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錦衣衛指揮使“魔頭”紀綱之死看東廠的崛起

錦衣衛是踏著明朝重臣的屍體上位的,而東廠又靠著打壓錦衣衛完成崛起——風水輪流轉

01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好,好,眾卿平身。”

遙看這“皇位”之上坐著的並不是皇帝,因為他正穿著“王”的官服。定睛一看,此人又並不是王,穿著這套官服的已經被抄家了。

從錦衣衛指揮使“魔頭”紀綱之死看東廠的崛起

這個人是誰?

02

永樂十一年,“指鹿為馬”再次上演了。注意當朝之君可不是昏庸的的秦二世,而是殺伐果斷的朱棣。

從錦衣衛指揮使“魔頭”紀綱之死看東廠的崛起

又一次,這個人和陽武侯薛祿同時看上了一個女道士。薛祿自以為資歷老、軍功大,就不加思考跟此人爭奪。奈何此人是個狠角色,靠著自己一身武力愣是給薛祿頭上砸了一個大口子。

薛祿的小算盤打錯了,不過他也不敢聲張。皇上身邊的大紅人,薛祿又怎敢多加造次?

03

時間再往前推,建文元年,朱棣以“清君側”為由發動靖難之役。

建文二年,朱棣已經率領大軍打到了德州,並且建文帝的軍隊一直是節節敗退,這次也不例外。

此時,一個年輕人正在暗處望著朱棣的軍隊,他要刺殺朱棣嗎?當然不是。

好了,隆重介紹一下,這個年輕人就是紀綱。躊躇滿志的他,正在等一個機會,朱棣的到來無疑是他實現夢想最好的跳板。

於是,他孤注一擲,瞅準正騎著快馬的朱棣,靠著過人的臂力,

愣是把朱棣的坐騎給拉住了。

從錦衣衛指揮使“魔頭”紀綱之死看東廠的崛起

朱棣此時正求賢若渴,看到如此奇人異士,自然是歡喜。後來,他還發現紀綱還不完全是個武夫,還頗有文采,於是更加寵信他。

04

錦衣衛重組,魔頭誕生

建文四年,朱棣終於攻入了應天,奪了皇位。黃袍加身,自然是朱棣想要的結果。不過,一切才剛剛開始。

正如朱元璋常跟朱允炆說的,“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朱允炆沒守好江山,這才被自己打到。於是,朱棣一上位就開始削藩。這第二件事,就是重建錦衣衛。

朱元璋創建的錦衣衛,那是來無影去無蹤,動輒殺上好幾萬人,朱元璋才得以坐穩皇位。而他的孫子朱允炆一向推行“仁柔”的政策,血腥的錦衣衛自然是不受他重視。

朱棣還就藩之前,就已經聽聞了錦衣衛的威名。而在建文帝即位後,也領教了錦衣衛的厲害。既然自己當藩王時都被它弄得提心吊膽,何不自己利用利用錦衣衛呢?

從錦衣衛指揮使“魔頭”紀綱之死看東廠的崛起

於是,朱棣開始重組錦衣衛,而且還加上個人濃重的色彩。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新錦衣衛遍佈範圍更廣(京城、地方、遊走);另一個特點就是,新錦衣衛更加殘忍,比起前任來,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一個特點好理解,這第二個特點不光是和朱棣有關,還和錦衣衛老大紀綱的性格有關。

04

“魔頭”紀綱

話說回來,當紀綱投靠朱棣後,那是無事不獻殷勤,而且是鞍前馬後,關鍵是人家還很會幹實事。你說這樣的“忠臣”,朱棣能不喜歡嗎?於是,朱棣就把錦衣衛指揮使(錦衣衛首領)的職務交給了他。

