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古代的世界,分為東方與西方

西方的人因為宗教的不同而戰爭

東方的人因為農耕與遊牧而戰爭

草原之上,遊牧民族逐豐美的水草而飄遊

田壟之間,農耕民族必須守住自己的土地

所以,築牆

城池有城池的牆

國家有國家的牆——萬里長城

它東起渤海,經燕山、陰山直到祁連山

這道橫亙千山萬水的牆

不是所有的時候都管用

儘管如此

兩千多年以來

牆的北側

曾經先後有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

不斷上演著興起與衰落的大戲

牆的南側

我們還是我們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一套完整的戰略防禦系統

豈是一牆之隔

整套工程浩如煙海

除了綿延山川的長城

戍邊軍民又修築古堡

軍事化的生活讓防禦有了縱深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位於太行山西北麓

古稱蔚州,歷史悠久

商周時期,蔚縣為代國

秦二十六年(前221年),實行郡縣制,蔚縣稱代郡

14世紀,朱元璋趕走蒙元政權後

制定了扼守邊關的軍事策略

修築長城,同時在塞上地區建造城堡

朱棣五次親征漠北

逐漸制定了“以軍屯邊”的邊疆戰略

屯軍平時為耕、戰時為兵,兵馬糧草自給自足

大量民堡興建,明朝政府對此非常鼓勵

蔚縣的許多村落都變成了一個個小城堡

到了明末,蔚縣形成“八百莊堡”之說

三里一村,五里一堡,村村堡堡星羅棋佈

隨著滿清入關,蔚縣軍堡也失去戰略意義

逐步衰落至今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西古堡

位於河北省蔚縣暖泉鎮內

古堡集古城堡與古戲樓、寺院、宅院於一體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西古堡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一1566年)

明末清初續建

是古蔚州“八百莊堡”中最獨特、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古堡甕城形制結構別具一格

古式宅院,呈明清民居建築風格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初建時僅有一南門(明代不建北門)

清初順治年間新建北門

並在南北門增建二座甕城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村內現存的古民居院落約180座

民居大多為磚木結構

青條基石,白灰砌青磚牆

房頂起脊,安制吻獸、覆青板瓦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站在堡門樓舉目觀望

四周水田纏繞,鬱鬱蔥蔥、村裡青磚灰瓦

極盡“小屋平頭墟里落,炊煙起處是人間”之古樸美

整座西古堡村,每條街巷每片民居

雖歷經百年風雨飄泊,風采依舊

基本保留了明、清時期的歷史風貌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北官堡

始建於明代初期,已有近700年的歷史

是暖泉古鎮“三堡”中規模最大的一個

現存比較完好的高大歇山式堡門樓

堡內的盧家小堡與北官堡形成“堡套堡”特色

古老文化遺存“打樹花”發源於此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西古堡和北官堡


蔚縣的位置


拍攝時間:2019年9月22日

拍攝地點:河北省·蔚縣

如果喜歡,歡迎轉發

製作:枉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