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柳州市网信办、微评柳州与柳州市各企业联合推出“柳州,父辈的旗帜”系列报道,展现柳州市产业工人、一线员工创业精神代代相传的风貌,同时评选出十个荣誉家庭。

今天推出: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柳州铁路局,是曾经极少非省会(首府)命名的铁路局。因它的存在,一条条铁轨就像动脉一样在柳州相连,让柳州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铁路运输的重要节点。

1936年,途经柳州 “湘桂铁路”开始修建,这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广西区内最早建成的国家铁路。经过80年的发展,柳州已经集合了黔桂线、焦柳线等多条铁路动脉,火车司机们驾驶着机车运载着南来北往的旅客,或是生产生活所需的辎重在铁轨上飞驰。

担负驾车途经柳州的司机们,大部分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机务段的职工。欧光华一家就是柳州机务段一个火车家庭,三代人经历从抗美援朝支前,到如今动车组飞驰的柳州铁路事业的变迁。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欧光华和欧佳宇在欧光华曾工作过的东风4型机车前合影。

爸爸参与修造的车站和铁轨

欧光华的父亲欧庭学是一名铁道兵,曾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为志愿军修筑铁路。战争结束回国后,辗转在贵州麻尾架铁路桥、广西凭祥修建机车维修所。1976年欧光华的父亲来到柳州修建融安机务段(编者注:最后与柳州机务段合并),并在柳州安下了家。

当时11岁的欧光华跟着父亲来到一片荒芜的融安场站,见证父亲欧庭学和工友们一起艰苦奋斗,让融安机务段从无到有,拔地而起的过程。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资料图:曾经的融安机务段。

“当时很艰苦,厂区的道路都是我父亲那一辈的职工亲自修的,每天工作都是灰头土脸的,一家5口人也只能挤在一个小平房内生活,到我1982年上班的时候都得去马路上种树。”欧光华说道。

尽管艰苦,在融安机务段长大,在铁路子弟学校上学的欧光华,对铁路建立起深厚且亲切的感情。1983年,欧光华抓住当时铁路系统招工的机会,进入司机学校,正式开始火车司机的生涯。

中国的火车牵引动力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动车组等多个阶段的发展。1975年新成立的融安机务段就跳过蒸汽机车,成为广西首个配属内燃机车的单位,工作第一站就是融安机务段的欧光华也是当时广西为数不多的内燃机车司机。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1975年配属融安机务段的同型东风型内燃机车。

工作天天都要“吸烟”

在40年前,驾驶火车的环境比现在严苛得多,油污噪音是工作中的标配。于是火车司机里也有了“远看捡破烂,近看机务段。”的调侃。

而融安机务段所负责的焦柳线柳州段的环境则更为艰苦,在这里开车除了需要忍受噪音油污,还需要“吸烟”。在融安至三江的线路中,有多个陡坡,其中的彭莫山隧道就是其中之一,单凭一个火车头的动力难以拉动满载的火车,于是就在陡坡附近配备送坡的火车头,帮助列车爬坡。

因当时彭莫山隧道中没有排烟装置,车头内燃机车柴油燃烧产生浓烟会直接充满隧道,在车尾助推的送坡司机们就必须忍受浓烟倒灌的“折磨”,出乘就得“吸烟”。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行驶在平坦铁轨上的东风4型机车就已经排出浓烟,爬坡时浓烟更甚。

“当时还没有防毒面具之类,只能将白毛巾绑在脸上,每次下班满脸油污,毛巾都黑透了。”当年负责送坡的欧光华对此情形印象十分深刻。

在东风和东风4型机车这样严苛的环境下,欧光华一坚持就是10年,经历的副司机、司机和司机长多个职位,一直到1995年从一线退下,成为一位调度员,但也没闲下来。

“铁轨是条单行线,不存在变换车道超车的说法,如果有车抛锚就会引起全线延误,所以调度员根本不是大家想的闲职,他需要了解机车的方方面面。每逢机车出现非常规行车时,我只需听当值司机的描述,就可以判断机车故障的位置,指导司机解决。”欧光华说道。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欧光华回到曾经的东风4型机车的驾驶舱。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东风4型机车的驾驶舱内的绝大部分为机械仪表。

