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債補血+業務調整 正奇金融雙線化解債務難題

本報記者 石健 北京報道

近日,金融服務提供商正奇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正奇金融”)動作頻頻。一是正謀求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中期票據,擬募集5億元,用以償還子公司有息債務;二是香港證監會正式批准正奇金融旗下的正奇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奇國際資管”)1、4、9號牌照申請。而此前,正奇金融已經遭遇一系列問題,如招股書失效、自身債務壓力較大、旗下業務存在逾期等情況。

兩個新動作,是否顯示正奇金融朝新領域轉型?對於在香港拿資管牌照,是否意味著會轉向衝擊港股IPO?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向正奇金融發送採訪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債務代償VS業務承壓

今年9月,正奇金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2019年第一期公司債券。記者注意到,這是繼2015年之後,時隔4年正奇金融再次公開發行公司債券。而不到兩個月內,正奇金融再次發債。根據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系統11月13日公告顯示,正奇金融提交了2019年第二期中期票據註冊材料,該期票據註冊規模為10億元,首次擬募資5億元,期限3年,項目狀態顯示“預評中”。

根據招募書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正奇金融有息債務餘額為101.52億元。其中,短期借款29.24億元,長期借款50.75億元,應付債券2.99億元,長期應付款中有息部分11.32億元,以及其他應付款中有息部分7.21億元。而結合聯想控股此前發佈的年報來看,短期借款也有激增的趨勢。2017年末,該公司短期借款為19.08億元;2018年末,短期借款擴大至33.12億元,同比增幅達73.58%;而僅2019年上半年,短期借款就已有29.24億元,逼近上年全年數值。對此,記者注意到正奇金融在招募書如此表述,自身短期應償債金額較大,將通過收回發放的貸款回收現金,向控股股東聯想控股尋求臨時性的流動性支持,以及通過商業銀行借款籌集短期資金,用於償還短期債務。

那麼,上述的債務已經投入於正奇金融哪些業務呢?通過此前年報數據分析來看,債務代償的壓力來自於貸款業務和擔保業務。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6月末,正奇金融對外發放的貸款業務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2.1億元、2.99億元、3.53億元和3.05億元,不良率分別為4.36%、6.06%、7.04%和7.31%;擔保業務應收代償款餘額分別為1.51億元、1.46億元、1.36億元和1.58億元,當期擔保代償率分別為 4.92%、4.29%、1.10%和2.87%。

根據天眼查平臺顯示,正奇金融提供融資服務的客戶中不斷有擔保代償或者貸款違約現象發生。其中,正奇金融旗下的全資控股子公司安徽創新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涉及的追償糾紛就多達156條。而正奇金融旗下兩家小貸公司合肥市國正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深圳市誠正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今年曾深陷盛運環保(300090.SZ)超40億元債務逾期案。根據訴訟情況來看,至今仍然懸而未決。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擔保代償或者貸款違約現象所引發的訴訟多數已經進入二審或者執行環節,但是存在一定的執行難問題。對此,正奇金融如何化解上述資金壓力?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相關回復。

正奇金融在募集說明書中表示,未來如果自身提供融資服務的中小企業持續出現信用違約情況,公司盈利能力將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1~6月,該公司實現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23.02億元、24.22億元和8.26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8.04億元、7.2億元和1.52億元。

業務調整有哪些新動向?

雖然受到債務、業務的壓力,但是正奇金融最近又有新動作。10月16日,正奇金融對外公佈,香港證監會正式批准正奇國際資管相關牌照申請。正奇金融表示,這意味著正奇國際資管正式成為香港金融市場合規持牌機構,將在香港證監會的監管框架內,主動服務、管理客戶資產,積極幫助客戶參與國際投融資業務。正奇國際資管作為正奇金融的全資子公司,1、4、9號牌照的獲批,將為正奇金融拓展境外業務、為境內外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服務助力。

正奇金融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監管架構的成熟度、公開交易市場的完善性及金融產品的豐富性等方面,均處於國際金融市場前列。香港證監會頒發的1、4、9號牌照歷來被有志於提供全球化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重視。正式獲得上述牌照,意味著正奇國際資管的管理能力、專業能力、合規運營能力都滿足了香港證監會的嚴格監管標準。

一直以來,正奇金融都熱衷於金融牌照。此前,正奇金融已經擁有小貸、典當、融資租賃、資管公司等多張金融牌照。而就在申請香港資管牌照之前,正奇金融一直在衝擊港股IPO。2018年11月30日,正奇金融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擬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但在2019年5月末,申請上市狀態變更為“失效”,正奇金融上市未能順利過關。對於此次再次開拓香港金融市場,是為了便於境內業務的開展還是謀求在港業務,或是為再次衝擊港股IPO做準備?針對上述問題,記者也在採訪函中提及,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另外,記者在天眼查平臺查詢發現,11月4日,安徽正奇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奇租賃”)發生經營範圍變更,新增醫療器械銷售。正奇租賃成立於2012年11月,註冊資本10億元,經營範圍包括:融資租賃、租賃財產購買等。該公司由正奇金融全資持股,而後者的大股東為聯想控股,持股比例82.52%。據正奇金融官網顯示,正奇租賃主要定位於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租賃服務,截至2018年12月末,公司累計為2300家客戶提供融資支持達140億元。

可是,這項被看好的業務資金也緊張。根據之前提及的招募書顯示,正奇金融子公司正奇租賃和孫公司正奇(天津)租賃向包括華夏銀行、北京銀行、浦發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累計借款102.27億元,這些借款將從2020年開始陸續到期。而正奇金融此次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債,正是計劃將募得資金部分用於償還上述部分借款。

根據天眼查平臺顯示,正奇金融成立於2012年10月,註冊資本33.23億元。成立後經業務規模擴展,先後設立安徽創新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安徽省金豐典當有限公司、合肥市國正科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等15家子公司,主要開展融資擔保、典當、小額貸款、融資租賃、商業保理、供應鏈管理和股權管理等業務。此外,正奇金融還對外投資了92家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央行同相關部門起草了《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對於金控公司而言,未來管理將日趨嚴格,尤其涉及限制金控公司跨業、跨境、跨機構風險在集團內部傳遞或外溢。對於正奇金融而言,融資成本在增加,短期借款又會導致融資成本的增加。正奇金融如何應對進一步的嚴監管,本報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