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9→!从54亿到6500亿,今天刷屏基金圈

中国基金报记者 朗月行

实习生 林乐阳

从2004年到2019年,在这15年间,ETF从呱呱坠地到蓬勃发展,完成了从54亿到6500亿的质变。

2004年12月,首只ETF华夏基金的上证50ETF成立,成立规模54亿元。

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22日,中国境内挂牌交易的ETF已有244只,市值规模已超过6500亿元。其中上交所上市ETF为177只,市值规模达到5527亿元,占比约为85%。

同期上交所各类ETF的交易总额达到6万亿元,交易量占境内ETF总成交额的75%以上,稳居亚洲第一。

←2004,2019→!从54亿到6500亿,今天刷屏基金圈

今天,在上交所ETF十五周年峰会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回顾了上交所ETF发展历程,并表示,2017年以来,上交所ETF实现了持续爆发性增长,上交所将继续拓宽ETF产品线,优化ETF交易机制,丰富ETF投教手段,持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做大做强中国公募权益基金市场。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郑富仕则在会上表示,全球ETF发展势头迅猛,经过十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市场上陆续出现多类ETF品种,投资范围不断拓展,投资策略不断丰富,产品数量和规模都实现历史性突破。总体来说,我国ETF虽然起步较晚,但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已成为A股市场不可或缺的工具型产品,并逐步迈入发展的春天。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在回顾了2004年发行国内首只ETF时的历史一幕,那个时候华夏基金几乎倾全公司之力扑在这只ETF的发行上市工作上,对于当前ETF发展,她表示中国ETF的发展空间巨大,ETF正迎来最好的时代!

Vanguard集团亚洲区总裁林晓东则表示,未来ETF的行业竞争可能使费率继续承受调降压力。

此外,会上,上交所还对相关杰出机构和个人进行了表彰,评出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十佳ETF管理人、十佳ETF做市商、十佳ETF行业分析师。其中,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国泰基金、华安基金、华宝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夏基金、建信基金、南方基金、银华基金为十佳ETF管理人。方正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招商证券为十佳ETF做市商。

←2004,2019→!从54亿到6500亿,今天刷屏基金圈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

2017年以来上交所ETF爆发性增长

在会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回顾了上交所ETF发展历程。他表示,2004年底,我国境内第一只ETF——华夏上证50ETF成立,掀开了中国境内ETF市场的帷幕。十五年来,境内ETF市场规模稳步上升、投资标的不断丰富、市场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他指出,特别是2017年以来,上交所ETF实现了持续爆发性增长。2017年初,上交所参与ETF交易的人数总共才50万,现在已达到约260万人,三年扩张5倍,市场参与广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他认为,ETF作为金融工具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将愈加彰显。一是不断丰富ETF产品线,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二是ETF将成为机构投资者和长期资金更青睐的投资标的,促进A股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三是ETF为全球市场的互联互通搭建桥梁,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上交所目前已上市了13只跨境ETF,未来还将和更多市场联动。

未来,上交所将继续拓宽ETF产品线,优化ETF交易机制,丰富ETF投教手段,持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做大做强中国公募权益基金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中国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郑富仕:

ETF已成为A股市场不可或缺工具

郑富仕在会上表示,近年来,ETF作为融合多种产品优势的金融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势头迅猛。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全球挂牌交易的ETF超过6900只,资产规模达5.79万亿美元,已成为美国、欧洲及亚太地区证券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2004年12月,华夏上证50ETF的设立标志着国内ETF产品的正式推出。经过十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市场上陆续出现跨市场ETF、跨境ETF、债券ETF、黄金ETF、商品期货ETF等多类品种,投资范围的拓展及投资策略的丰富持续推动着ETF的发展。

截至2019年9月末,除去货币ETF,我国ETF产品数量达218只,资产管理规模共5373.78亿元,场内份额超过3000亿份。尤其近两年来,国内ETF蓬勃发展,自去年年初至今,新成立产品107只,非货币ETF的资产管理规模较2017年底增长约137%,产品数量和规模都实现历史性突破。

郑富仕表示,总体来说,我国ETF虽然起步较晚,但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已成为A股市场不可或缺的工具型产品,并逐步迈入发展的春天。ETF在多个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是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提升基础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提供大类资产配置工具,有利于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资产配置;三是降低基础市场波动性,构筑资本市场互通桥梁。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

中国ETF正迎来最好的时代

会上,李一梅介绍了首只ETF落地的全过程:

2000年,上交所开始组织研究ETF产品;2002年6月,上交所推出上证180指数,并宣布研发相关ETF产品,华夏基金成立ETF工作小组,启动ETF研究工作;2004年1月2日,上交所发布上证50指数。

2004年11月,华夏上证50 ETF获批发行;2004年12月30日,华夏上证50 ETF成立。

←2004,2019→!从54亿到6500亿,今天刷屏基金圈

李一梅判断,ETF正在迎来最好的时代,其中有六点原因:

第一是市场有效性在显著提升,贝塔策略的性价比显现;

第二是A股机构化时代已经到来,ETF作为资产资产配置工具的价值逐步凸显;

第三是理财产品向净值化产品转移,对指数化投资诉求提升;

第四是基金市场产品数量大增,市场选择难度加大;

第五是资产配置理念普及,长期资金逐步入市,市场追求分散化投资;

第六是ETF本身具备交易及成本优势,因此,未来ETF将迎来大发展。

Vanguard集团亚洲区总裁林晓东:

未来ETF行业竞争格局何在?

林晓东表示,ETF过去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全球投资者需求带动各地区ETF份额显著增加。投资者发现,在调整费用后,大部分主动基金跑输基准。当前,基金分销渠道从佣金制转变为费用制,从2008-2017年,传统投资顾问在费用制下的资产规模从26%增长到45%,投资顾问在投资组合构建中使用ETF的趋势正在增长。同时,全球各区域包括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的监管变化也加速了ETF的采用。

他认为,ETF未来发展有五大趋势。一是作为渗透率最低(目前仅为2%)的市场, ETF在亚太地区的市场增长指日可待。二是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ETF投资还是以机构投资为主,相信未来随着ETF的发展,个人投资者比例会不断扩大。三是传统宽基指数的扩展。从传统宽基到涉及国企改革、跟踪关键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投资已渗透到到更多的行业系统企业。四是产品创新。现在大部分资产还是追踪传统宽基指数,但2018-2019年第一季度,行业型、主题型ETF新发行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传统宽基指数。五是随着ETF市场的成熟、科技的进步,整个ETF市场运营的有效性将会显著提高,激烈的行业竞争使费率继续承受调降压力 。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2004,2019→!从54亿到6500亿,今天刷屏基金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