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雞價格開始連續大幅上漲,肉雞行情又變暖了?

上週肉雞行情,毛雞出欄價格比成本線低,養殖場虧本,同時,凍品也是跌了幾天,開始穩了,走貨不溫不火,整體肉雞行情低迷的沒有半點波瀾。

毛雞價格開始連續大幅上漲,肉雞行情又變暖了?

2019年10月08日-11月27日主流地區白羽雞毛雞均價走勢圖在本週,首先是毛雞價格大幅上漲,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等地毛雞價格3天漲了0.5元/斤,東北地區毛雞價格更厲害,2天就漲了0.65元/斤,這樣猛的上漲,養殖場出欄開始不虧本,有的養殖場還有了微利,於此同時,凍品價格這2天也是接連漲價,很多養殖場和凍品批發商開始蒙圈了,怎麼回事?缺雞了?凍品走貨加快了?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對於肉雞行情走勢,之前筆者預計是11月底或12月初會有起色,當時判斷依據是這時候天氣真正的冷起來,肉類消費會增多,同時,離元旦還有1個月,離過年不到2個月,凍品貿易商該提前拿貨的拿貨,凍品走貨暢通了,毛雞價格不可能還停留在成本線虧本的。但是,那是筆者和部分同行是這樣想的,事實就是11月24日,毛雞價格開始大幅上漲,隨後凍品價格也開始漲了,為什麼現在漲了?筆者認為,一方面是屠宰場為了刺激凍品流通,和肉雞市場活躍繁榮,主動上調毛雞和凍品價格;還有就是天氣提前進入寒冷,利好肉類產品消費。本週北方天氣開始降溫了,遠的東北早前已經下雪了不說,最近安徽地區也開始下雪了,天氣是真的冷了,筆者所在的青島,早晨可以看到小池子裡有薄薄的冰片。人有時就是很奇怪,比如說養殖戶和凍品批發商買漲不買跌心理。前幾天凍品批發商問我能不能拿貨,我告訴他可以,畢竟養殖端出欄每隻雞虧本2-3元/只,凍品價格也落得差不多,結果還是老樣子,進了一點,結果這幾天看著凍品漲價了,還問我可以補貨嗎?部分養殖戶也是買漲不買跌。前幾天,掉計劃的苗和B雛價格在4-6元/只,有的不敢要,這幾天看了毛雞呼呼上漲,開始問我現在可以補欄嗎?

對於凍品批發商也好,養殖場也好,後面能不能補欄,筆者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不同個體承受風險能力不一樣,沒法給具體答案,在這裡,筆者可以給分析年前影響毛雞價格和凍品價格的因素。

前面半個月,毛雞和凍品價格接連走低,在低谷穩了1-2周的時間,主要是毛豬價格接連下滑,還有就是肉雞凍品走貨和消費形式都不好,而接下來隨著天氣變冷,肉類消費量增加,如果在接下來2個多月內,無法從國外進口大量的肉類滿足,那麼,毛雞和凍品價格都不會低,也就意味著,目前養殖戶和凍品批發商補欄合適,基本不會虧本,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但是,偏偏我們在外國進口肉類這一塊搞不懂,因為根據估算,豬肉在接下來每個月缺口起碼有200萬噸,而中國在2018年全年進口豬肉才200多萬噸,加上雞肉、牛肉、羊肉等全年,最多也超不過300萬噸,以這樣來看,元旦和春節的肉類還是缺的。

最近,筆者又看到了如下2條新聞,沒有找到進口數量的確切數字,進口肉多了,自然國內的豬肉和雞肉價格就不會高,同時,毛雞價格上漲也是有限制,這樣在元旦和春節的肉雞行情就有些拿捏不定了,畢竟進口多少肉,涉及到檢疫防疫,外交政策、和國內的需求是不是很迫切等多種因素。

1:意大利價值190億冷凍豬肉進入中國 允許對華出口豬肉國家達18個

11月19日最新報道顯示,意大利首批輸華冷凍豬肉終於進入中國市場。雖然這批豬肉的數量不多,僅有473.9公斤,但卻對意大利來說卻有著重要意義。報道稱,該國此前只有去骨醃製豬肉和熱處理豬肉可以進入中國市場。如今,首批冷凍豬肉正式來華,意味著該國此前同中國簽署的190億大單的成果已經正式落地了。目前,允許對華出口豬肉的國家和地區共18個,包括了美國、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智利、法國、愛爾蘭、意大利、丹麥、德國、芬蘭、荷蘭、西班牙、英國、奧地利、葡萄牙、瑞士。

2.新增美國172家禽肉企業產品入華

還有就是,對於目前中國從外國進口大量肉類,有些養殖戶不高興,罵罵咧咧的, 我勸你還是好好養雞,其他的說多了,言多必失。在涉及全國物價和國內老百姓的菜籃子上,甚至往高了說,涉及到社會穩定方面,養殖戶這些利益,是小利,同時,正常情況下,我們養雞要清醒,肉雞養好了,出欄也就1-3元/只的利潤,不可能讓你批批掙錢,還批批5-10元的利潤,不能拿特殊情況當一般情況看待,不然吃虧的還是我們自己。(來源:家禽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