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昆汀憑啥能特別得到中國粉絲關注?

如果讓中國影迷給喜愛的美國導演列個清單,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詹姆斯.卡梅隆必然榜上有名,而昆汀·塔倫蒂諾也不會沒有姓名。

儘管至今沒有一部作品正式在中國院線上映過,可不少人都因“偷偷”領教過《低俗小說》《殺死比爾》後而入坑。

昆汀·塔倫蒂諾,一直是個獨特存在。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除了修道於老天爺的精品私設課程外,他那張一點也不謙虛的廣播大嘴、行為的特立乖張,讓他在中國收穫不少擁簇。

再加上網上一度流傳姜文教昆汀說了一句中文“牛X”,而昆汀活學活用到自己電影裡的段子,豐富了大眾對其“中國文化迷人設”的好感度。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所以,自帶光環屬性的《好萊塢往事》在戛納一無所獲後,也絲毫沒有影響影迷的期待。

更在前不久,他寧可頂著誹謗李小龍罪名,也不願迎合中國市場,對電影改動一幀的決定做出,此舉更是把中國影迷的胃口吊到頂點。

盼星星盼月亮,突然的撤檔,反向助推了大眾好奇心。

但言言在滿懷期待觀影下來後發現:熟悉的昆汀式烹調下,多了很多奇怪的味道……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B級爽片期待變為絮叨的回憶

這些怪味,來源於昆汀60年代的回憶,那個他認為的,最好和最壞的時代:從好萊塢電影業衰落到電視業崛起、從經典文化到嬉皮士文化的轉變、從種族爭端到黑人平權運動高峰、越戰、曼森家族,複雜且難以調和。

這讓想要努力看懂其中奧妙的普通觀眾,最終變成熒幕背後不明所以的瞌睡臉。

《好萊塢往事》有門檻,儘管想抬腿邁一步,卻發現像人們望著中年發胖的“小李子”而疑惑,搞不清在時間線上發生了啥。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就算真正的昆汀迷,也不能get絕大部分,對於60年代美國社會、好萊塢電影史、意大利西部片、曼森家族的瞭解,只要缺了一塊,都會看得雲裡霧裡。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這些驚喜隱藏在萊昂納多的扮相里、阿爾帕西諾介紹的導演裡、布拉德皮特的夏威夷裝扮裡、電影院門口的海報裡……

致敬與戲仿、自嘲與顛覆。每過幾分鐘就會出現一個彩蛋,彩蛋的密集程度、面類之廣可謂紛繁複雜。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正因為如此,這樣的昆汀像一個街邊老頭一樣喃喃自語。

話語本身是如此寬容、溫情,說話的方式又是如此緩慢、零碎。他並不害怕你是否鼓掌,因為他本來就不打算取悅任何人,因為回憶體電影,需要瑣碎的情緒作為鋪墊。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曲高”不只代表技藝非凡,有的時候更是因為曲高之人並不想有人來“和”。

《好萊塢往事》正是這種情況,放棄CG一比一地重建街景、昏黃的好萊塢大道、琳琅滿目的“腳、腳、腳”。

如果你不是從小就穿梭於好萊塢大街小巷,你不可能get到街景重建之美,如果你不是戀足癖,你也不會覺得瑪格特·羅比把腳擔在影院座椅上能有什麼誘惑。

當然,“戀足”嫌疑在以往昆汀的電影中就暴露過。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所以,你會發現,整部電影觀影下來,幾乎沒有一條主線,在電影的前半部分,甚至沒有任何人物戲劇張力。

萊昂納多的故事線代表的是60年代好萊塢電影衰落和意大利西部片崛起;布萊德·皮特代表的是越戰老兵、嬉皮士文化的美國社會縮影;而瑪格特·羅比故事線則代表是曼森家族讓整個時代的終結。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一會兒溫情默默,一會兒詭變懸疑,到最後又血腥暴力。正是這樣的處理,讓觀眾出戏像看戲一樣分裂。

看電影前不得不知道的知識點

為什麼題材選取在60年代末?