紀綱能文能武,卻又藏著一顆變態的心。沒當官之前,他不敢殺人。這下好了,當了錦衣衛老大,他可以滿足自己的“慾望了”。

建文帝不重用錦衣衛,似乎讓人忘記了朱元璋時期血腥的屠殺,而紀綱卻瞬間把人帶回了幾十年前。

朱元璋時期的十八般刑法,他一個不落全使在犯人身上,還獨創了一些變態的刑具。當年方孝孺寧死不屈,被株連“十族”,這些“後事”都是紀綱料理的。

從錦衣衛指揮使“魔頭”紀綱之死看東廠的崛起

搜取情報,紀綱可擅長,沒多久就把“十族”的名單呈給了朱棣,浩浩蕩蕩,竟有近千人之眾。朱棣沒多看,便一聲令下,“斬”。

紀綱哪肯直接就把他們給斬掉,“詔獄”那些變態的刑法,他還沒試呢。

《明史》中曾這樣記載:

時建文舊臣被株數十族,親屬受株連被殺者達數萬人,其事多由其親行。

紀綱腦子轉得快,歪點子一會就想出一個。有時候他“心情好”,就會試試他發明的新刑法。

從錦衣衛指揮使“魔頭”紀綱之死看東廠的崛起

紀綱的橫空出世,讓人們真正意識到錦衣衛的厲害。大臣們談之無不色變,後來皆是閉口不談。因為若是稍有不慎,隔牆有耳,紀綱這個“魔頭”就會讓他嚐嚐自己的厲害。

“魔頭”紀綱讓朝中上下人人自危,不過並沒有讓朱棣反感,他反而很樂意看到這樣的效果。

05

帝王的權術——朱棣設立東廠

之後,紀綱愈發膨脹,便有了開頭那幾幕。作為一個“篡位”的帝王,朱棣的政治嗅覺很敏感,他不可能沒有意識到紀綱的種種跡象。

不管紀綱有沒有不臣之心,反正錦衣衛不能一家獨大。於是,“東廠”應運而生。

和錦衣衛一樣,東廠也是直接由朱棣掌控,只不過有一點不同,東廠從上到下全是太監。

朱棣為何如此寵信太監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靖難之役中,太監出了很大的力。而且,朱棣還認為太監既已不是正常人,喪失了尊嚴,所以應該不會像大臣們那樣慾壑難填。

從錦衣衛指揮使“魔頭”紀綱之死看東廠的崛起

雖然後來事實證明朱棣的想法錯了,但在那時候,太監確實讓朱棣很滿意。由此,才會把東廠託付給太監。

東廠和錦衣衛的職責差不多,都是作為皇帝的耳目,刺探情報。剛開始,由於錦衣衛根深蒂固,東廠還不得勢,一切還得從紀綱之死說起。

06

紀綱之死

話說紀綱已經得勢,且已經有了那麼多"欺君"之舉。但是他還是不滿足,計劃著哪天真正成為皇帝。

於是,他開始在自己府裡預演。皇帝有後宮三千,紀綱就從皇宮裡“偷宮女”(朱棣下令選美,紀綱常常自己私吞一部分)。這佳麗多了,就得有人伺候,紀綱就把那些不好看的宮女當丫鬟,抓來少年閹割做太監。

如此一來,朱棣的基本配備,紀綱都有了。下一步計劃,就是挑個好日子造反了。

可是,他的小算盤打錯了,因為另一個“

魔頭”已然崛起了。

就在他像往常一樣上朝,心裡回顧著昨晚的皇帝夢的時候,御林軍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

一.

二.

三.

……

朱棣所列的條條罪狀,都直指紀綱謀反。接著,御林軍把紀綱五花大綁,投入天牢,不久便被凌遲處死。

從錦衣衛指揮使“魔頭”紀綱之死看東廠的崛起

這一切的反轉來的太快,快到紀綱還來不及思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就死了,這就是所謂的“天子之怒”吧。當年的朱元璋,現在的朱棣,對待叛徒都從不手軟。

07

“攪局者”——東廠

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大家可別忘了,特務除了錦衣衛,還有新設的東廠。

東廠是新人,技術不比錦衣衛,可論起奸詐狡猾來,東廠裡的太監可不輸錦衣衛。搞垮錦衣衛老大的,正是東廠的“小太監”。

從錦衣衛指揮使“魔頭”紀綱之死看東廠的崛起

為什麼打個引號?因為這太監原是紀綱的自己人。前文說道紀綱在自家府裡大擺皇帝架子,引進了許多小太監。

和皇帝一樣,紀綱也有著自己的心腹太監。而這名太監又被紀綱送進宮裡,作為他的耳目。慢慢地,這名小太監又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只是不懷疑)。

