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前總經理鄭剛二次跳槽 華為挖角主機廠為哪般?

作者說:鄭剛入職華為,華為為何向鄭剛拋出橄欖枝?

北汽前總經理鄭剛二次跳槽 華為挖角主機廠為哪般?

導語:鄭剛入職華為,華為為何向鄭剛拋出橄欖枝?
前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本月從眾泰的母公司鐵牛集團離職,出任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BU)副總裁。自2013年起,坊間一直傳言華為想要自己造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公開回應過“絕不造車”。那麼華為為什麼要將一直在傳統車行業的鄭剛納入麾下?
汽車一級供應商 華為成立新部門
據悉,鄭剛加入華為任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BU)副總裁,華為的組織架構被分為3個BG(Business Group-業務集團)和2個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分別是運營商BG、企業BG、消費者BG和Cloud BU、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這五個部門並列為華為的五大一級部門。
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成立於今年5月,任正非親自簽發組織變動文件,
任命王軍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部門屬於ICT管理委員會管理。
在部門成立文件當中,華為表示,汽車產業的關鍵技術正在從機械向ICT(信息和通信技術)轉變,汽車數字化、智能化將成為ICT企業的關鍵戰場。
雖然表示過不會造車,華為在汽車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作為一級供應商,從2015年到現在,憑藉自身在5G、AI、芯片等領域的優勢,華為已經與上汽、北汽、長城、一汽、吉利、長安等國內頭部車企簽署了合作協議。


這樣的人事變遷在汽車界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今年3月末,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工程副總裁Michael Schwe kutsch入職蘋果。隨著科技發展,傳統車企業向智能車的轉型,類似於這樣的合作只會越來越多。
北汽新能源由盈轉虧
鄭剛畢業於北大,2001年進入北汽福田,先後任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品牌與公關總監 。2009進入北汽集團,歷任辦公室主任,行政事務與品牌總監。2014年鄭剛開始擔任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
今年2月1日,北汽新能源官方賬號發佈了一封以鄭剛為第一人稱的告別信。信中的中心思想為鄭剛因身體不適離開北汽新能源。5月份,鄭剛加入眾泰的母公司鐵牛集團,擔任董事長特別顧問一職。
鄭剛在北汽新能源任職期間,北汽新能源登陸A股市場,“北汽藍谷”成功上市。2014年至2018年,北汽新能源連續五年獲得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冠軍,在職人員數量翻12倍,資產規模擴大47倍,營業收入上漲64倍,產品銷量增加97倍。
數據顯示,2018年,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為15.8萬輛,同比增長56.6%。在純電動車市場,北汽新能源市場佔有率在22%。
鄭剛離職北汽新能源後,北汽新能源在之前發佈的三季報中披露,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由盈轉虧,第三季度淨虧損額為3.67億元,去年同期的淨利潤為4824萬元。

傳統車市場低靡,鄭剛的離開,似乎有先見之明。
中車網致電鄭剛,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應。

北汽前總經理鄭剛二次跳槽 華為挖角主機廠為哪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