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特有的野味,市場30一斤搶著買,農民天不亮就進山挖

每年的冬季來臨後,大家所食用的應季農產品也會少很多,市場中最為常見的應該就是大白菜了,它作為一種家常菜,很多人都會特別的購買食用,畢竟價格十分的便宜,一斤也不過賣出幾毛錢,大家購買的負擔不是太重,因此很多人都會搶著去購買食用。蘿蔔也是受歡迎的蔬菜,它的賣價也很實惠,不過冬天時吃上溫補的蘿蔔卻對身體有好處。而蓮藕也是比較常見的美味,它的食用價值也特別的高。


冬季特有的野味,市場30一斤搶著買,農民天不亮就進山挖

在冬天時還有一種比較受歡迎的美食,相比蘿蔔白菜的價格貴上幾十倍,但卻受到了大家的喜歡,很多人都會購買品嚐,它就是冬筍。相信對這種美味,大家不會陌生,在農村中不少人都會扛著鋤頭去採挖,在這些竹林中挖掘地下的寶貝。不過想要識別冬筍也不容易,也只有那些有經驗的老農才能找得更多。

在冬天時農忙已經結束,此時農民自然是抽空來到農田裡挖上冬筍品嚐,很多人則是挖了後送給在城市裡的孩子們,也有人則是為了嚐嚐鮮,不過更多的人則是為了能夠賣上一筆錢,這樣就可以補貼家用,農民天不亮就出門挖,一天運氣好的話能夠挖上兩三百元。

冬季特有的野味,市場30一斤搶著買,農民天不亮就進山挖

冬筍是毛竹所生產出來的嫩芽,它的食用口感比較細嫩,肉質也頗為筋道,從古代時就被人當成了美食,而這樣一種極品食材,在市場中的賣價也不便宜。畢竟它在市場中的數量不多,但在農村中也不是多見,其產量並不是太多,每畝地的產收也才100多斤,如此一來它被稱呼為野味並不為過。

而冬筍的行情也在年年上漲,很多人想要品嚐還需要提前預訂才行,不少人就專門守在山腳下,等農村人將其挖出來後就會高價買走。這樣一來農民根本就不需要擔心賣不掉的問題,反而還不夠賣的,其他的農產品滯銷賣不動,但冬筍卻從來沒這個說法。目前的價格也漲到了30元每斤,這才剛上市就已經如此火爆了,到了春節起來行情應該還會上漲,實在太瘋狂了。

冬季特有的野味,市場30一斤搶著買,農民天不亮就進山挖

只是有人好奇了,冬筍的行情一直都很好,為啥沒有太多的農民種植呢?如果農民培育的話,那不是賺到更多的錢嗎?老農表示,冬筍的經濟效益雖說比較高,但實際上產量一直沒有保證,而毛竹本身沒有太多的經濟價值,單單靠賣冬筍的話,很難能夠賺上本錢。

而山林中的毛竹生長面積本身就非常的多,完全不需要人工的種植。如果刻意的栽種,光是生長期就要幾年,因此農民並不會去人工化的種植,依靠現有的野生挖取就行,大家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