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城:上段村完美“謝幕”即將“蝶變”

玉城:上段村完美“謝幕”即將“蝶變”

玉城:上段村完美“謝幕”即將“蝶變”


 

玉城:上段村完美“謝幕”即將“蝶變”

  11月25日,伴隨著挖掘機的轟鳴聲,位於玉城街道上段村內的玉環廟轟然倒下,這也使得該村地面建築全部拆除完畢。至此,歷時15年的玉城街道上段村拆遷完美“謝幕”,更讓該街道城市有機更新工作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上段村坐落於市科技文化中心對面、玉大線以南,有村民759戶2000多人。作為典型的城中村,拆遷前的上段村村居環境和衛生狀況一直不理想,村裡地勢低窪、房屋破舊,“髒亂差”嚴重,尤其是車站南路有歷史沉積下來的大量工業建築以及違建。


  早在2003年,上段村由村級主導,啟動了部分區域城中村改造工程,其中第一批涉拆戶已搬入17號小區,剩餘的500多戶村民因各種原因仍“滯留”在老村內。2017年,玉城街道成立上段村“舊村改造”攻堅組,政府介入全面啟動拆遷改造工作。


  作為城中村改造區塊,上段村分車站南路、22號地塊、金融大廈3個區塊進行改造。隨著擁有雙向四車道、兩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及綠化帶的車站南路的打通,不僅破解了玉城街道交通“內不暢”癥結,方便市民出行,還拉大了城市框架,帶動沿線經濟發展。與此同時,正在穩步推進的金融中心項目也將成為該片區美麗蝶變的一個新起點,打造出一個城市新地標。玉城街道黨工委委員王富德對該區塊的未來充滿期待,“22號地塊將成為我市‘揮師大城南、跨越分水嶺’的新節點,成為城市的新亮點。”


  為加快徵遷工作,自上段村徵遷開展以來,“舊村改造”攻堅組的工作人員便啟動了“5+2”“白加黑”模式,每天“泡”在村裡做工作,到群眾家中拉家常,細算“成本賬”和“收入賬”,在思想和感情上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取得徵遷戶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萬事開頭難。面對要搬離世世代代居住的祖屋、徵遷補償價又與心理價位有一段距離的現實,大多數村民難以接受,想再等一等、看一看。僵局該如何打破?突破口又在哪裡?王富德告訴記者,徵遷是一項難度較大的工作,由於群眾利益訴求的多樣化,以及各種歷史遺留問題,除了帶來身體的疲憊以外,更多的是來自精神的壓力。


  在上門做徵遷動員工作時,一些村民很不理解,有些人甚至當面數落起他和攻堅組成員來。面對徵遷戶的冷言冷語、牢騷怪話,甚至是指責謾罵,王富德和攻堅組成員不為所動,放棄休息日、節假日,不分早中晚,反覆磨、左右“纏”,用真誠換回理解,用真心換取支持。


  “群眾對政策的不瞭解,就導致對徵遷工作的不理解,不可避免就會存在漫天要價和無理取鬧的行為,影響徵遷工作的推進。因此,開展徵遷工作,就要讓群眾充分了解有關政策,瞭解黨委、政府的決策意圖,瞭解城市總體規劃情況,瞭解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真正做到情況明、思想通。”王富德表示,爭取民意、贏得民心、理順思想和穩定情緒,是徵遷工作的首要任務。


  上段村村民董某的房子建築面積不大,但房前屋後的院子面積是房屋面積的兩三倍,而院子的徵遷補償價格與房屋價格相差較大。因此,董某對徵遷產生牴觸情緒,不理解不配合,致使工作遇到很大阻力,進展一度停滯。街道、村幹部多次聯繫他,發動村幹部和左鄰右舍村民對其勸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於做通思想工作,簽訂了徵遷協議。


  “拆遷涉及每一戶百姓的切身利益,大家對政策不理解,對利益有渴望,我們都能夠理解。”王富德表示,“從群眾的角度想問題,設身處地多為他們打算,才能獲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在與徵遷戶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中,村民們把安置房產證、徵遷安置補償方案等熱點問題擺上了檯面。攻堅組的工作人員則為他們一一解答,村民的疑慮逐步消除了,“堅冰”漸漸被打破了。


  讓王富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2號地塊最後一戶簽訂協議的徵遷戶。王富德和同事們到他家做工作的次數已經多到記不清了,但多次協商還是無法達成一致。對此,玉城街道召集了街道工作人員、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周邊村居主任、書記等20多人專門為該徵遷戶舉辦了一次聽證會。會上,各相關人員對該徵遷戶的合理訴求表示了支持,對超出政策範圍的訴求進行了解釋,最終協商達成了一致。


  此外,玉城街道還聯合國土所、住建局以及老城指揮部等部門對上段村的徵遷戶進行組團服務。“我們抽調相關人員收集徵遷戶的房產證、土地證、戶口本等相關材料,幫他們跑部門審批,節約了他們的時間,贏得了群眾的好評。”王富德說。


  接下來,上段村22號地塊將由260多戶居住的老舊城中村蝶變成可容納1500戶居住的集休閒、娛樂、購物、商務於一體的住宅小區。而以此為新節點,玉城街道將繼續全面鋪開城市有機更新的工作,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環境,實現“舊貌換新顏”的華麗蝶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