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徵拆,房屋卻被定性為違建,或無補償,被徵拆人要怎麼應對?

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等改造類拆遷項目的大力推進,極大程度上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與居住條件,讓百姓受益。但與此同時,拆遷範圍內的違法建築認定似乎也沒有停止過,這給部分被徵收人帶來了一些不良的體驗甚至是傷痛。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拆遷的過程中房屋被定性為違建,是一件後果很嚴重的事情,這意味著拆遷可能將拿不到補償。然而這樣的事件在實際操作中不在少數。那麼,棚改徵拆,房屋卻被定性為違建,或無補償,被徵拆人要怎麼應對?

首先需要大家明確的一點是,棚改項目同其他改造類項目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廣大被徵收人沒有必要為了這個特殊的名頭而去大費心思,而進行它運用的法律應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以及各個地方與之相關的地方性規定。

然後關於棚戶區改造進行時,遇到各種徵地拆遷變違建拆除,提示大家下面這3點。

棚改徵拆,房屋卻被定性為違建,或無補償,被徵拆人要怎麼應對?

一、維權的關注點應提前到項目啟動之前。

從實際情況來看,好像很多被徵收人總是要等到“拆違促拆遷”事件已經發展到了危急時刻,比如說收到了“責令期限拆除通知”,才會開始將維權一事提上日程。這種做法不是不可以,但從高效與妥善的角度來看,這是相對滯後的,被徵收人應將維權的關注點放在徵收項目啟動之前。

《補償條例》第24條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徵收範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築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不予補償。

從此規定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合法進行的棚戶區改造項目,過程中違章建築的調查、認定與處理應發生在房屋徵收範圍認定後、房屋徵收決定發佈之前的這一時間階段內。因而,被徵收人應在這個階段及時整理好各種建造合法的手續依據,以在徵收調查登記環節順利過關。如果被認定為是違建或是收到責令限期拆除的文書,存在異議的,需及時申請複議或訴訟。違建認定結果的撤銷,是後期合法利益得到保護的重要保障。

一般來說,房屋徵收範圍的認定,以各種“暫停公告”發佈為標誌,如暫停辦理入戶分戶、新建擴建等。

棚改徵拆,房屋卻被定性為違建,或無補償,被徵拆人要怎麼應對?

二、把握棚戶區改造的特殊程序,及時提出對於無證面積的補償意見。

無證房不等於違建房,無證面積不等於違建面積,先看一個案例。

李先生名下有一套面積為560平方米的房屋,其中180平方米屬無證房屋。去年,該房屋所在地區被劃為某大橋建設項目徵收範圍內。由於就補償多少問題雙方未能達成意見一致,李先生一直沒有同意簽字,徵收方也就無法動拆。但隨後,李先生意外的收到了一份無證房屋的違法建設處罰決定書。更令人氣憤的是,不久後李先生的無證房屋遭到了偷拆。雖然同時也收到了部分有證房屋200萬的補償決定,但這不能平息李先生無證房屋被偷拆的怒火與無證房屋拿不到補償以及整體補償過低的不甘。於是李先生決定拿起法律這把高效武器來維護自身的權益。

該案件最終的結果是,拆遷方重新與李先生擬定協議,給予李先生滿意的補償。為什麼強勢的拆遷方妥協了?因為律師找到了兩個關鍵性的證據。

一是一份房屋“合法面積認定表”,這個表上面已經由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簽字確認李先生的房屋皆屬於合法房屋。二是來自《補償條例》第二十四條的有關規定,也即上文所描述的內容。而第一份證據的合法面積認定表正是根據第二個證據的條例規定來的,這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性文件,這意味著李先生的無證房屋不屬於違法建設。

實際操作中,很多被徵收人都吃了房屋面積無證的虧,要知道無證不等於違建,它也許是合法的,自然的在補償方面也不該區別對待。由於現實的需要以及歷史原因等,無證面積在棚戶區中普遍存在,因而大家要把握棚戶區改造的特殊程序,及時提出對於無證面積的補償意見。比如在當法律規定的必須的聽證程序開始時,被徵收人要把握這個對於方案提出修改意見、反應自家房屋存在現實問題的機會,不要因為房屋無證而導致大量補償權益的減損。

棚改徵拆,房屋卻被定性為違建,或無補償,被徵拆人要怎麼應對?

三、對於項目進行中突現的“違建認定”,被徵收人要及時採用合適手段將其撤銷以維權。

在棚戶區改造的過程中,將被徵收人的房屋認定為違建,再進行拆除,這其實是一種行政目的不當的做法。它對百姓來說,危害性之大就在於拆遷補償的大幅度減損。房屋既然被納入了棚改徵收範圍內,那麼就應該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與程序去對其進行拆除與補償,應該嚴格依照590號令規定的情形向下推進,而不是隨意以違建處理之。將拆違式拆遷方式從棚改徵收過程中剔除出去,才能真正保障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

如果有被徵收人在棚改中後期突然遇到了“違建認定”情況,甚至接到責令限期拆除通知,一定要及時向專業律師問明情形,及時的提起訴訟,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定不要等所謂的6個月起訴期限,因為實際操作中拆違的限期很多都是3、5、7天,更有甚至第二天就火速拆除的。被徵收人只有將此案件轉入到司法審查程序,把房屋保住,才能有大的希望去爭取合理的補償。

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的拆遷補償不合理或者有相關疑難問題,可以聯繫我,提供免費諮詢!進入文章尾部“瞭解更多”,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