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醒脾升陷汤——脾虚至极,气下陷,小便不禁


​之前介绍过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的一个方子。大气下陷的系列内容可以参考下面四篇文章:






大气下陷和中气下陷

提起脾气虚极下陷,脾属中焦,就不得不再说说中气下陷和大气下陷。

之前在气短不足以息,是“大气下陷”还是“中气下陷”我们再来看一看中聊过中气下陷和大气下陷的关系。对于二者的关系以及补中益气汤和升陷汤,张锡纯也做出过解释。中气也有下陷之时,但不如大气下陷严重危险。诊病案例中也有因中气下陷,泄泻日久,或转致大气下陷的情况,可仿补中益气汤之意,将升陷汤去知母加白术。如果只是大气下陷,而中气不下陷,白术也可以不用,如果患者气分有郁结,黄芪白术并用,易生胀满。

张锡纯醒脾升陷汤——脾虚至极,气下陷,小便不禁

醒脾升陷汤

醒脾升陷汤用于脾气虚极下陷,小便不禁的情况。脾气虚常见的症状有饮食减少、腹胀食后严重,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浮肿等。

为避免见方试药,仅列出醒脾升陷汤组成:黄芪、白术、 桑寄生、川续断、萸肉(去净核)、龙骨(捣)、牡蛎( 捣)、川萆薢、炙甘草。

如上张锡纯提到的,醒脾升陷汤在升陷汤基础上去知母加白术。黄芪、白术、甘草升补脾气,黄芪同桑寄生、续断升补肝气,龙骨、牡蛎、萸肉、萆薢固涩小肠。黄芪与桑寄生同用可克填补大气。人胸中大气旺,自然不下陷。

张锡纯醒脾升陷汤——脾虚至极,气下陷,小便不禁

方中药味问答

黄芪,我们知道是补气要药,作为补肺脾气之药,但为什么又能补肝气了呢?张锡纯是这么说的∶肝五行属木,对应的是春天,肝气温而性喜条达。黄芪性温而升,与肝同气相求以达到补肝的目的。张锡纯在临床上,凡遇肝气虚弱,不能条达,一切补肝之药不效的患者,重用黄芪以之为主,加少量反佐理气药,见效非常快。

若问桑寄生为补肝肾之药为什么放在方中补胸中的大气?张锡纯的解释是∶桑寄生根不着土,寄生在树上,最善吸空中之气生长,这与胸中大气非常相似。胸中大气悬于胸中,能吸摄全身气化,两者实为同类。很多人补肝肾,多服久服胸中会觉满闷,其原因是胸中大气不虚,所以不受桑寄生的补力。《神农本草经》中有桑寄生治痈肿,然而痈肿初起,服之必无效,只有痈肿溃后,生肌不速,用之甚效。如此而言,与黄芪主痈疽败证相同,性和黄芪相近。

张锡纯醒脾升陷汤——脾虚至极,气下陷,小便不禁

萆薢多用作治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等为主症的淋证。淋证以通利为主,是因为取萆能利小便。方中对应的症状是小便不禁,不禁是不停,为什么选用萆薢这个利小便的药呢?萆薢到底是用来固小便的还是利小便的?张锡纯的回答是∶萆薢为固涩下焦之要药,能治失溺,《名医别录》中有萆薢可治:“伤中恚怒。阴痿失溺……”

医生有因古方“萆解厘清饮”,遂误认萆薢是利小便要药,多用于小便不利、淋涩诸证。张锡纯表示自己曾见过有用萆薢利小便,而转为癃闭的。癃闭是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严重的出现以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疾病。还有以治淋证,竟致小便滴沥不通的。萆薢厘清饮中的萆薢,原治小便频数,尿出旋白如油,是下焦虚寒气化不固之证,这一点从缩小便用的益智仁,温下焦的乌药,可知用意。

张锡纯醒脾升陷汤——脾虚至极,气下陷,小便不禁

张锡纯醒脾升陷汤——脾虚至极,气下陷,小便不禁


Crea重在分享中医知识,不建议大家单纯靠文章内容来诊断病情。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学中医,通过努力成为保障自己和家人健康的第一道保障。

分享养生知识、探讨健康哲学、共享轻悦人生,欢迎点赞关注回看往期文章。^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