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對於孩子來說,摔一跤的後果可能是大哭一場,一顆糖就能哄好;

對於年輕人來說,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休息幾天繼續生龍活虎;

對於老年人來說,摔一跤卻可能意味著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與死神交手。

一跤摔進了ICU:老人摔倒是一件要命的事!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民間有說法認為73歲和84歲是老年人的兩道坎,山西太原的王濤怎麼也沒想到,母親73歲的“劫難”發生在大年初一,而起因是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

2017年正月初一,家家戶戶都沉浸在過年的歡樂氣氛中,那天晚上王濤的母親去衣架上拿衣服,結果衣架失去平衡突然一歪,嚇得老人往後一退,就這樣直接摔坐在了地上。當時扶起來還沒事兒,可過了一晚上,老人就疼得起不了床。顧不得過年,王濤和家人趕緊送老人去了醫院急診,拍片子一看是骨折,而且是髖部骨折。

北京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申劍向39深呼吸介紹,老人摔倒後最常出現的骨折包括脊柱骨折、髖部骨折和手腕骨折,其中髖部骨折最為兇險,因為這種骨折患者活動受限,需要臥床休養,除了疼痛,還容易出現下肢靜脈血栓、心衰、肺炎、褥瘡等一系列併發症,隨時會被奪去生命,有“人生最後一次骨折”之稱。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老人摔倒後常見的三種骨折。/ 資料圖片

考慮到老人已經70多歲,王濤和家人多方諮詢和考慮下,為母親選擇了保守治療,而一系列噩夢就在這時候出現了。

骨折休養期間,老人先是患上了肺炎,還沒等肺炎控制好,“發現臉色特別白”,一查是心衰,直接送進了重症加強護理病房(ICU)。經過幾天的治療,心衰是控制好了,但肺炎的問題依然沒解決。

“上了各種抗生素,最高級別的抗生素不管用,醫生實在是沒辦法了。”老人繼續躺在ICU,性命攸關,王濤和家人收到醫生的提醒:要做好思想準備了。

雖然當時的情況不容樂觀,但為母親尋求治療的行動一直沒停,王濤家人託人找了一名北京三甲醫院的重症呼吸科大夫,專門跑了一趟到太原,為老人會診。北京的大夫肯定了太原醫生的治療方案,表示按照這個方法治就可以。

雖然過去了兩年多,但回憶起當時在ICU的兇險,王濤依然心有餘悸。據他回憶,和母親同一個病房的還有幾位老人,醫生說有的已經在這裡住了快一年了。有一天去探視母親時,發現旁邊的床空了,那位老人半夜病情惡化,去世了。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國外醫療機構使用腕帶識別有跌倒風險的病人。/ originoo

治病相信科學,但在母親住ICU期間,王濤的家人一度“封建迷信”起來,拿著老人的生辰八字去算了個命。“懂玄學的人說,這次是沒有性命之災。”雖然說不上什麼科學道理,但事實印證了這一“預言”,在住進ICU的第七天,王濤的母親終於扛過來了,肺炎好轉,可以轉到普通病房。

以為出了ICU就不用擔驚受怕了,然而就在回到普通病房的第二天,醫生髮現老人的左腿冰涼,核磁檢查發現,腿上有血栓!

為了找省裡做血栓最好的大夫做手術,王濤的母親輾轉到了另一家醫院,“因為是在造影下做手術,需要加壓,怕受不了”,手術沒有取出全部血栓,而是取了大部分,這已經足夠讓血液流過去,手術一做完,老人的腿就有溫度了。

“回到最開始的醫院住院,醫生每天查房,說老太太真是可以,摔跤以後所有的併發症一個沒落。”王濤知道老人骨骼不如年輕人,但也是從母親這次摔倒才意識到真正的嚴重性。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49億人,其中65週歲及以上人口約1.67億人。2019年發佈的《老年人防跌倒聯合提示》中提到,跌倒是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因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因受傷到醫療機構就診的老年人中,一半以上是因為跌倒。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老年人防跌倒聯合提示》節選。/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相比較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老人摔倒在很多人的概念中算不得什麼大事兒。作為骨科大夫的申劍對此就深有感觸,他表示,有相當一部分老年患者,摔倒後不會及時就醫,這背後有患者的惰性,“嫌麻煩,覺得就是扭著了,先噴點藥,貼點膏藥,在家觀察”。