首先,當時不滿十歲的昆汀所受的洗禮正是西部電視及B級cult典電影的影響,他的雜食口味電影正是師從於此。

二是當時美國社會運動的話題性要遠遠大於其他任何時間。期間,尼克松贏得大選、馬丁·路德·金遇刺,黑人平權運動走向暴力、美國政治受困越戰輿論。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美國各地出現了大量反傳統、反文化、反體制、反主流價值的年輕人,這些人,被稱作嬉皮士。

他們倡導的一切理念都與美國主流文化相牴觸:他們信仰禪、儒、佛教等等的東方哲學,反對戰爭,倡導男女平等,倡導種族平等,強調公民權利,反對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剝削,倡議實行性解放、宣揚毒品濫用,主張素食主義,保護全球環境等等。

放在今天來看,一些理念和價值觀,確實對社會有著某些積極意義,但是,諸如像毒品和宗教等問題,卻成為了隱藏的另一種危險。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電影的另一個話題——曼森家族,正是在這種複雜的社會形態下孕育而生的。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1969年8月9日,在曼森的示意下,臭名昭著的曼森家族四名成員造訪波蘭斯基的西耶羅路10050號住所,已有8月身孕的波蘭斯基妻子莎朗和她的三個好友被殘忍殺害,當時莎朗懇求他們讓她把孩子先生下來,但他們依然向莎朗殘忍捅了16刀。


行兇者在當晚一共殺了4個人,最慘的一人身上居然被捅了51刀,他們還用毛巾沾上莎朗的血,在牆上寫著“PIG”的單詞。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不僅如此,第二晚,曼森又自導自演了另一出謀殺案,為的是驗證自己 “黑人掌管世界”寓言,他想借由這些事件製造社會矛盾,讓本來就水火不容的種族爭端走向高潮。

正如美國作家瓊狄·迪恩所說的那樣:對於住在洛杉磯的大多數人來說,60年代在1969年8月9日突然死亡了。

查爾斯曼森和他的瘋狂嬉皮士信徒帶走了一個時代的希望。那些對於自由、對於人權、對於平等的呼聲,都被這起惡劣的事件徹底湮滅。

昆汀用曼森事件的來收尾,正是對那個他眼裡充滿天真與希望的年份的惋惜。

所以,迴歸到老本行。昆汀再次反轉歷史,利用暴力美學,像《無恥混蛋》一樣,嬉皮士再也沒能殺害任何人,非但如此,正義之狗咬掉了他們的“傢伙”,皮特把他們的臉砸爛,小李子用噴火器把他們燒焦……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雖然《好萊塢往事》在主題表達方面存在很多致命傷,但是昆汀依然是這個圈子另類的存在。

除了致敬意大利西部片導演外,在缺乏包容的時代語境下,他重新解構了英雄主義,也就是之後爭議頗多的誹謗李小龍片段。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在人物塑造上,他也另闢蹊徑,克里夫喜歡血腥瑪麗、瑞克喜歡威士忌雞尾酒、馬文·施瓦茨愛好乾邑白蘭,這些人物細節,讓觀眾從側面理解人物。


儘管線索瑣粹,昆汀並沒有偷懶,試圖以人物串聯起時代。也就是他腦中的“好萊塢往事”。

三個主演,很多雙腳,這部好萊塢絮叨回憶錄,很昆汀

枯燥不枯燥無所謂,傷腦不傷腦也並不重要,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對於喜歡他的人來說,從絮叨繁複的故事裡翻出彩蛋,正是那些真愛粉所津津樂道的事情。

正如昆汀本人在媒體採訪裡說,“

“我不奢求大部分觀眾都能對電影中每一次致敬、每一個幽默梗心領神會,但希望影片能將他們帶入一個世界。”

“這些內容並不是居高臨下地向觀眾灌輸,而是溫柔地縈繞在你腦海周邊。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多少就能瞭解一些。可以放心的把自己交給我。”


換句話說,昆汀依舊“痞”,他拍他的片,議論的事交給大眾。至於是誇是罵,日後都會成為“昆汀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