因為某件事,這名小太監又和紀綱反目成仇,又被東廠相中,派去府裡做臥底(另一說:這個太監本來就是東廠安插在紀綱身邊的臥底,史書上並無明確記載,以上僅為可能性最大的推測)。

不論這個太監來歷如何,反正此時他已經掌握了紀綱的罪狀,接著只需要去舉報了。

可紀綱是什麼人,權傾朝野,事辦不成搞不好還會死於非命。這個時候,東廠的幾個機密太監已經找來了他。小太監還在猶豫,東廠的刀已經架在他脖子上了,沒退路了,只能去見皇帝了。

在東廠的暗示下,他又刻意誇大了紀綱的罪行。朱棣又問了問幾位東廠裡的心腹,他們又給出了確鑿的證據,包括

紀綱選美時的貓膩、平時對大臣的打壓、府邸裡的陳設圖紙以及他“招兵買馬”的謀反證據

朱棣明白,紀綱確實想反了,於是便有了紀綱被擒的一幕。

08

東廠的落寞與強勢

當初朱棣設立東廠,本意是權衡錦衣衛的勢力,也就是說,東廠應該是和錦衣衛是平起平坐的。但是,東廠在誕生之初,可是被錦衣衛狠狠打壓的。

從錦衣衛指揮使“魔頭”紀綱之死看東廠的崛起

原因之一是東廠剛開始的主要職責是尋找建文帝,而錦衣衛是根正苗紅的特務。

原因之二是東廠根基不深,做特務時間不長,而且都是太監。

原因之三是紀綱不只當錦衣衛指揮使,還是都指揮僉使,東廠的人無非只是朱棣比較信任的太監。

論起權力和威望或是能力,東廠都是遠遠比不上錦衣衛的。

因此,這群太監見到紀綱都是點頭哈腰的。不過,哪有人甘於一輩子示弱的,就算是太監也是如此。

站得越高,就摔得越慘。”東廠可明白這句話的真諦。所以,就在紀綱下臺以後,東廠就開始不遺餘力地打擊錦衣衛。

從錦衣衛指揮使“魔頭”紀綱之死看東廠的崛起

不僅紀綱的家被抄了,與他親近的幾個小頭目也一併被東廠處理了,錦衣衛開始一蹶不振。

儘管後來,紀綱與紀綱不和的錦衣衛得到了提拔,然而他們始終無法得到朱棣的信任。反而,觀之東廠,他們得勢以後立馬“原形畢露”

論起折磨人來,這群太監可不比正常人差,“詔獄”也經常被其“推陳出新”。而且,太監當起特務來,可絲毫不遜色於錦衣衛。

09

東廠崛起,錦衣衛不再鐵血

當年東廠廠公見到紀綱點頭哈腰的場面已經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就連錦衣衛指揮使見到東廠的一個小嘍囉都得打聲招呼

從錦衣衛指揮使“魔頭”紀綱之死看東廠的崛起

而且,原來東廠抓到人,都得放到錦衣衛北鎮撫司那去審問,也就是說,東廠並沒有審問犯人的權力。

可在紀綱倒臺以後,朱棣不放心錦衣衛了,每次審案都得放幾個東廠番子一同聽審。

不光如此,很多本來是錦衣衛該乾的事,都被東廠搶了去。錦衣衛想幹什麼事,都得先去知會一下東廠的人

手握如此“重權”,東廠的野心愈發膨脹,雖然做不了皇帝,但是“致富”還是可以的。於是,就有了官員為自保,不惜花重金賄賂東廠的一幕。

從此,一個只屬於明朝的“宦官時代”也正式到來。

從錦衣衛指揮使“魔頭”紀綱之死看東廠的崛起

若是朱元璋泉下有知,不知會是怎樣一番感想

《明成祖實錄》

《明史》

《錦衣衛》

《明書》

《錦衣衛與東廠》

注:第七部分史書並未有明確記載,有藝術加工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