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后因打死婢女绿翘,为京兆温璋判杀。其生平不见正史,传记资料散见于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晚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等书。其诗作见于《全唐诗》,现存有五十首之多。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1-50

花淫·文姜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5

花淫·文姜:鲁桓公夫人,美艳的化身。
文姜是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鲁桓公的夫人。以才华著称于当世
文姜是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她曾被许配给郑国公子忽,郑国人还为此创作了一首民歌来表达对这位未来的君夫人的期待之情: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诗中不仅赞扬了她的容貌象木槿花一样美丽轻盈,还称颂了她的德行如玉般温润.但郑忽很快就退掉了这门亲事.
他退亲的真正原因可能在他当时已经知晓了文姜的私情——她的情人,就是她的胞兄,世子诸儿。
文姜嫁到鲁国的第十五年,文姜和丈夫一起去齐国,鲁桓公不顾大臣反对,答应了她的请求。在齐国,文姜旧情复燃,她留宿齐宫彻夜不回驿馆,鲁桓公大为恼火并斥责了妻子。不想文姜转而告状,诸儿起了杀心。他设宴款待鲁桓公,将其杀死。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1-50

花爱·张丽华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6

花爱·张丽华:南朝陈后主妃,发长七尺,光可鉴人,眉目如画,玉树映花。
歌妓出身的张丽华后来做了是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她长相最大的特点是发长七尺,光可鉴人,眉目如画。此外,更具有敏锐才辩及过人的记忆力,所谓“人间有一言一事,辄先知之。”她在做孔贵嫔的侍儿时,陈后主一见钟情,封为贵妃,视为至宝,以至于陈后主临朝之际,百官启奏国事,都常常将张丽华放在膝上,同决天下大事。特别是张丽华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之后,立即立为太子,张丽华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更加提高、巩固和加强。


陈后主自居临春阁,张丽华住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同住望仙阁。三阁都有凌空衔接的复道,陈后主往来于三阁之中,左右逢源,得其所哉!妃嫔们或临窗靓装,或倚栏小立,风吹袂起,飘飘焉若神仙。此外陈后主更把中书令江总,以及陈暄、孔范、王瑗等一般文学大臣一齐召进宫来,饮酒赋诗,征歌逐色,自夕达旦。著名的亡国之音
《玉树后庭花》就是这时由陈后主写的: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1-50

花影·冯小青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7

花影·冯小青:明朝著名女诗人,秀丽端雅,聪颖伶俐。
冯小青,名玄,字小青。明代万历年间南直隶扬州(今属江苏)人。嫁杭州豪公子冯生妾。讳同姓,仅以字称。工诗词,解音律。为大妇所妒,徙居孤山别业。亲戚劝其改嫁,不从,凄怨成疾,命画师画像自奠而卒,年十八。
冷雨幽窗不可听,
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如我,
岂独伤心是小青。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1-50

花豪·孔四贞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8

花豪·孔四贞:清朝唯一一位汉族的公主,文武双全。
孔四贞是大清王朝在建国初年定南王孔有德的独女,是清朝唯一一个汉人公主。
孔有德曾在崇祯五年,作为明朝副将在登州发动兵变,制造了惨无人道的登州大屠杀,除了被孔有德劫做营妓的数百位青貌美的女子外,数以十万计的登州百姓被孔有德屠杀一空,尸体填满了城壕,堵塞了河流,百姓的血飘起了店铺的招牌,而孔有德则带着登州城里劫掠来的三千多匹战马、二十多门红衣大炮、三百多门西洋炮和无数火器金银投降了满清,换来皇太极的三十里出迎。到了后来,孔有德做的‘有德’的事就更多了,随着满清第一刽子手多铎一路南下,先后参与制造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臭名昭著的大屠杀,仅是扬州就杀了八十多万人,用数百万同胞的鲜血换来定南王的王爵。不过在广西桂林的时候,孔有德的报应到了,曾是张献忠部将、先叛而后忠的李定国率明朝残军攻破了桂林城,孔有德被挫骨扬灰,连一点血肉残块都找不到,全家除了孔四贞逃走外,全部被明军所杀。到了后来,孔四贞被孔有德的部将送到北京,孔有德夫妇的惨死,令孝庄皇太后深为感触,她收养了尚未成年的孔四贞,并认之为义女,封和硕公主。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1-50

花侠·吕四娘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9

花侠·吕四娘:清朝著名女剑客。
雍正年间,湖南秀才曾静因不满清廷统治,上书陕西总督岳钟祺(岳飞的后裔)策动反清。事后,雍正就此事大做文章,对案犯严加审讯,广肆株连,由此引出浙江文士吕留良文字狱案。曾静等人锒铛入狱,后被满门抄斩,吕留良一家也未能幸免。吕留良之孙女吕四娘因在安徽乳娘家中,幸免于难。年仅十三岁的吕四娘秉性刚强,得知其全家祖孙三代惨遭杀害,悲愤填膺,当即刺破手指,血书「不杀雍正,死不瞑目」八个大字。于是只身北上京城,决心替全家报仇。途中巧逢高僧甘凤池,四娘拜之为师。甘授吕四娘飞檐走壁及刀剑武艺。


之后,吕四娘辗转进京,设计潜入乾清宫,刺杀雍正,削下头颅,提首级而去。民间又盛传雍正大葬时只得以金铸头代之,葬于河北省易州泰陵地宫。
她杀了雍正噢。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1-50

花婢·冯小怜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50

花婢·冯小怜:北齐后主高纬妃,玉体横陈,天生尤物。
冯小怜排名是紧跟在古代四大美女之后的噢~


冯小怜是北齐后主高纬的淑妃,原是皇后穆黄花身边的侍女,后跃上枝头作凤凰,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她的娇媚与荒唐,使北齐帝国遭到覆亡的命运。
据说冯小怜更有一种天生的本钱。她的玉体曲线玲成,凹凸有致,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软如一团棉花,暖似一团烈火;在夏天褥暑炙人的时候,则坚如玉琢,凉若冰块。或抱、或枕、或抚擦、或亲吻,无不婉转承欢,是一个天生的尤物,是她很快便获得独一无二专宠的主要本钱。
除了历朝历代常见的盖豪华宫殿,艳舞狂欢,彻底不歇,铺张浪费之外,齐后主高纬就连与大臣们议事的时候,也常常让冯小怜腻在怀里或把她放在膝上,使议事的大臣常常羞得满脸通红,话说得语无伦次,无功而返。
“独乐不如众乐乐”,北齐后主高纬真是天真得可以。他认为像冯小怜这样可爱的人,只有他一个人来独享她的美艳风情,未免暴殄天物,如能让天下的男人都能欣赏到她的天生丽质岂不是大大的美事。于是经过一番设计与安排,让冯小怜玉体横陈在隆基堂上,以千金一观的票价,让有钱的男人都来一览秀色,这又是一次滑天下之大稽的作为,使北周武帝匿笑不已。

文史风情|中国历史一百位奇女子41-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