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的核心優勢究竟是什麼 管理 經營 科技?可能全錯了

關於中國平安,我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過去兩年中發過幾個帖子向大家求教,但是沒有人回應。

在平安破位之際,再發一次求教貼。

慣常我們提到平安的優勢的時候,經常說的是它的經營、管理與科技等等,但是對於一個企業來講,這些並非最重要的。對任何企業,最重要的都是無米之炊的那個米,即銷售,或者說銷售收入。

與銀行相比,保險的同質性更強:

1,銀行業務是可以做出一定差異化的,比如某些基金由某些銀行代銷,另外的銀行沒有。保險公司就沒有這方面的優勢。

2,銀行可以破產,之後儲戶只能拿回存款保險範圍之內的資產,保險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所以,問題是,相對於同業,客戶為什麼選擇我,而不選擇別人。對於招商銀行,這個問題我們是清楚的。

但是對於中國平安,這個問題我不清楚,而且我從未發現網上有人深入討論。如果這個問題都沒搞明白,談價值投資有點奢侈了。其實對於平安來講,這個問題更嚴峻,因為保險的同質化比銀行嚴重得多。

客戶為什麼會選擇平安?因為它的名氣大?因為它的客戶代表厲害?……這種優勢可持續嗎?相對於相知多年值得託付的中國人壽,這種優勢穩固嗎?平安產品在價格上是沒有優勢的,比同業貴。

經營、管理與科技,這是券商對平安優勢的描述,被很多人接受。但這可以解釋平安業務的良性發展,卻解釋不了平安成長的根?即:大家為啥去買平安的保險。

如果失去了保險的根基,那平安不過是吃老本而已。所以這個問題非常好。

在評論區,有則回覆或許值得參考:

評論一:看前面的人還真沒說到點子上,我明確告訴你,其實就是一個詞“慣性”,基於先發優勢的“慣性”。

不要覺得奇怪,保險公司為什麼總是老三家、老七家在前面?後崛起的壽險公司也就是太平還不錯,其實也不算新公司了。中國平安1988年成立,先是做產險,那時候人保和人壽還沒有分家,業務都是坐等上門,平安人的主動出擊開拓了市場。中國大陸引進個人壽險從1994年開始,友邦受地域限制,

是平安開啟了全國的個人壽險銷售高潮。

不要小看這個慣性,後面的公司追趕很難。

“慣性”首先體現在客戶端,保險產品的複雜性對老百姓造成了分辨困難,先入為主加上強大的售後隊伍,保費一交就是十年、二十年(這是與銀行的重大區別),就讓一家人幾乎綁定了平安。

“慣性”還體現在銷售端,迅速建立的業務員隊伍和職級晉升利益捆綁(這個又是與銀行的重大區別),使得業務員由主管、部經理、總監、高級總監一路升上去,就有了“自己”的幾十、幾百,甚至上千人的“隊伍”,這個隊伍給資深業務員每年帶來的管理利益可以有千萬元之多。那這個銷售的驅動慣性就使得銷售隊伍的滾雪球能力超強。後來的公司很難超越。

當然,現在這種銷售模式的高投入也導致近兩年平安的新單增長困難(高投入必然使得產品很難有降價空間),進入瓶頸。這也是今年以來,平安股價蒙上的一層陰影。畢竟,靠一種模式不能永遠領先,
儘管綜合金融、科技創新一直在探索,但平安的保險銷售核心未變,核心的進化還沒有出現。

留言二:平安有規模優勢,有客戶優勢,有科技平臺優勢,有範圍經濟。比如我是平安銀行辦業務,就會一起在平安買保險,不會特意去人壽買保險,不會捨近求遠。

很多人看不懂平安,是因為不懂。平安保險的資金購買了很多優質資產,比如平安麼的10買的是汽車之家,人壽的10億買的是樂視。看起來賬面價值都是10億,但含金量是不一樣的。

寫在最後:

一年五倍者如過江之鯽,五年一倍者寥如晨星。點擊頭像,關注確幸股票APP,分享全球明星股的成長紅利。在確幸股票,做更確定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