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港股市值超腾讯:5年,再造了一个阿里

阿里港股市值超腾讯:5年,再造了一个阿里

  • 作者 | GHR观察员
阿里港股市值超腾讯:5年,再造了一个阿里

阿里巴巴回港上市,超腾讯成港股“股王”

11月26日上午,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988。上市首日开盘价187港元,较176港元发售价大幅上涨6.3%,总市值破4万亿港元,超腾讯的3.25万成为新的港股“股王”。

阿里港股市值超腾讯:5年,再造了一个阿里

马云还在遥远的非洲,没有现身敲钟现场,而是董事局主席张勇、副主席蔡崇信、独立董事董建华以及部分香港人士出现在会场。

张勇在上市仪式上说,对于阿里巴巴来说,今天非常重要,终于回家了。

确实,阿里和港交所“分分合合”十几年,终于在2019年下半年修成正果。

2007年,阿里将旗下B2B业务在香港上市,以募资116亿港元的融资规模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公司之最。

2012年,阿里从港交所退市,次年阿里寻求集团整体上市,又第一时间把目光放到了港交所。

但因为不支持阿里“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只得作罢,这也成为港交所痛定思痛、锐意改革的重要原因。

2014年,阿里选择在纽交所上市,募资250亿美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IPO。马云和他的团队依然表示:


“如果条件允许,香港,我们一定会回来。”

阿里港股市值超腾讯:5年,再造了一个阿里

阿里港股市值超腾讯:5年,再造了一个阿里

阿里为什么要回港上市?

阿里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到香港上市?观察员认为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上市就要募资,阿里巴巴现在肯定是不缺钱的。根据阿里最近的财报,目前账上现金还有2341亿元,还有上千亿的经营性现金流。

虽然不缺钱,但也没到“富得流油”的地步。

虽然阿里动物园热闹,真正能带来净现金流的却没几个:口碑&饿了么、飞猪、优酷个个都需要输血,今年还花了120多亿元收了网易考拉。

另外,阿里云、达摩院这些面向未来的长期投入也不可忽视。所以,融资依然是主要需求。

阿里港股市值超腾讯:5年,再造了一个阿里

第二、香港依旧是亚洲金融中心,港股上市可以帮助阿里扩大在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力,这对阿里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也是阿里和国内的科技公司青睐港交所的原因之一。

第三、和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紧密相关,美国相关机构加大了对中概股审查和限制,阿里急需拓宽港股这个融资渠道来对冲风险。

当然,阿里的回归对提振香港经济也有积极的作用。

阿里港股市值超腾讯:5年,再造了一个阿里

5年再造了一个阿里

人们习惯性的把这次回港上市和5年前的赴美做比较。

2014年,阿里巴巴是一家电商公司。阿里在赴美IPO的招股书上只有两项主要业务收入:核心商业和云计算,而当年的阿里云业务还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如今,阿里巴巴就形成了核心商业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优酷、UC、阿里影业、大麦、阿里音乐)、创新业务(高德、钉钉、天猫精灵)为核心的业务版块。

今年除了核心商业后三个业务的收入超过534亿,比阿里14年全年收入还要多。

说阿里巴巴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自己毫不夸张!

今天,你不能说阿里是一家电商公司了,甚至很难用一个具体的词汇来概括阿里巴巴。

5年前的纽交所上市,阿里首创请生态伙伴敲钟的做法。

当时的8位敲钟人都来自中国,而这次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来自全球各地的不同肤色的伙伴,他们有涉及e-WTP、Lazada、飞猪、速卖通等业务。

敲钟这个细节体现了5年来阿里全球化的进展和和决心。

阿里港股市值超腾讯:5年,再造了一个阿里

阿里港股市值超腾讯:5年,再造了一个阿里

这5年,阿里内部做了什么?



赴美敲钟的2014年,马云是集团董事局主席,而张勇还只是COO,他负责一个叫手淘的项目大获成功。

这个项目让阿里抓住了移动时代的红利,次年张勇升任阿里CEO。

上面说5年再造了一个阿里,那张勇一定是这场大戏的主角,不管是业务战略还是内部的组织文化。

1、组织架构频繁调整。

张勇在《湖畔大学》说过,他每天都在思考组织设计的事情,所以每年双11以后调组织成为公开的秘密。最近两年的调整频率更高。

就像阿里“新六脉神剑”中的一句话:“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未来世界在变,客户在变,竞争环境也在变,所以阿里的组织也要变。

2、“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战略

2015年12月,张勇发内部信,“今天起,我们全面启动阿里巴巴集团2018年中台战略,构建符合DT时代的更创新灵活的“大中台、小前台”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

什么叫中台,张勇认为中台是一个横向策略。建设统一的技术架构、产品支撑体系、安全体系、服务体系,支撑上面多种多样的业务。

阿里中台的成功落地,在互联网行业刮起了一阵“建中台风”。

3、找那些从0到1开创业务的人才

2012年双11前夜,马云给张勇说了一句话:你现在是“做事用人”,但你要走向“用人做事”,所以张勇在各个场合强调,要用于因人设岗,挖掘一些能够从0到1开创业务的人才。

张勇常用来鼓励员工的话:首先要做造梦者(Dream Maker),我们需要梦想,需要对明天充满愿景。我们更要做造风者(Future Shaper),不仅不跟风,还要创造未来。

一旦错过机会,不要去试图追赶上一班车,而要思考如何创造下一波风口,创造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