考司机比考大学难太多

1996年,融安机务段并入柳州机务段。1年后,欧光华也带着2岁的儿子欧佳宇举家到柳州市工作生活。但尽管如此,父亲给欧佳宇的印象就是一个字“忙”。

“小时候见父亲基本是隔三差五,很少见到,直到2009年之后父亲转岗了,才见得多一些。”欧佳宇说道。

与父亲一样,同在铁路大院成长学习的欧佳宇,也对铁路有着亲切的感情。在父亲的支持下,欧佳宇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火车驾驶。

“在学校时,父亲就对我很严格,毕竟驾驶火车事关上千人的生命安全。他经常考我驾驶的规章制度,一开始我几乎答不出来了,感到非常焦虑。”欧佳宇挠挠头说道。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欧光华和欧佳宇模拟正副司机的工作,图为二人进行进站手势模拟。

欧佳宇在大学埋头苦读的几年,也是柳州机务段机车电力化的几年,各型电力机车进入段内,逐步取代内燃机车。

大学毕业后,欧佳宇回到父亲的“老家”柳州机务段,成为一名火车副司机。就像上学需要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一样,在中国成为一位合格的火车司机需要经历学员、副司机、司机等数次升级。

从副司机成为一名司机的要求十分严格,除了1年的值乘经验,还需要通过多门考试。2018年中成为副司机的欧佳宇,为了备考今年的司机考试,就在书包里时刻准备有十余本考试教材。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欧佳宇背包常备中的考试书籍,但这只是考试要求的三分之一。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考试教材已经被欧佳宇翻得四周翘起。

“这些教材仅是考试内容的三分之一左右,结束出乘回到宿舍休息时就会拿书出来看。就像铁路管理规程和机车操作这两本书,随便报个页码,老司机立刻就能整页背诵,这是一项基本技能,而且是一科不过,全部重修。考司机比考大学难太多了。”欧佳宇说道。

欧佳宇刚说完,欧光华略带一丝严厉补充道:“专业是第一位的,业务水平拿不下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火车司机。我当初考试就是一次通过,希望你也是一样。”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结束出乘后的欧佳宇在阅读室准备考试。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欧佳宇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写着笔记。

儿子也有把父亲考倒的时候

父亲尽管严肃,但欧佳宇也会不时跟父亲开玩笑。欧佳宇工作后的第一型机车就是和谐电3C型电力机车,是中国自主化程度最高的大功率货运机车,比欧光华的先进不止一代。

“我经常找一些电力机车的问题问父亲,也会把他问倒,有些时候我就觉得有点成就感。”欧佳宇挺挺胸,笑着说。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欧佳宇给父亲介绍新车型上的数字显示设备。

安全一直是铁路运行最重要的一项,可以说安全压倒一切,容不得半点闪失。

“开车时必须要时刻注视前方,后台会有监控实时录像,偏头说话都会被处分罚款,容不得半点马虎。”欧佳宇说道。

尽管驾驶火车枯燥且严格,但是“95后”的欧佳宇还是不后悔当初做的选择。

“我觉得能加入到火车司机的队伍,见证铁路的发展,感觉无比的光荣。特别是想到能跟随父亲的脚步,开车通过爷爷修筑的铁路,心中就无比的激动。”欧佳宇说道。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欧佳宇和欧光华在欧佳宇现在值乘的和谐电3C型电力机车前合影。

尽管柳州铁路局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柳州仍是广西铁路货运的中心。在欧庭学、欧光华和欧佳宇等一代又一代的铁路人的努力下,柳州机务段这个80年历史的“老柳州”也依旧生机勃勃。

目前,柳州机务段现有职工4600余人,担当着东到广州、西至贵阳、北及长沙、南达南宁的乘务工作,其中动车里程1787公里、普客里程1657公里,货运里程2113公里。

微评柳州报道 记者:王以照

「柳州,父辈的旗帜」父子火车司机养成记:比考大学难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