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的事,千萬別衝在老公前面

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

“中國家庭矛盾的大多原因,是因為中國式漿糊邏輯,也就是我的事兒是你的事兒,你的事兒也是我的事兒。”

婆家的事,千萬別衝在老公前面

01

前陣子,和朋友們在群裡聊天,談到婆媳關係,從來都不怎麼在群裡冒泡的美雅,忽然出現了,上來就是一頓訴苦。

美雅是個離婚律師,剛結婚那會兒,她和老公還沒有自己的房子,和公婆住在一套房子裡。

住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她才發現公婆並不像她以為的感情那麼好,經常是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有時候還當著她和老公的面在餐桌上就吵起來了,脾氣火爆的公公甚至直接摔碗走人,留下他們一桌子人面面相覷。

終於有一次美雅看不下去了,把筷子重重一放,“你倆一人少說一句不行嗎?”

說完,又攔下正要離開的公公。

“爸,您怎麼能這樣對媽呢?媽每天要上班,還要操持著一大家子,已經夠累的了,您應該多體諒體諒她。”

“老婆是用來疼的,您不能對媽這麼兇。”

話音未落,正在氣頭上的公公就直接來了一句:“我還用你來教我做人?”

她被懟得啞口無言,心中也是委屈萬分,明明就是好意幫著公婆勸架,竟然給自己惹了一身灰。

可最讓她寒心的還是上個月小姑子鬧離婚的事情。

那陣子,小姑子和姑爺吵架吵得厲害,天天跑回孃家訴苦,聲淚俱下地哭訴老公疑似有外遇,還說她在手機裡發現了曖昧的聊天記錄。

婆婆十分生氣,揚言要把女婿叫回來討個說法。

可沒等婆婆開始行動呢,美雅就已經先行私下約見了姑爺。

警告完姑爺,她又安慰小姑子,帶她去散心、按摩、做美容。

同時她也告訴小姑子,如果姑爺真的心不在她身上了那就大度放手、及時止損,收集對方出軌證據,盡力去拿到更多婚內財產,最後還說如果起訴離婚她可以幫忙。

可是,沒幾天,小姑子和姑爺竟然和好如初,疑似出軌也被證實只是小姑子單方面的誤會。

事後,小姑子還將美雅勸她離婚爭財產的事情告訴了姑爺和婆婆。

婆婆指責她沒安好心,整天盼著自己的女兒離婚才好;姑爺更是對她差點“拆散”自己的家庭而心生怨恨。

好心辦了壞事,美雅裡外不是人,尷尬得不知如何自處。

她委屈地向老公訴苦,沒想到老公竟也不站在她這一邊,還冷不丁地來了一句:

“人家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我都沒管,你去管那麼多幹什麼。”

一句話,噎得美雅半天說不出話來,心也瞬間涼了半截。

是啊,老公都沒管的事,她為什麼要衝在前面去管呢?

婆家的事,千萬別衝在老公前面

02

馮阿姨是我的一個遠房親戚,因為住在同一個村子裡,所以我從小便對她的事情有所耳聞。

早年的時候,馮阿姨經常向左鄰右舍抱怨自己,這輩子就是個勞碌命。

以前我也很同情馮阿姨,感覺她比其他同齡女人要辛苦千百倍,可越長大我才越明白,馮阿姨的苦和累,其實都是被自己給“逼”出來的。

因為馮阿姨婚後親手培養出了一個十里八鄉都出了名的“長房少爺”。

這位“長房少爺”雖是生在農村,家庭也並不富裕,卻是從沒下過地、幹過活,大半輩子連鋤頭都沒舉過,每天不是下棋喝酒就是遛鳥,用一些村民的話來說就是,“每天過得像個退休老幹部,穿得也十分氣派”。

