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杨店振兴的“密码”好政策、好思路,让这里实现“病有所助 残有所依 孤有所养”

探寻杨店振兴的“密码”好政策、好思路,让这里实现“病有所助 残有所依 孤有所养”

○记者(图中)在采访

■地点:肥西县铭传乡杨店村

■体验记者: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郭绪明 吴福亮

肥西县铭传乡的杨店村,位于磨墩湖以东,官山路穿插而过。这里属江淮丘陵地带,村子以水稻为主要种植模式, 因为区域位置偏僻,加之丘陵地带,土地分散,农业产能较低,项目产业受限,2014年,这里被确定为肥西县13个重点贫困村之一。但只经过短短的2年时间,杨店村实现了贫困村出列。

背后发展有着怎样的秘诀?11月8日,记者来到这里进行了一番探访。

“好政策让我们衣食无忧”

跟随铭传乡杨店村党总支副书记解正稳,记者来到了村民胡华祥家。

胡华祥因在外务工时摔成重伤,已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记者见到他时,他坐在轮椅上,精神状态很好,一边给我们介绍着家里的情况,一边带着我们看看他饲养的20多只大白鹅,以及他的养蚕室。

“今年两季蚕收成咋样?”

“收成还可以,春季15块钱一斤,夏季卖到20了。”

“要科学养殖,有困难跟村里说,村里给你们想办法。”

“感谢书记,感谢政府关心,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孩子读书、医疗都有保障。”

告别了胡华祥,我们又来到了村里“五保户”童家道老人的家。

老人正和几位村民在门口炒桑茶。“鲜嫩的桑叶烘干泡茶喝,可以降血压、血脂和胆固醇,邻居亲朋爱喝的,我就给他们送一些。”童家道老人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常年患有慢性病,劳动能力弱,家里饲养了几十只白鹅。

“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还资助搭建了一个养蚕室,屋顶上也安装光伏发电设备。现在啥都不缺,感谢党和政府,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衣食无忧!”

解正稳告诉我们,村里给有能力饲养的贫困家庭都免费提供鹅苗,以及饲养的谷物,一年养鹅的收成就有几千元;所有的贫困户凡是有条件的都在房子屋顶建起了光伏发电设备,平均每户年收入也有3000多元。此外,村里还与周边的蚕茧收购单位协调争取政策,给予贫困户家庭实行蚕茧收购保护价,每市斤蚕茧高出正常价3元……

查看村资料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份材料——

从2018年至今,杨店村25户67人贫困户中,发展蚕桑养殖的有8户18人;白鹅养殖11户29人;特色种养8户19人;土地流转2户5人;入股分红20户57人;在外务工8户24人。

“我们已经实现了户户有产业支撑,扶贫开发由偏重‘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从根本上、机制上消除贫困户脱贫后再返贫的现象。”解正稳介绍说。

支柱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大白鹅伸长脖子、扑棱起翅膀朝着来访的客人“嘎嘎”叫唤,宽敞坚实的水泥马路弯弯绕绕地连接着所有的村庄,干净卫生的冲水厕所,家家户户都喝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道路平整、村庄干净、整洁,村民过着平静又有保障的生活。在杨店村走了一圈,处处可见这样的场景,是什么让这个曾经的贫困村走向了振兴?

告别了村民,我们又来到了杨店村的扶贫产业园——刘铭传田园综合体。

这个项目位于竹面洼村民组,由合肥丰宝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这里集有机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乡村休闲娱乐、文创农业体验、农业科普教育、乡村民宿度假为一体,堪称一个非常完善的田园综合体。

“乡村振兴必须靠支柱产业的带动。”解正稳介绍,如今村里的交通设施已经基本建设完善,身为‘淮军故里’,这里有100多年历史的“圩堡文化”,周边还有大潜山、圆通山、磨墩湖、潜山湖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植被茂密,丘陵地貌环境优美,非常适宜开发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

按照规划,刘铭传田园综合体将建成蚕桑示范基地,百亩荷花生态养殖区,百亩芍药园、百果园、林下养殖区等新型农业,预计在一到两年之后,杨店村将建成蚕桑种养、瓜果采摘、花木观赏、农业体验、乡村旅游及农家休闲民宿于一体的扶贫项目示范基地。

“村里将第一书记选派资金25万元入股到该产业园,并且以不少于6%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实现当地务工,这样增加收入约1万元,同时为本村20户贫困户提供利益分红,每户贫困户增加收入800元。”

解正稳介绍,被确定为县重点贫困村以来,杨店村两委积极谋划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利用村集体山地对外流转,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余元;积极申报村集体屋顶光伏太阳能站,已建成两期,每年可为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万多元……一系列“脱贫”举措,解决了村集体无经济收入的现状,为贫困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打下了基础。

随后,这里因地制宜、联系实际又推出了一揽子新计划——

一方面为贫困户制定个性化的脱贫计划,利用农户的屋顶、土地等资源,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大力发展光伏屋顶电站、蚕桑、白鹅等特色种养业。

一方面将扶贫资金入股至大产业,开展入股分红,帮助贫困户实现了当地务工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

离开了平静的杨店村,我们从心底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杨店村,未来可期!

记者手记

创造自己的幸福

在杨店村短短体验村支书生活的这一天里,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这样一个偏僻乡村,曾经的贫困给这里的群众带来了很多的无奈;我们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对还处在贫困线上的人民群众生活无时无刻的牵挂。

从偏僻闭塞的丘陵贫困乡村,到生机勃勃的畅通亮丽农村。扶贫只是手段,致富才是目标。

一天的体验中,我们初步探寻到了乡村振兴的“密码”。

如今,杨店村的贫困群众已经全部实现脱贫,杨店村“两委”在各级部门的指导下,正积极探索避免脱贫而又返贫的机制,探索适宜自己村民发展致富的路径。

农民是乡村的守护者,更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为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更需要农民的参与和推动。

逐步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改变、创新,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里,正期待着更多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的人参与进来。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郭绪明 吴福亮/文 余志刚/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