不及時就醫的另一個原因是,摔倒的那一瞬間,即使骨折了,有些患者並不一定出現疼痛。申劍介紹,骨折疼痛除了骨折斷端的來回活動引起的,還有出血造成局部的腫脹,刺激到骨膜,此外血液滲到肌肉也會表現為疼痛,而剛骨折,可能出血還不多,患者過幾個小時,甚至一天,才會感覺到劇烈疼痛。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發生摔倒時不要急於起來。/ originoo

老人摔倒的後果並不會因為不重視而消失,有人甚至因摔倒而致死。今年10月底,一位醫藥界大咖因為在地鐵扶梯摔倒,導致顱腦嚴重創傷,最終搶救無效,生命終止在75歲。

還有的人,像王濤的母親一樣摔倒後骨折並出現多種併發症,只是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死裡逃生。

有數據顯示,跌倒後髖骨骨折的超過65歲的老年患者中,有25%在一年內死亡。

摔倒是可能要命的,尤其是對於老人,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

雨天摔倒一人掛急診:老人摔倒要錢也要人!

王濤已記不清當時給母親治療肺炎時單支抗生素的價格,但是他記得,這次摔倒入院,家裡前前後後花了有20多萬,好在,當地醫保報銷了一部分,不至於造成太大的經濟壓力。

母親病情穩定後,王濤每週五晚上從北京趕回太原,週日再回去北京上班,這樣的雙城生活持續了小半年。

除了25%的致死率,跌倒後髖骨骨折的超過65歲的老年患者中,還有25%的人失去重要的生理功能,50%的人行動能力大大降低,影響到生活質量。

這也意味著,更多老人在摔倒後需要長期的照護。在這一點上,北京60歲出頭的李阿姨深有感觸。

3個多月前,李阿姨去北京東二環某三甲醫院,剛到醫院大門就摔了一跤。當天下雨,醫院門口鋪了地毯,但地毯沒有完全展開,天色比較暗,李阿姨進門時沒注意,一個不小心就摔下去了,後來檢查發現是手臂的肱骨骨折了。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肱骨(humerus)是上肢最粗壯的骨,上端與肩胛骨形成肩關節,下端與橈骨和尺骨形成肘關節。/ quanjing

“當時疼得真的是不行了,一直流汗。”摔倒的地方離這家醫院的門診樓有段距離,李阿姨索性自己叫了一輛出租車,去了另外一個擅長骨科的三甲醫院掛急診。

掛急診號,跑護士臺,拍片子,繳費……拖著骨折的胳膊,李阿姨一個人完成了整個就醫流程,大夫都感慨:“你真是挺堅強的,都這樣了,就一個人來。”

“大夫問怎麼了?我說摔了。病人呢?本人。家屬呢?沒有。那個固定手臂的大海綿要800塊錢,都是自費。需要脫衣服,我讓一個醫生小夥子幫我,他還不好意思,我說我都沒覺得不合適……”

李阿姨和身邊老夥伴講起一個人去醫院看骨折的就診經歷,像是在講一個有趣的歷險故事,而真正聊起摔倒後的箇中細節,有趣終究還是被傷感取代了。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一項名為“空巢父母看病”的網絡調研結果顯示:父母生病時,有7成是自己去醫院;2成不去醫院,在家“硬扛”

李阿姨有老伴有女兒,女兒已婚,和女婿住在北京西北五環,摔倒時女婿在外地出差,雖然跟女兒在一個城市,但還有倆孩子要照顧,加上疼痛劇烈,“等她打車過來陪我去醫院,我得疼死了”,李阿姨這才一人獨自就醫。

骨折了三個多月,李阿姨的胳膊不能活動,這期間女兒上班,只能閒了來幫個忙,日常吃喝拉撒全是以前不幹活的老伴來照顧。

說到這裡,李阿姨嘆了一口氣:“真有病的時候,缺誰都不行,有時候就想,沒老伴的,一個人的怎麼辦呢?”

