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城鄉居民消費現狀調查報告(消費者篇)》發佈

五到六成收入用於消費,超八成常用手機支付

《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调查报告(消费者篇)》发布
《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调查报告(消费者篇)》发布

江蘇省消保委供圖

南報網訊(記者 鄒偉)11月28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江蘇省城鄉居民消費現狀調查報告(消費者篇)》。

2019年2月—10月間,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委託獨立第三方諮詢機構零點有數開展了江蘇省消費狀況的研究,以問卷調研獲取大量一手消費數據,結合統計數據等二手資料,瞭解江蘇省的消費現狀特徵,系統梳理江蘇省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群體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體表現,並分析其深層次原因,為政府優化全省的消費環境、釋放消費潛力、緩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優化生產供給方面提供參考性的建議。

本次調查對象為江蘇省13個設區市的常住人口,包括城鎮人口和農村人口,包括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共獲得有效樣本16867份,其中線下面訪共獲有效樣本3974份,網絡調查共獲得有效樣本12893份。

本文主要分析江蘇省城鄉居民的消費情況。他們的消費行為及習慣究竟有什麼樣的特點?他們的消費觀念有什麼不同?他們在消費維權的道路上走得有多遠?

消費水平:五到六成收入用於消費,消費潛力有待進一步開發

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江蘇省城鄉居民將五到六成的收入用於消費。其中家庭消費水平相對更保守,平均支出收入比為50.0%;而個人的消費水平相對更高,平均支出收入比達到62.0%。

不同地區消費者的家庭消費水平基本持平,蘇北、蘇中和蘇南的家庭月均支出收入比均在50%左右,消費潛力有待進一步開發。從不同地區消費者的個人消費水平來看,江蘇省各地區仍具有一定的消費潛力,相較而言,蘇中地區的消費潛力更大:蘇中地區的消費者支出收入比例為56.0%,明顯低於蘇南(64.0%)和蘇北地區(64.0%)。

消費渠道:目前的消費渠道基本能滿足消費者的日常需求

江蘇省不同地區城鄉居民日常主要的消費場所基本一致,線下和線上消費渠道均受歡迎,以百貨商場/購物中心、電商平臺/網購、連鎖/大型超市、小商店/便利店和餐飲場所為主要消費渠道。

在線下消費場所可及性方面,72.7%的消費者都表示可以在15分鐘內到達實體消費場,線下消費場所基本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日常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仍有25.5%城市消費者和30.9%農村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表示15分鐘內可及的消費場所只可以滿足一半或一半以下的消費需求。

整體上看,線下購物依舊是消費者更為優先選擇的購物方式(50.1%),優先選擇線上購物的消費者佔41.3%。對質量問題的擔心是影響消費者優先選擇線上購物的主要原因(52.7%)。從區域角度分析,隨著經濟水平的上升,優先選擇線上購物的人群佔比逐漸增加。蘇南地區優先選擇線上購物的人群佔比明顯多於優先選擇線下購物的比例;蘇中地區兩類人群佔比相差不大;蘇北地區優先選擇線下購物的人群佔比明顯更多。

從總體來看,線上消費金額佔日常消費金額的比例呈現正態分佈,大部分消費者的線上消費金額佔日常消費金額的比例為50.0%,均值為45.1%。

蘇南、蘇中及蘇北三個地區消費者線上消費金額佔日常消費金額的比例差異明顯,經濟水平越高的地區線上消費金額佔比越高:蘇南(47.1%)高於蘇中(42.7%)和蘇北(42.2%)。城鄉間比較,城市消費者線上消費金額佔日常消費金額比例(46.1%)高於農村消費者(42.2%)。越年輕的消費者在線上消費的金額佔比越高:18-30歲消費者線上消費金額佔日常消費金額比例為48.9%,高於31-50歲(44.9%)和51歲及以上(25.6%)消費者的線上消費金額佔比。

支付方式:城市相比農村更樂於使用預消費支付方式

總體來看,江蘇省消費者最常用的支付方式是手機支付(82.9%);其次是現金支付(48.0%)和借支支付(30.1%)。城市相比農村更樂於使用預消費支付方式,如借支和預付卡。

生活追求:呈現出豐富化和多元化的趨勢

調查結果顯示,江蘇省消費者的生活追求呈現出豐富化和多元化的趨勢。最主要的生活追求為提高生活品質(47.7%),其次是培養子女(35.7%)、增加收入(35.4%)和健康(33.6%)。

從年齡看,相對其他消費者來說,18-30歲的消費者更關注自身生活品質,31-50歲的消費者更關注子女培養,51歲及以上的消費者更關注身體健康,不同年齡消費者的生活追求呈現出明顯的代際特徵。

消費理念:整體偏重理性消費、品質消費

調查結果顯示江蘇省消費者追求更豐富、更多元化的消費,如新消費和個性化消費,但整體而言更偏重理性消費和品質消費,表現為攢錢買(90.8%)、需要才買(74.4%)等。

從區域看,三個區域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和整體基本是一致的,相較而言,蘇中地區最偏理性(82%);在消費模式方面,蘇南地區的消費者則偏向於新消費模式消費(53.7%),蘇北地區傳統消費比例最高(60.3%)。

從城市和農村看,城市消費者略偏向新消費模式(50.7%)。

消費信心:整體偏低,但普遍看好我國的經濟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江蘇省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整體偏低,僅為65.9分。其中,消費者對我國的經濟狀況的信心最高(73.4分),其次是個人的經濟狀況(63.6分),對現在是花錢消費的最好時機的信心僅61.6分,反映出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偏理性,看好整體經濟形勢,但對應對個人未來經濟風險的能力可能信心不足。

維權意識:六成以上消費者會維護自身利益

總體看來,六成以上消費者(65.7%)在購物過程中遇到不公平對待通常會維護自身權益。

經濟損失更會激發消費者的維權行為,其次是人身傷害的情境下,再次是尊嚴、精神傷害的情境下。從區域看,蘇南地區消費者在各種情況下維權意識均相對較高,情景依賴性較低;相比之下,蘇中、蘇北消費者在尊嚴、精神受到傷害的情況下更會選擇維權;從城鄉角度分析,城市消費者(65.3%)在“尊嚴、精神傷害的情況下”進行維權的比例高於農村(61.5%)。

而部分消費者未進行維權的主要原因是認為維權過程過於麻煩,流程太多(49.6%);其次是懶得費心、得過且過的心態使然(41.0%)。

維權途徑:消費者多直接與商家溝通和撥打政府投訴熱線

總體來看,消費者維權的途徑主要為:直接與商家溝通解決(61.4%)、撥打政府投訴熱線(46.8%)、直接向消費者委員會尋求幫助(25.7%)、通過第三方投訴平臺或媒體進行投訴(22.1%)。

從三大區域來看,蘇北地區消費者(66.4%)更傾向於選擇直接與商家溝通;從不同年齡層來看,年輕人更善於藉助於網絡平臺和資源,顯示出了互聯網時代維權方式的多元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