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支書王娟娟:帶頭髮展果蔬種植 帶出全鄉“名片”產業

“90後”女支書王娟娟:帶頭髮展果蔬種植 帶出全鄉“名片”產業

初冬時節,位於沾化區下河鄉刁家村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裡,兩排34個蔬菜大棚在冬日暖陽照耀下熠熠生輝,大棚裡種有芹菜、青椒、小油菜等蔬菜。

身懷六甲的刁家村“90後”黨支部書記王娟娟一邊“抱著”肚子,一邊向村民張俊榮講解青椒種植管理技術。“當前棚裡溫度過高,一些青椒已經出現了病情,得抓緊降溫。”說完,王娟娟馬上與專家聯繫,溝通救治辦法。

全鄉最年輕的女支書,“要給村裡帶來點新變化”

1990年出生的王娟娟大專畢業後嫁到刁家村,幹了6年村委委員,2017年12月當選為刁家村黨支部書記,成為沾化區最年輕的女支書。“年輕人不僅要有衝勁,更要有韌勁。”王娟娟清楚地記得老支書的提醒。“黨員和群眾信任我,選我當黨支部書記,我必須給村裡帶來點新變化。”王娟娟說。

下河鄉處於引黃末端,刁家村又在下河鄉的引黃最下游,水澆條件差,村民祖祖輩輩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傳統農作物,收益不高,但還是“莊稼不好年年種”。

“著急”這兩個字,王娟娟經常掛在嘴上。2018年春天開始,王娟娟帶領部分黨員和村民代表先後到壽光、章丘、青州、惠民等地參觀學習,經過多方考察,最終決定發展連片種植設施農業,上馬大棚西瓜項目。

土地、資金、技術、市場哪一關過不去,西瓜都種不成。憑著一股闖勁,王娟娟硬是將鄉親們的各種顧慮一一化解。她挨家挨戶勸說動員,流轉了土地80畝;村集體為建棚群眾提供無息補貼1萬元,2年後歸還;王娟娟和其他村“兩委”成員帶頭建大棚,帶動全村19戶報名建棚;下河鄉黨委政府為刁家村果蔬大棚配套水電路設施,並聯系大型超市,達成西瓜收購協議。2018年11月,投資80多萬元的刁家村一期25個大棚順利建起來,22000株“精品甜王”西瓜苗種到了地裡。

反對聲最大的“田把式”成了二期第一個報名建棚的人

“農民不好好種田,搞這些有什麼用?”刁家村64歲的“田把式”吳淑儉對建大棚反對聲最大,“咱們書記就是太年輕了,有點不知輕重。”

栽上瓜苗,王娟娟不僅沒有鬆勁反而更拼命了。“西瓜長好了,賣好價,掙了錢,咱才算成功。”王娟娟知道,不光建棚群眾指望著她,更有好多人在看著她。王娟娟專門從惠民縣請來技術員給村民講技術,並建立了“刁家西瓜種植技術管理”微信群,村民遇到難題可隨時在群裡提問。為了解決大棚西瓜的灌溉問題,村裡接上了自來水,大棚裡用上了滴灌技術。在沾化區農業部門幫助下,大棚全部用上了水肥一體化設施。這段時間,王娟娟天天泡在瓜棚裡,家也很少回,孩子很少管,一門心思放在西瓜種植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5月12日,“精品甜王”西瓜成熟上市,雖然因管理技術原因個頭沒長足,但憑藉沙甜多汁的口感,不足半月就被搶購一空,一個棚最少收入近萬元。這時,王娟娟略微鬆了口氣,可吳淑儉卻坐不住了。聽說村裡準備建二期大棚,吳淑儉衝到王娟娟家裡第一個報名建大棚,並且一氣要建2個。

“田把式”吳淑儉變成了“園把式”,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他種的甜椒個大、肉厚、味甜,不到1個月已賣了2萬元。“估計2個棚收入4萬元不成問題,以後就跟著王書記種大棚了。”吳淑儉高興地說。

以點到面,下河鄉鹽鹼地上建起“果蔬莊園”

當下,刁家村成立了喜小妹果蔬種植合作社,註冊了“娟娟樂道”品牌,果蔬產品搶佔高端市場,發展高效現代農業。“下一步,要試種個性西瓜,心形、方形、元寶形的都有。種完西瓜之後種菠菜,7月種豆角,一直忙活到11月,冬天套雙層膜,還可以種小蔥。”談及未來,王娟娟信心滿滿。

刁家現代農業示範園運作成功後,下河鄉藉助實施黨員“淬火工程”,先後組織各村黨支部書記分三批到濰坊青州、昌樂、濰縣、壽光等地實地考察,發動各村借鑑刁家村種植經驗,發展現代特色農業。

很快,西張、西劉、下河等8個村發動群眾190多戶,流轉土地600多畝,建設大棚240多個。鄉里分類指導,各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果蔬品種,刁家、西劉、小王、南韓村種植甜椒,西張、三興村種植西瓜,下河、大邵村種植西葫蘆,全鄉形成“四季有品、天天生鮮”的良好產業發展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