對於老年人來說,摔倒帶來的比死亡更長期的可怕影響是身體功能下降。

演員鄭佩佩本是功夫女星,在《臥虎藏龍》、《唐伯虎點秋香》等經典電影中塑造的都是打女形象,但是2017年她在某節目中公開表示,70歲以後先後摔了十跤,不僅臉上、膝蓋等留下了疤痕,走路需要人攙扶,而且因為每次摔倒時習慣用右手撐地,現在連用右手寫字都變得困難。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鄭佩佩講述摔跤經歷。/ 網絡圖片

摔倒的老人因為身體上的不便需要人照顧,而心理層面的壓力往往被家人忽視。

出院後,王濤母親的睡覺質量特別差,白天可以睡到打呼嚕,但晚上每隔十五分鐘就起身一次,為此專門去看了精神科醫生,診斷出有焦慮症。

王濤分析:“老人家心思比較重,覺得自己摔倒以後給全家帶來很大的負擔,很自責。”

實際上,即使老人並沒有因為摔倒引起身體的實質性損傷,老年人也很容易因此進入跌倒—喪失信心—不敢活動—衰弱—更易跌倒的惡性循環,有的老人甚至因此患上抑鬱症,而想要改變這個怪圈,“應該充分認識這種心理創傷的嚴重後果,有計劃地指導老人在保證安全前提下進行力所能及的鍛鍊,提高老人的信心和生活質量。”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太極的動作柔和,速度緩慢,適合老人鍛鍊。/ quanjing

比摔倒更可怕的是一系列併發症,而比並發症更持久的問題是對老人身心的照料,老人摔倒背後是一個家庭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

60%的摔倒發生在家裡:預防老人摔倒,細節是魔鬼!

老年人摔倒與衰老、疾病、藥物、環境等多方面因素有關,比如自然環境。

申劍介紹,一年四季幾乎每週都會接診摔倒的老年患者。總體來說,患者在冬天摔倒的比例更高,除了下雨下雪,自然條件不太好以外,跟冬天穿得比較多,活動不太方便,手腳僵硬等也有一定的關係。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在走廊裡躲雨的老人。/ quanjing

如果說因為自然環境不佳而摔倒是不可抗因素,那麼因為公共場所設計不合理或者家庭配置考慮不周而摔倒就顯得十分遺憾。

李阿姨摔倒的直接原因是醫院門口為下雨準備的地毯沒有鋪開,如果鋪得平整自己根本不會摔倒。在李阿姨看來,醫院一定要為自己這次摔倒承擔責任,剛摔倒那會兒,她甚至想過找醫院追責,但當時“大門口沒人,我沒證據證明我是在這摔倒的”,即使醫院負責,賠付也費勁,反正自己有醫保,不如自己來負責。

門口一塊不起眼的地毯給一個60歲老人帶來了三個多月的疼痛,實際上,不少老人摔倒的原因的確出在公共場所的細節設計上。

以衛生間為例,無論是蹲位還是坐位,老年人因為力量不夠或者腿麻、頭暈等容易導致摔倒,而安裝扶手就可以有效解決這一隱患。

39深呼吸隨機走訪了四家北京三甲醫院門診樓的衛生間,每個衛生間都有“小心地滑”的標識,但其中兩家醫院的衛生間並沒有安裝扶手。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北京某三甲醫院衛生間的防滑提示。/ 作者攝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衛生間內的扶手可以預防老人起身時摔倒。/ 作者攝

再以城市常見的過街天橋為例,大多數設計都是將坡道放在天橋樓梯的兩側,行人需要隔著坡道抓扶手借力。對此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周燕珉教授曾公開表示,應該把坡道放在樓梯中間,就樣既可以方便推著自行車的行人,也方便老人,“雨雪天,老人需要緊緊抓住扶手,可是他們的胳膊又沒有那麼長,無法一邊走在樓梯上,一邊隔著坡道抓住扶手”。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北京某醫院附近的過街天橋,坡道放在樓梯兩側,容易造成老人使用不便。/ 作者攝

公共場所的細節誠然重要,但申劍告訴39深呼吸,有60%~70%的老人是在家摔倒的,他解釋:“老年人外出都會更小心,而在家裡沒那麼多人,覺得環境比較熟悉,更容易麻痺大意。”

