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唐宋,历史政治和书法艺术重要资料,河北省大名县五礼记碑

 五礼记碑俗称五礼碑,位于河北省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因碑文所刻系宋徽宗(赵佶)于大观二年(1108年)所作《五礼新议》,故又称“御制大观五礼之记”碑。该碑刻立于唐开成五年(840年),原为唐魏博节度使何进滔碑,由柳公权撰并书丹。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研究唐宋,历史政治和书法艺术重要资料,河北省大名县五礼记碑

宋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为了维护何巩固其统治地位,把吉礼、宾礼、嘉礼、军礼、凶礼等五礼作为一代之制,写有“五礼新议,并传诏各地官府刻石立碑颁于天下奉行,其不奉行者论罪。政和七年(1117年),大名府尹梁子美在北京(今大名)立碑,因无碑石,毁唐何进滔德政碑,将其唐代碑文磨掉,改刻为“五礼记碑”,侧面仍残存柳公权字迹。

研究唐宋,历史政治和书法艺术重要资料,河北省大名县五礼记碑

此碑形体庞大,为石灰石质结构,自下而上,由基石、龟趺、碑身、碑额四个部分累叠而成,通高11.95米,宽3.04米,厚1.13米,重140.3吨。碑首精雕八条巨龙,碑额阳面正中为宋徽宗篆额"御制大观五礼之记"双行八字,碑身两侧为柳公权墨迹,碑阴刻唐"何进滔德政碑",碑文改刻为"御制五礼记碑文",因而称"唐宋碑"。梁磨碑时,可能是因碑楼掩盖,两侧柳公权写的字才保留下来。历经千年的侵蚀,这些剩下不多的字迹,仍可辨出刚劲秀丽的柳体风格。

研究唐宋,历史政治和书法艺术重要资料,河北省大名县五礼记碑

古碑经历两代帝王的兴建,保存着两代手法名家的真迹,是研究唐、宋时期历史、政治和书法艺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据考证五礼记碑为我国现存最高、最大的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