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北京汽車的人,大多都是衝著奔馳車而去。北京汽車持有這家生產奔馳的合資企業北京奔馳51%的股權。
實際上在北京奔馳成立初期,由於銷售權歸屬等原因爭議,北京奔馳發展緩慢。但近幾年來合資公司凝聚發展共識,並導入了一些列重磅車型進行國產,使北京奔馳駛入發展的快車道。2014-2018年北京奔馳銷量從15萬臺迅速增長到49萬臺,年均銷量複合增長達到34%。2018年北京奔馳超越寶馬躍升ABB豪華車市場銷量第二,2019年上半年北京奔馳銷量28.2萬臺,同比增長11.9%,成為ABB豪華車品牌排名第一,勢頭強勁。
在銷量強勁的背後,是北京奔馳令人歎服的財務數據。公司近三年毛利率保持在30%左右,同時純利率達到驚人的15%。這個毛利率和純利率的水平,不僅領先豪華車同行,同時也可以稱霸國內汽車行業。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2018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增速下滑、汽車行業下滑的背景下,北京奔馳較好的把握了庫存和零售的關係,在維持銷量穩定的基礎上,終端價格控制在較合理的水平,終端折扣遠小於豪華車同行,使得公司在2018年依然能夠保持基本穩定的利潤率水平,在行業利潤率普遍下滑的情況下實屬不易,這也反映了北京奔馳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面對未來,北京奔馳仍然在積極運作。2018年,北京奔馳買下了一個汽車生產基地,巧合的是此工廠正是北京汽車自主品牌閒置產能,隨後並宣佈將繼續投資119億元,將工廠打造成北京奔馳新的豪華車生產基地,包括EQC電動車在內的多款北京奔馳新車將會在這裡投產。2019年除了新上市的GLC-L版本外,下半年還將推出SUV車型GLB,電動車EQC以及A35-LAMG等一些列車型,繼續加強和鞏固北京奔馳在豪華車市場的領軍地位,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遺憾的是,在北京奔馳光環的包圍下,北京汽車自主品牌的日子卻過得比較淒涼。
想當初,北京汽車自主品牌是下重金收購了薩博技術,在這個瑞典巨人的肩膀上發展起來的。但當我們看到北京汽車自主品牌的財務數據時,會感到十分震驚。
首先,毛利長期是負毛利,也就是說先不計算費用光賣車都要虧損的情況。近幾年僅有2016年毛利呈正數,毛利率約3%。
其次,費用率奇高,多數年份費用對收入比例在20%左右。而且公司的研發投入大部分均進行資本化,資本化比例達到8成以上,也就是說高費用率並非研發投入高造成。
然後,銷量波動巨大。2016年公司銷量曾達到高峰期46萬臺,但2017年-2018年立即跌落至24和16萬臺,相比之下銷量僅有高峰期的35%。如果以此計算產能的話,我們相信目前產能利用率在3成或以下的水平。
綜上,我們其實可以看到北京汽車自主品牌存在著較嚴重的問題。第一,成本和管理費用高企,即使有一定銷量規模也盈利不了,說明公司的成本管理存在較大的問題;第二,產品開發實力不強,儘管有薩博技術作基礎,但如果不能持續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會導致銷量斷崖式下滑;第三,產能利用率低,對於產品的規劃和市場情況太過於樂觀,大量閒置產能進一步加劇公司虧損。
面對這些問題,公司在2018年開始了出清低效資產的行動。58億出售北京分公司資產,賣掉威旺品牌給母公司,0.9億出售越野車資產,5.3億出售昌河汽車資產等。在出清這些低效資產後,公司將進一步聚焦新能源和智能化燃油車。
2019年上半年銷量8.2萬臺,同比增長12.2%,其中新能源銷售5.4萬臺,同比上漲264%,那麼燃油車銷量僅有3萬臺左右。未來的銷量結構,新能源或許將作為北京汽車自主品牌重要的主體,但是目前整個新能源車行業的盈利情況依然不明朗,還看不到很好的盈利前景。結合2019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來看,自主品牌的毛利和虧損變化均不大,改革任重而道遠。
此外,北京汽車自主品牌未來還不得不面對應收賬款進一步暴露的風險。
應收賬款近兩年逾期金額大幅增加。自2017年開始,逾期1年大增,達到38億,佔整體比例32%;2018年逾期1年18億、逾期2年32億,逾期1年以上合計50億,佔整體應收款比例28%。
由於是2017年開始大幅增加逾期,回看2016年應收款具體情況。2016年應收賬款同比大幅增長170%,對應同期的收入增長僅增長38%,對應北京自主品牌的收入僅增長73%,應收款增長存在明顯異常,那麼會不會是新能源補貼款?
自2015年起,北京汽車自主品牌新能源銷售開始起色,2015-2018年銷量分別是2萬、4.8萬、2.3萬、4.5萬。若按純電動車最高補貼5萬元計算,2015-2018的補貼款分別是10億、24億、11.5億、22.5億。假設2016年應收款扣減補貼的24億作為計算基準,2016年應收款扣減後是101億,同比依然增長120%,遠超同期收入增長,即使在考慮新能源補貼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公司2016年應收款實際上出現了異常。因此逾期這部分應收款實際上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再看2018年應收款同比又繼續增長53%,而同期的整體營業收入增長13%,自主品牌營業收入實際是負增長,即使扣除新能源補貼款23億後2018應收款依然有154億,同比增長依然在30%以上,2018年應收款增長依然存在異常,對應未來的逾期金額或將增加,相關撥備也或將增加。
可以看出,北京汽車自主品牌賒賬力度較大,而且公司在應收賬款管理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隨著賬齡的增加,或將會進一步暴露。
聲明:本文內容根據公開信息和草根調研而來,僅供討論分享並非薦股,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關注“上市公司調研圈”,調研君陪你走進那些有意思的上市公司。
閱讀更多 上市公司調研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