事實上,除了老人的主觀因素,家庭防護措施不到位也是老人摔倒不能避開的原因。申劍建議,有老人生活的環境不應該有太多障礙物,床邊最好安裝一個幫助起身的扶手,有些老人需要吃安眠藥,晚上起夜迷迷糊糊容易摔倒,因此睡覺前最好留個小地燈。

《老年人防跌倒聯合提示》給了更全面的預防老人摔倒的措施,包括在樓梯、過道等地方安置扶手;消除門檻及地面高度差;增設高度適合並帶有扶手的換鞋凳;將易溼滑的地面更換成防滑材料;選用安全穩定的洗澡椅,採用坐姿沐浴等。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家庭環境的改善尤其是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可以有效減少老年人跌倒的發生。/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當然,老人主動鍛鍊,如每週保持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散步、騎自行車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放慢活動的速度、避免登高取物、穿合腳防滑的鞋子,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及跌倒引起的骨折風險。

魔鬼在細節,當一個社會,一個家庭都能站在老人的角度去設計,為他們創造更人性化更安全的生活環境,才能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摔倒和骨折。

老人摔倒了怎麼辦:這首先是個醫學問題

當我們談論預防老人摔倒,說的其實是摔倒的各種危險因素,但其實最大的也避不開的因素是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步態穩定性、視聽覺功能、肌肉力量、平衡功能等都會降低,摔倒的風險本來就會增加。加上老人們的骨密度明顯下降,65歲以上老年人群骨質疏鬆患病率高達32%,骨頭如此脆弱的老人摔一下就骨折,說起來並不算意外。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女性絕經後、男性50歲後,鈣吸收能力衰退,骨密度、骨質量就會大幅降低,骨質疏鬆性骨折呈爆發式增長。/ 網

“年輕人骨折常常是因為運動等暴力因素,而很多老年人因為常常有骨質疏鬆,很容易出現脆性骨折,明明沒做什麼劇烈運動,甚至沒有明顯外傷,只是端了一盆水,打了個噴嚏或咳嗽,就骨折了。”申劍提醒,骨質疏鬆的老年人更容易骨折,60歲以上的老人要開始注意,80歲以上特別注意。

老年人難免摔倒,也難免骨折,如果千防萬防還是沒防住,摔倒後正確施救才能儘可能降低風險。

首先是如何扶起摔倒的老人。

過去,扶不扶一度上升到道德和法律層面,而實際上站在醫學角度來說,是要謹慎地扶。申劍向39深呼吸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如果一個老人是摔到了脊柱,這時扶的人去抱或拖,很可能因為這個活動導致骨塊移位,繼而對神經造成損傷,帶來癱瘓等更大的風險。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發現老人摔倒,分情況給予幫助。/ originoo

正確的做法是,在扶摔倒的老人之前,應該先詢問老人哪裡不舒服,哪裡疼,是否可以正常對答。如果腰部和後背疼痛,可以先給摔倒者墊個棉被,繼續躺著,等專業人士到了再處理。如果需要立刻移動,可以選擇軸向翻身,也就是把患者的肩膀和屁股一塊挪動,這樣可以避免二次傷害。

過去認為手術治療有創傷,風險大,但申劍認為,如果患者做完手術後,可以更早地下地活動,恢復運動功能,反而可以減少臥床帶來的併發症。

“躺上床上兩個月,骨頭是好了,但可能因為肌肉萎縮,走不了路了,而且老人臥床這幾個月對於家人來說也是很大的壓力。”申劍表示,老人和家屬不必一刀切地排斥手術治療,主要還是看患者是否適合,他所在的科室曾經為一名104歲的骨折患者實施手術。

世界銀行公佈的一組數據預計,到2050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會達到26%,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將達到8%。

在家摔一跤,住進ICU,20萬沒了,老人摔倒到底有多可怕?

中國未來人口結構變化。/ 美國人口普查局

隨著壽命的增加,我國老齡化是不可阻擋的社會大趨勢,如何讓我們的老人健康地安享晚年,預防摔倒、重視摔倒必然是這個話題中不可忽視的一環,而這需要個人、家庭、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北方已進入冬季,39深呼吸希望每個老人都能遠離摔倒,安然無恙地度過這個寒冬。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除專家外均為化名)

指導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