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天书在抗战时期10块大洋盗卖,几经辗转,如今成美国镇馆之宝


在美国华盛顿的赛克勒美术馆,有一幅镇馆之宝,它来自中国长沙东郊子弹库的楚墓。这幅现今世界上唯一被发现的一件战国帛书,是怎样辗转流落到美国?还有一段曲折的历史。

帛书近似正方形,长38.76cm,宽47cm,其上有11幅彩绘书画古卷。在他东南西北四条边上,分别描绘有春夏秋冬12个月,掌管季节变化的神童。在四边的画像上还有两篇解释性的文章,共900多个字。

在1942年9月,当时的长沙城正在处于日军的不断围攻之下。在当时在东郊一个叫子弹库的地方,盗墓贼在那里发现了一座古墓,将文物盗掘一空。这里面被盗的东西中最珍贵的两样东西,一样是一把青铜古剑,一样是一部泛黑了的帛书。

盗墓贼把这两样宝物用十个大洋的价值卖给了文物贩子。在两年之后古董商人蔡季襄在长沙将这帛书买下。随着1944年在长衡会战的失败,日军攻进了长沙。蔡季襄不得不带着帛书和家眷逃离长沙。在颠沛之中,他对这个帛书进行了考证研究。在1945年的时候还印刷成书出版发行,上面写明了这帛书出土的准确位置。

据他考证,这个东西是距今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所用的古书籍。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战国帛书,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和考古价值。

在抗战胜利后,蔡季襄在上海遇到了美国商人柯强。这个人对中国古董比较热爱。见到帛书后,愿意用1万美金收购,他先付1000美元定金,等到他在美国出手之后再把余下的钱付给他,蔡季襄同意了柯强的这个建议。 图为:破解部分帛书之谜的考古学家李学勤

再三嘱咐他,要保护这个文物。不过,从1949年之后蔡季襄与柯强就断绝了一切联系。15年后,柯强把这本帛书以10万美元的高价出售给了收藏家戴润斋,后来几经转手便以50万的美金,最后落到了美国富豪塞克勒的手上。 被他放入了自己的美术馆内,成为了该馆的镇馆之宝,迄今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图为:帛书上的伏羲两字

帛书内容共分三部分分,即天象、灾变、四时运转和月令禁忌,其内容丰富庞杂,不仅载录了楚地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而且还包含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方面的思想。在文字四周绘有12个怪异神像,帛书四角有用青红白黑四色描绘的树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