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將到來,習近平心中的“全面小康”什麼樣?

歷史的發展,總有一些關鍵的時間節點。

2020年就是這樣一個關鍵時間點。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近14億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衝刺是咬緊牙關的時候,是屏息聚力的時候,是比拼意志的時候。

那麼,習近平心中的“全面小康”什麼樣?怎樣建成“全面小康”?小編整理了相關論述,一起來學習。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目標

“小康”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

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小康”這個概念,就出自《禮記·禮運》,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使用“小康”這個概念來確立中國的發展目標,既符合中國發展實際,也容易得到最廣大人民理解和支持。

——2014年9月24日,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

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面”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如果到2020年我們在總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標,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嚴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實現了目標,即使最後宣佈實現了,也無法得到人民群眾和國際社會認可。

——2015年10月29日,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不是一個“數字遊戲”或“速度遊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一個“數字遊戲”或“速度遊戲”,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目標。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2016年12月21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的講話

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沒有民族地區的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全面小康和現代化。我們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把“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的能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9月27日,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

我們搞社會主義,就是要讓各族人民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貧困地區,特別是在深度貧困地區,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必須啃下,無論這場攻堅戰有多難打都必須打贏,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

——2018年2月10日至13日,在四川看望慰問各族幹部群眾時的講話

如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

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仍然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努力使發展達到一個新水平。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要堅定不移堅持,同時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2015年10月29日,《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

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2018年11月1日,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

依法治國作用更加重大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保障。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我們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面對的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人民群眾對法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2014年10月23日,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係人民身體健康。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一一2014年12月13日、14日,在江蘇調研時的講話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

擺脫貧困首要並不是擺脫物質的貧困,而是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貧窮並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頭腦空空,怕的是知識匱乏、精神委頓。脫貧致富不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腦袋。

——2016年7月20日,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不能一邊宣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邊生態環境質量仍然很差,這樣人民不會認可,也經不起歷史檢驗。不管有多麼艱難,都不可猶豫、不能退縮,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背水一戰的勇氣、攻城拔寨的拼勁,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2018年5月18日,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

領導幹部要勇於擔當

歷史的發展,總有一些關鍵的時間節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大幕已經拉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衝刺的艱鉅任務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肩上。衝刺是咬緊牙關的時候,是屏息聚力的時候,是比拼意志的時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進軍,每一箇中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領導幹部要勇於擔當,人民群眾要增強主人翁意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擰成一股繩,以必勝的信心、昂揚的鬥志、紮實的努力投身新的歷史進軍,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2015年12月31日,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

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底線任務:打好脫貧攻堅戰

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做好這項工作,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準”這盤棋,做到扶貧對象精準、扶貧產業精準、扶貧方式精準、扶貧成效精準。

——2017年1月24日,在河北張家口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時的講話

主體力量:我國億萬勞動群眾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億萬勞動群眾是主體力量。希望我國廣大勞動群眾以勞動模範為榜樣,愛崗敬業、勤奮工作,銳意進取、勇於創造,不斷譜寫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

——2016年4月26日,在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2年12月,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

關鍵在幹部隊伍作風

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隊伍作風。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強化作風建設,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2019年3月7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根本上靠勞動、靠勞動者創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根本上靠勞動、靠勞動者創造。因此,無論時代條件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始終重視發揮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主力軍作用。

——2015年4月28日,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講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