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原主席肖鋼:提升衍生品市場的定價話語權與國際影響力

本報記者 陳嘉玲 深圳報道

“要推動我國實現金融大國向金融強國的轉變,需要提升衍生品市場的定價話語權與國際影響力。”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在第15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作題為“增強衍生品市場抵禦經濟下行風險的能力”的主題演講時表示。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重視彌補我國金融市場的短板。”肖鋼認為,長期以來,金融發展中存在重投融資市場、輕風險管理市場,重現貨市場、輕期貨市場,重投融資數量、輕資金使用效率,重金融資產規模、輕市場深度廣度建設的問題。衍生品市場是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應該加強頂層設計,突破“衍生品市場是壞孩子”的觀念束縛,加快制度供給和各項政策措施落地,充分發揮衍生品市場在抵禦經濟下行風險中的作用。

事實上,相較於國際場外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歷史和成交規模,國內場外衍生品市場尚在起步階段。據期貨業協會的相關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12月底,場外衍生品交易規模近3萬億元人民幣,我國場外衍生品未平倉名義本金為3466.71億元,環比增長4.84%。其中,場外期權業務存量佔比達79.70%。肖鋼說:“衍生品市場還存在著觀念認識、制度建設等方面的約束,難以完全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對衍生品市場的要求。”

肖鋼進一步表示,實踐表明,衍生品市場不僅能夠降低非金融企業生產經營風險,提高企業價值,還能夠提高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信用提供能力,提升其服務實體經濟水平。尤其在經濟下行期內,這種作用更為突出。

肖鋼還提出,接下來,要完善頂層設計,加快法律制度建設;推動衍生品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更加豐富的產品與工具,加快國際化步伐;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導國有企業、各類金融機構積極有效利用衍生品市場管理風險,提高發展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