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勸你配置固定收益(保本)理財產品要慎重

真心勸你配置固定收益(保本)理財產品要慎重

前兩天我們講了一個話題:市場上到底還有哪些保本的理財產品?有不少朋友私信問我一些具體問題,說明確實有很多人喜歡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因為在大部分人眼中,固定收益產品就是保本保息,又安全又有旱澇保收的利息。可是,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真的有看起來那麼美好嗎?

絕大部分的固定收益產品的底層資產都是債權類資產,也就是融資項目包括國債、地方債、企業債、公司債、銀行間債等等。你想啊,只有別人找你借錢,才能還本付息,當然,前提是這個借款人各方面都能保持正常,才能正常還你錢、給你利息。

所以,在投資固定收益產品時,一定要仔細看看它的底層資產,千萬別看走眼了。

但是,隨著目前的經濟增速下行,好的底層資產越來越難找了。整體經濟大環境不好,借錢的人借你的錢去賺錢的難度也在加大,即使賺錢,利潤也沒有以前那麼高了,所以不可能付給你太高的利息。一不小心還有可能虧錢,這時候如果沒有別的擔保或者保障,恐怕連本金都還不了你。

這個道理跟我們借錢給朋友一樣,朋友找你借錢做生意,肯定是希望賺錢,但是,做生意嘛,總是有虧又賺,萬一虧了,你就是天天上門催債,威脅說你要不還錢咱就斷交,恐怕這個也沒用,照樣不一定能還你錢。

真心勸你配置固定收益(保本)理財產品要慎重

那什麼樣的底層資產才是好資產呢?

第一、純粹的信用融資不是好資產


所謂信用融資,就是沒有抵押品,純粹靠信用借錢。尤其是一些政府項目,用政府信用作為擔保。在中國目前的體制下,政府破產的可能性倒是幾乎為零。但是,政府同樣會出現延期兌付,甚至是違約。因此,一般信用融資項目不要碰,即使是政府項目,也要判斷政府的信用質量。尤其是那些經濟欠發達的三四五六線城市,一定要謹慎!


第二點,看不清楚底層資產的不要做


市場上很多融資項目,包裝得很好看,各種高大上外表,設計得非常複雜,股權也是層層交叉,完全看不清楚底層資產到底是什麼,這樣的項目最好不要碰。


任何固定收益產品的發行,無論如何包裝,我們都應該要清楚看到底層資產的真實狀態,並且股東結構、實際控制人要清清楚楚,不能有任何的含糊,相關協議合同也要非常的齊全。


第三、優質的底層資產,一般都是容易估值、變現能力強。


通常來說,金融資產變現能力比固定資產好;規模越小的資產變現能力越好。

除了仔細審查底層資產之外,同樣重要的是要嚴格審核融資方的資質。一定要看融資方的各方面實力以及過往的信用是否值得信任。

最後就是要看發行機構是否正規,必須是正規的金融機構,像銀行、信託、保險、基金這樣的才算靠譜,那些打著什麼金融、什麼財富公司的P2P機構就不要再碰了,我們上上學堂已經提醒各位很多次了,P2P不要再碰,不要抱任何僥倖心理!
剛才我們講的是如何慎重選擇保本理財產品。我們再從概率的角度,講一講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的風險

真心勸你配置固定收益(保本)理財產品要慎重

拿信託類產品舉個例子。信託產品一般是正規的金融機構信託公司發行的,收益比一般的銀行券商固定收益理財都要高一些,目前情況下還能做到6、7%左右。風險也不算高,90%的概率都能到期兌付。

這裡要注意,是90%,不是100%!

國家這兩年一直在說要打破剛性兌付,意思是如果萬一資產出了問題,金融機構不能為了所謂聲譽,自己貼錢償付給投資用戶,虧了就是虧了,虧多少算多少,不能打腫臉充胖子。

如果不幸、萬一,你買的固定收益產品發生了這種小概率情況,只有10%,讓你給碰上了。那你虧多少呢?可能本金全都沒了,這個風險是不是比股票還高?買股票頂多虧個百分之幾十,幾乎不可能全部虧光。

這樣看來,固定收益產品的風險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小。

所以,再次提醒各位:配置固定收益的保本理財產品一定要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