可是這一切,全都是因為有了馮阿姨的託舉。

馮阿姨操持著一大家子裡裡外外,山上砍柴、下地幹活,耕地播種、洗衣做飯,馮阿姨可謂是樣樣精通。

早年的時候蓋房子,挑水泥、撿磚頭、砌牆蓋瓦裝修,全都是馮阿姨跑上跑下,家族聚會、紅白喜事,也全都是馮阿姨出面張羅。

就連家族一些長輩們議事的時候,也就自動忽略“長房少爺”,轉而詢問馮阿姨的意見。

剛開始大家覺得馮阿姨是個女流之輩,可後來發現她挺有自己的見地的,於是很多事情都交代給馮阿姨,馮阿姨倒也樂意。

對待長輩,她恭謙有禮,常常噓寒問暖,幫著處理各種各樣雜七雜八的家族事務;對待晚輩,她不吝教育,看到這個小輩不認真讀書會教育幾句,看到那個孩子不好好吃飯,她也要張羅著管教管教。

這惹得很多晚輩和小孩們都不太喜歡她,侄子侄女甚至因為從小被馮阿姨“管教”太多,長大後都不怎麼愛去拜訪她這位舅媽了。

最令她心寒的還是她做媒給侄子介紹對象這件事。

侄子是老公堂哥的兒子,35歲了還沒有結婚,馮阿姨很著急,到處幫著物色合適的對象。

終於通過好幾層關係找到了一個相鄰村莊村長的女兒,在雙方的努力下,兩人喜結連理。

可新婚的兩口子日子過得並不順利,經常吵鬧,最後離了婚。

付出了不菲的彩禮,結果人財兩空,馮阿姨做媒的這段感情也蒙上了灰。

不久就有一些風言風語傳出來,說她拿了女方一半彩禮吃回扣,兩人合謀起來騙婚的。

為此,馮阿姨的婆婆跟那家的婆婆大吵了一架,轉頭,婆婆又生氣地指著馮阿姨的鼻子罵她多管閒事。

婆家的事,千萬別衝在老公前面

03

碰了一鼻子灰還不落好,馮阿姨聊起這件事的時候就感慨良多:

“婆家的大小事,都別衝在老公前面。我真是傻,這道理我用了大半輩子才悟透。”

是啊,不少女人都習慣了大包大攬,一邊埋怨婆家事情多,又一面任勞任怨,衝在老公前面鞍前馬後地伺候全家老小,甚至把自己置身於自家人的位置,而失了最基本的分寸和界限。

可是,你習慣了大包大攬,久而久之,就沒有人再感恩你的付出、心疼你的懂事。

你顧全了大局,也就不會有人再顧全你。

做得好了,成了理所當然。

做得不好了,就會遭到非議和埋怨。

既累得要死,又費力不討好,這又是何苦呢?

還記得在我結婚前夕,曾經採訪過的一位“最美家庭”獲獎者對我說的一番話:

“不插手婆家跟錢沾邊的事;

不插手婆家兄弟姐妹的婚姻;

不插手婆家晚輩的教育問題;

不插手公婆之間的情感問題;

不插手婆家家族紅白喜事等大事。”

如今回想起來,覺得特別有道理。

結婚後的女人,其實已經沒有了“家”,因為在婆家,自己是外人;回孃家,自己是客人。

很多女人喜歡把婆家人當成自家人,最後卻發現自己只是個局外人。

健康的婆媳關係,應該是建立在彼此親疏有道、界限有別的基礎上。

正如情感導師塗磊所說:

“不要把兒媳當親生女兒,也不要把婆婆當成親媽;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做一個有分寸的婆婆和有分寸的兒媳,這樣你們就都快樂了。”

薩爾瓦多.米紐欽在《家庭與家庭治療》一書中指出:

“大的家庭系統是由不同子系統組成的,每一個系統都作為一個更大的系統的部分而存在,同時又包含更小的子系統。家庭邊界就是這些子系統之間的心理界限。”

這種邊界意識,是需要自我暗示與刻意練習的,因為人一旦處於一段親密關係中時,就很容易喪失一種邊界意識。

只有界限感越來越強,我們才能真正從一段不舒服的關係中徹底剝離開來。

對邊界問題和關係模糊不清,是婆媳關係最大的殺手鐧。

關子陌,完美主義的文字愛好者,左手生活右手夢想的斜槓青年,能柔能剛能至善,有情有義有才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