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姥姥來帶孩子?姥姥和奶奶帶孩子,區別很大

導語

秋巧是農村出身,但是勤勞聰慧,她跟讀博士的老公一見鍾情,但是兩人的婚事遭到了婆婆的極力反對,婆婆看不起她,覺得她高攀了。婚後小兩口跟老人分開住,倒也相安無事,只是每逢過年回家,婆婆總是對她各種挑刺,鬧得大家不愉快。秋巧懷孕後也一直在工作,可是生下兒子後,她需要有人幫忙帶孩子。婆婆喜歡孫子,老公提議讓婆婆來帶,但是秋巧想到跟婆婆相處的不愉快,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如果請保姆帶孩子,老公不放心,秋巧媽媽剛好退休了,兩人決定讓姥姥來帶孩子,姥姥很樂意,第二天坐車從鄉下趕來,還給她們帶了不少土特產。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姥姥來帶孩子?姥姥和奶奶帶孩子,區別很大

雖然說奶奶帶孩子比較常見,畢竟很多家庭的夫妻是跟老人一起生活,老人照顧孩子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姥姥帶娃卻越來越常見,成為帶娃的主力軍。

中國新聞網曾經發起了一次投票,姥姥帶娃獲得了最高票數-1572票,是奶奶帶娃的人數的兩倍。

難怪有人說,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爺爺奶奶來觀賞。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姥姥來帶孩子?姥姥和奶奶帶孩子,區別很大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姥姥來帶孩子?

1. 奶奶沒有辦法照看。

有些人兄弟姐妹比較多,爺爺奶奶只有兩個人,有些老人選擇幫助女兒帶孩子,有些老人選擇給其中一個兒子帶孩子,這樣會導致另一個兒子的孩子,沒有人來照看。媳婦只好拜託親媽來幫忙。

2.姥姥帶孩子比較便利。

有些女婿結婚後,跟妻子一起住在岳母家,只有過年過節才回自己家,或者是工作,生活都在女方的城市,這樣由姥姥帶孩子,會比較方便。

3.奶奶無法勝任帶孩子的任務。

如果老人比較年邁,自己都需要人照顧,生活不能自理,這種情況下,沒有具備帶孩子的能力,所以由姥姥來代勞。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姥姥來帶孩子?姥姥和奶奶帶孩子,區別很大

4. 父母雙亡或者是父母離異已經各自成家。

如果男方的父母都已經離世,或者是父母離婚後,分別有了新家庭,他們要給繼子繼女帶孩子,所以不能給男方帶孩子。

5. 姥姥樂意幫忙。

有些媽媽比較心疼自己的女兒,不忍心看到她一個人,整天為工作和照顧孩子而獨自辛勞,所以願意來給女兒搭把手。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姥姥來帶孩子?姥姥和奶奶帶孩子,區別很大

奶奶和姥姥帶孩子會有哪些不一樣?

1. 育兒觀念更接近。

媽媽把女兒撫養成人,然後再帶外孫輩,關於育兒觀念,因為是女兒的親身經歷,兩人的想法會比較接近,更有認同感,即使女兒覺得有不妥當的地方,兩人也能好好協商。

2. 避免婆媳矛盾。

婆婆跟媳婦因為沒有血緣關係,也沒有養育之恩,所以互相之間沒有感情,而且因為同一個男人,同一個孩子,兩人容易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小到雞皮蒜毛的小事,大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和夫妻的相處,婆婆喜歡指手畫腳,媳婦反唇相譏。男人一邊面對的是深愛的妻子,一邊是養育自己的媽媽,兩邊都不敢得罪,男人越是退縮,婆媳矛盾很難有調停的一天。

然而,媽媽和女兒血濃於親,不存在敵視和搶佔地盤的爭鬥,所以可以和睦相處。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姥姥來帶孩子?姥姥和奶奶帶孩子,區別很大

3. 溝通更方便。

婆婆不是親媽,媳婦即使心裡有意見,也不敢隨便跟婆婆提,尤其婆婆不明事理,媳婦能做的是敬而遠之,更不用說能好好溝通了。

女兒跟媽媽關係親近,說話不用顧忌,反而能經常說說心裡話,關於家庭和孩子的養育,溝通起來會更輕鬆,也不擔心婆婆會生氣。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姥姥來帶孩子?姥姥和奶奶帶孩子,區別很大

4. 立場不同。

婆婆跟媳婦之所以產生矛盾,因為兩人的立場不同,婆婆會覺得媳婦是外人,心會向著孃家,媳婦會覺得婆婆沒有把自己當家人,會偏袒老公或者是處處針對自己,尤其是媽寶男的媽媽,將兒子當作私人物品,處處干涉年輕人的生活,不能忍受在兒子心裡,媳婦比自己重要。

女兒是媽媽的孩子,結婚後本來很少相聚在一起,如今藉著照顧孩子能在一起住,兩人都很欣喜,因為立場一樣,都是為了這個家庭好,所以很少會起矛盾。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姥姥來帶孩子?姥姥和奶奶帶孩子,區別很大

結語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真正愛的人沒有什麼愛得多愛得少,他是把自己整個兒都給了他愛的人。

前半生養子女,後半生帶兒孫,是很多姥姥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有不少的老人,把自己的愛都奉獻給了子女,只要女兒過得好,她們再辛苦也心甘情願。如果你家有一個幫忙帶孩子的姥姥,那麼請好好珍惜她,因為她的無私付出,才換取了你們生活的輕鬆自在。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姥姥來帶孩子?姥姥和奶奶帶孩子,區別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