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港股“追星”

紅刊財經 李壯

因第三季度業績增速低於市場預期,騰訊連著兩日小幅微跌,緊接著股價就被追平,之後還略有上漲。

騰訊股價跌不下去,原因至少有兩點:一是市場發現騰訊有體量不小的收入沒反映在財報中;二是騰訊在業務層面尤其是核心業務,“剋制”業績釋放的“印記”也被“發現”。那麼,股價的下跌更多是創造了非理性的“價差”,之後迴歸則是理性資金就勢加倉。

到港股“追星”

幾乎和每位國人都建立起“牢固關係”的騰訊,市場期待她能多釋放一點業績,然後給她更高估值。如果她不這麼做,投資者除了等待也別無辦法。但從11月26日起,投資者對騰訊的“獨苗之選”會變成“二選一”。因為阿里巴巴會在這一天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

截至11月22日,騰訊市值約為4073億美元,估值33倍;截至11月21日,阿里市值約為4942億美元,估值22倍,兩家公司估值相差並不大。那麼,媒體熱炒的話題——騰訊和阿里誰更值得投資,應該變成“這兩家優秀公司你更喜歡誰”?

阿里迴歸,成就了港股市場的“雙星照耀”,這會吸引更多投資人到港股“追星”。

不只是阿里迴歸,未來或許還有更多的中概股回來。美國當地時間11月14日,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在向美國國會提交的年度報告中建議:禁止VIE(協議控制)架構的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這份“建議”沒具體指出是針對新上市公司,還是包括已上市公司。如果“建議”包括了已上市的中國公司且最終被採納,那麼拼多多、百度和新浪等一大批中國公司都要回來。

當大批中概股像阿里一樣先回港股,再等著A股的“召喚”,那會是怎樣的盛況!

2019年11月23日

(本文已刊發於11月23日的《紅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