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已全部摘帽 東陽提前一年完成三年消薄行動計劃

75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已全部摘帽 東陽提前一年完成三年消薄行動計劃

資料圖

這幾天,東陽市南市街道梨楓村精品柑橘種植園吸引了市民前來採摘遊玩。該村黨支部書記劉瑞千說,隨著道路暢通,發展空間不斷打開、延伸,果園、農家樂等鄉村旅遊產業不斷植入,村集體經濟增收不少,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

2017年以來,東陽市深入貫徹實施浙江省委、省政府實施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三年行動計劃,各級黨委、政府把“消薄”作為重要任務,運用項目帶動、靶向發力,集成創新、市場運作,以經濟薄弱村為切入點,努力拉動東陽農村經濟發展。

2018年初,東陽市經營性收入在8萬元以下的村有78個,經營性收入在12萬元以下的村還有95個。這些村主要集中在生態山區鎮鄉,本地資源少,區位條件差,內生動力不足,依靠自身力量無法發展本村經濟。

到2018年底,東陽市75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已全部摘帽,提前一年完成浙江省三年消薄行動計劃。

精準施策,合力推動消薄攻堅

結對幫扶,第一書記深入一線

東陽市委常委方雪飛表示,東陽市政府始終扛責在肩,始終緊盯產生窮、導致弱的根源,強化精準幫扶,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一村一策規劃發展路徑,嚴格實行薄弱村銷號管理。對於增強村級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壯大集體經濟,東陽市在幹部隊伍、存量資源、項目扶持等環節持續加力。

2019年,東陽市選派32名機關骨幹到集體經濟薄弱村擔任第一書記,任期兩年。他們普遍是85後中層正職和90後年輕幹部。這些被選派的優秀幹部將延續他們76名前輩的使命,紮根一線破解難題。重點抓好黨員分類管理、村幹部隊伍管理、“紅領”青年培養,推動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壯大。蔡旭東是江北街道黨工委委員,現任江北街道湖滄小區第一書記。湖滄小區黨組織各項工作遠遠落後於周邊小區,蔡旭東與小區兩委幹部一起,整治環境衛生、剿滅劣V類水、清理並公示財務、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各項事業逐漸走入正軌。像蔡旭東這樣的第一書記不在少數,他們在幹中學,學中幹,利用自身優勢,多方協調,薄弱村成功摘帽。

政府“輸血”,財政槓桿顯身手

項目引領,“造血”細胞活起來

“輸血”是為了“造血”。消除經濟薄弱村要善於發揮財政資金的“四兩撥千斤”作用。據瞭解,除了中央財政、省財政給予補助資金外,東陽市財政也每年安排“消薄”扶持資金。持之以恆的“輸血”,激活了土地、房屋等“沉睡資產”。

目前,東陽全市引入產業植入項目98個,完成投資24.88億元,給幾十個鄉村帶來經濟利好;以“最美村”創建為抓手,財政投入2億元建設美麗鄉村示範縣,撬動3億多元民間投資匯入百餘鄉村;市政府每年安排用地指標,用於“物業聯建”“飛地抱團”等“消薄項目”;大力發展民宿旅遊經濟,讓美麗鄉村轉變為美麗經濟;開展千企結千樹活動,全年確定企業幫扶項目85個,幫扶資金4685萬元,預計可為集體增收1770萬元。

東陽“消薄”成果已取得顯著成效。東陽注重發揮“物業聯建”“飛地抱團”項目引領作用,精準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深度激活薄弱村發展的體制機制活力。其中有由省財政、市財政、村集體等聯合注資1.25億元的北江農墾場改造提升異地物業聯建項目,也是目前浙中地區投資最大的“消薄”項目。該項目對原北江農墾場的低效用地進行改造升級,所產生效益將惠及75個村,年收益400萬元,每村每年保底分紅5萬元,今年11月已經開始首次分紅。還有投資3300萬元的上盧農房集聚區聯建物業項目,在項目中劃出區塊收益,用於薄弱村的經營性收益來源。該項目已結頂,將惠及66個村,年收益330萬元。此外,巍山、南馬、橫店等省級中心鎮分別建設了農房集聚區項目,在補足薄弱村缺資金、缺項目、缺資源的短板,盤活低效土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東陽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愛忠表示,今後將切實提高“消薄”標準,力爭今年全市所有行政村年經營性收入在5萬元的基礎上提升至8萬元以上,村集體總收入從10萬元提升至15萬元以上,讓山村更美、村莊更富。

據《金華日報》,原標題《75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已全部摘帽 東陽提前一年完成三年消薄行動計劃》,作者,杜寅舟 何玲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